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509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近几年电子产品技术的突飞猛进,微型直流电机设备逐渐应用在各种装置中。现有技术的微型直流电机,需要将引线固定在微型直流电机的内部,从而实现外部电源电流的输入,实现机电能量的转换。如图1、图2所示,包括盖板100、中板101、止挡垫102、电刷组件103、轴承104和具有金属端106的引线105,盖板100中部设置有凹槽107,中板101固定在盖板100上,止挡垫102和轴承104固定在盖板100的凹槽107内,电刷组件103与中板101固定连接。电刷组件103的一端设置有方形孔108,安装时,先将引线105的金属端106插入电刷组件103的方形孔108,然后将引线105的金属端106焊接固定在电刷组件103的方形孔108内。为了保证引线105的金属端106能迅速插入方形孔108,通常将方形孔108的尺寸设计的比金属端106的尺寸大得多。但这样方形孔108内的金属端106为自由状态,焊接后不牢固,容易出现虚焊或假焊的情况,会导致微型直流电机通电不良或不能通电、造成电机不转动,以致需要大量返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焊接引线时不容易出现虚焊或假焊的微型直流电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刷组件、止挡垫、轴承、中部具有第一凹槽的盖板、具有第二凹槽的中板和具有金属端的引线,所述中板固定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止挡垫和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盖板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电刷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插入固定于所述中板的第二凹槽,所述电刷组件还包括直板部和折弯部,所述引线的金属端焊接固定于由所述直板部和所述折弯部形成的“V”型槽内。优选地,上述电刷组件的折弯部为向上折弯。优选地,上述直板部与所述折弯部所形成的角度为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7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流电机的引线的金属端焊接固定于由所述直板部和所述折弯部形成的“V”型槽内,其结构简单;通过直板部和折弯部夹紧引线的金属端,这样不仅可以很容易将金属端放置在“V”型槽内,而且焊接引线的金属端时不容易出现虚焊或假焊的情况,即不容易出现微型直流电机通电不良或不能通电、不转动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流电机的可靠性高、且可以降低了制造的返工率、进而提高制造的微型直流电机的整体效率,节约生产制造成本。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1是现有技术的微型直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微型直流电机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流电机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流电机的电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微型直流电机,如图3、图4和图5所述,包括电刷组件10、止挡垫20、轴承30、中部具有第一凹槽41的盖板40、具有第二凹槽51的中板50和具有金属端61的引线60,所述中板50固定在所述盖板40上,所述止挡垫20和所述轴承30固定在所述盖板40的第一凹槽41内,所述电刷组件10包括支架11,所述支架11插入固定于所述中板50的第二凹槽51,所述电刷组件10还包括直板部12和折弯部13,所述引线60的金属端61焊接固定于由所述直板部12和所述折弯部13形成的“V”型槽内。具体地,电刷组件10的折弯部13可以为向上折弯,这样便于安装和焊接。当然,电刷组件10的折弯部13可以为向下折弯。直板部12和折弯部13可以一体成型,然后将折弯部13向上或向下折弯形成。直板部12与所述折弯部13所形成的角度可以根据引线60的金属端61的大小设置,较佳地,直板部12与所述折弯部13所形成的角度可设置为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70°。这样便于直板部12和所述折弯部13夹持引线60的金属端61,具有较好的焊接和固定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流电机的引线60的金属端61焊接固定于由所述直板部12和所述折弯部13形成的“V”型槽内,其结构简单;通过直板部12和折弯部13夹紧引线60的金属端61,这样不仅可以很容易将金属端61放置在“V”型槽内,而且焊接引线60的金属端61时不容易出现虚焊或假焊的情况,即不容易出现微型直流电机通电不良或不能通电、不转动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流电机的可靠性高、且可以降低了制造的返工率、进而提高制造的微型直流电机的整体效率,节约生产制造成本。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刷组件、止挡垫、轴承、中部具有第一凹槽的盖板、具有第二凹槽的中板和具有金属端的引线,所述中板固定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止挡垫和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盖板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电刷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插入固定于所述中板的第二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组件还包括直板部和折弯部,所述引线的金属端焊接固定于由所述直板部和所述折弯部形成的“V”型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组件的折弯部为向上折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部与所述折弯部所形成的角度为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70°。
专利摘要一种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刷组件、止挡垫、轴承、中部具有第一凹槽的盖板、具有第二凹槽的中板和具有金属端的引线,中板固定在盖板上,止挡垫和轴承固定在盖板的第一凹槽内,电刷组件包括支架,支架插入固定于中板的第二凹槽,电刷组件还包括直板部和折弯部,引线的金属端焊接固定于由直板部和折弯部形成的“V”型槽内。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流电机结构简单;通过直板部和折弯部夹紧引线的金属端,可以很容易将金属端放置在“V”型槽内,而且