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5573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包括钣金夹和线束固定头,所述钣金夹与线束固定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钣金夹与钣金翻边连接,所述固定头设有扎带口,所述扎带口与扎带配合将线束固定在线束固定头上。本发明可以使线束经过钣金翻边时无论与钣金翻边成多少角度的夹角,钣金翻边保护装置都可以一端安装在汽车钣金翻边上,同时另一端扎固线束,且两端可以相对旋转,从而有效的避免线束与钣金翻边直接干涉,解决了线束与钣金翻边具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干涉现象,避免了由于线束被钣金翻边磨破发生短路,从而导致的电器回路失效甚至烧车等现象,保证了整车的安全可靠性。
【专利说明】钣金翻边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钣金翻边处保护线束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各种电器功能随之而生,汽车线束遍布全车身,线束不可避免的经过钣金翻边从而产生干涉现象。如果线束在经过钣金翻边处没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那么受整车震动等因素的影响,线束与钣金翻边发生干涉摩擦,容易使线束被磨破发生短路,从而导致电器回路失效甚至烧车等现象。
[0003]在车身结构中,汽车线束经过钣金翻边时角度非常不一致,而现有技术的资源中并没有可以适用不同角度的固定装置,所以,导致了汽车线束经过钣金翻边时的保护措施十分单一,一般只依靠线束外部的保护套管(PVC管和波纹管)来保护线束,而受整车震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保护套管由于直接与钣金翻边发生干涉摩擦,容易被磨破,线束也存在被磨破的风险,同样会严重影响整车的可靠性。
[0004]在管线路布置方面,针对管线在整车上的固定始终是重要的设计课题,管线路固定越好,整车电器可靠性越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电器件失效概率更低,工程师在管线路布置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实现所有接管线路的固定,保证管线路的可靠性,而对于线束经过钣金翻边的情况,通常依靠线束本身自带的保护套管来起到保护作用,保护措施十分单一且可靠性有限。所以,在汽车线束设计方面,如何有效的保护线路是影响整车可靠性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钣金翻边保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在钣金翻边处只依靠保护套管来保护线束,保护套管易磨破,所造成的线束被磨破发生短路,电气回路失效,烧车等问题受。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钣金夹和线束固定头,所述钣金夹与线束固定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钣金夹与钣金翻边连接,所述线束固定头设有扎带口,所述扎带口可与扎带配合将线束固定在线束固定头上。
[0009]优选地,所述钣金夹设有两个夹片,所述钣金夹通过两个夹片夹在钣金翻边上。
[0010]优选地,所述钣金夹可沿钣金翻边方向移动。
[0011]优选地,所述线束固定头的扎带口为贯穿线束固定头的通孔。
[0012]优选地,所述线束固定头与线束的接触面设有长条状的凸台,所述凸台与线束方向垂直。
[0013]优选地,所述凸台为两个且平行布置。
[0014]优选地,所述钣金夹设有圆形的卡头,所述线束固定头设有与所述卡头形状对应的卡槽,所述钣金夹与线束固定头通过卡头及卡槽的配合转动连接在一起。
[0015]优选地,所述线束固定头的卡槽设有一个用于插入钣金夹的卡头的开口。
[0016]优选地,所述钣金夹的一端与钣金翻边连接,另一端与线束固定头转动连接,所述线束固定头的一端固定线束,另一端与钣金夹转动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钣金夹和线束固定头通过注塑工艺制成。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发明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一起的钣金夹和线束固定头,钣金夹用于连接钣金翻边,线束固定头用于固定线束,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线束经过钣金翻边时无论与钣金翻边成多少角度的夹角,钣金翻边保护装置都可以一端安装在汽车钣金翻边上,同时另一端扎固线束,且两端可以相对旋转,从而有效的避免线束与钣金翻边直接干涉,解决了线束与钣金翻边具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干涉现象,避免了由于线束被钣金翻边磨破发生短路,从而导致的电器回路失效甚至烧车等现象,保证了整车的安全可靠性,本发明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大大的扩展了管线路的固定条件和范围,其结构简单,安装快捷稳固,可以保证良好的安装工艺性,且容易拆卸,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的结构图。
[0021]图中,1:饭金夹;2:夹片;3:卡头;4:线束固定头;5:扎带口 ;6:凸台;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包括钣金夹I和线束固定头4。
[0025]钣金夹I的一端设有两个夹片2,两个夹片2互相平行且两个夹片2之间的距离与钣金翻边的结构尺寸相对应,钣金夹I通过两个夹片2安装在钣金翻边上,但是钣金夹I不是咬扣在钣金翻边上固定不动,其在钣金翻边的方向为可移动状态,这样可以保证在随车震动时线束有可移动的旷量而不至于线束拉的太紧导致发生崩断等现象,钣金夹I的另一端设有圆形的卡头3,卡头3的外端直径大于其内端直径。
[0026]线束固定头4的整体为长方体,其一端设有与卡头3对应的卡槽7,卡头3卡进卡槽7中后,钣金夹I与线束固定头4通过卡头3及卡槽7的配合转动连接在一起,卡槽7的还设有一个用于插入卡头3的开口,线束固定头4的另一端为线束固定头4与线束的接触面,线束固定头4在所述接触面附近设有一个扎带口,扎带口 5为贯穿线束固定头4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方向与线束方向垂直,扎带口 5与扎带配合将线束扎固在线束固定头4上,所述接触面上设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长条状凸台6,凸台6的方向与线束方向垂直,起增加摩擦,保证线束扎固稳定的作用。
[0027]本实施例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的上述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线束经过钣金翻边时无论与钣金翻边成多少角度的夹角,钣金翻边保护装置都可以一端通过钣金夹I安装在汽车的一个相对静止的部件上,即钣金翻边上,同时另一端固定在汽车的相对运动的部件上,即通过线束固定头4和扎带扎固线束,且两端可以根据线束走向进行相对旋转,使线束相对于钣金翻边以一个合适的角度与钣金翻边间接连接,从而有效的避免线束与钣金翻边直接干涉,解决了线束与钣金翻边具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干涉现象,避免了由于线束被钣金翻边磨破发生短路,从而导致的电器回路失效甚至烧车等现象,保证了整车的安全可靠性,这种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大大的扩展了管线路的固定条件和范围,其结构简单,安装快捷稳固,可以保证良好的安装工艺性,且容易拆卸,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也包括转动连接在一起的钣金夹和线束固定头,其与实施例1相比,钣金夹与线束固定头的转动连接方式不同,钣金夹设有圆轴,线束固定头设有与圆轴固定的套筒,所述圆轴插入套同轴实现转动连接,同时,通过圆轴和套筒中的卡位结构限制圆轴在其轴向方向上的移动,线束固定头扎固线束的结构也与实施例1不同,扎带口可以设成固定的环状的挂钩或者U形通孔,凸台也可以为多条,或者为其他形式的增加摩擦力的结构。
[0030]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将钣金夹安装在钣金翻边、将线束固定头扎固线束以及钣金夹与线束固定头转动连接等特征,对实际情况中遇到的具体结构进行线束保护。
[0031]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钣金夹和线束固定头,所述钣金夹与线束固定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钣金夹与钣金翻边连接,所述线束固定头设有扎带口,所述扎带口可与扎带配合将线束固定在线束固定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夹设有两个夹片,所述钣金夹通过两个夹片夹在钣金翻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夹可沿钣金翻边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头的扎带口为贯穿线束固定头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头与线束的接触面设有长条状的凸台,所述凸台与线束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两个且平行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夹设有圆形的卡头,所述线束固定头设有与所述卡头形状对应的卡槽,所述钣金夹与线束固定头通过卡头及卡槽的配合转动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头的卡槽设有一个用于插入钣金夹的卡头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夹的一端与钣金翻边连接,另一端与线束固定头转动连接,所述线束固定头的一端固定线束,另一端与钣金夹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钣金翻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夹和线束固定头通过注塑工艺制成。
【文档编号】H02G3/02GK104466818SQ20131042438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刘和军, 石林琳, 韩守宁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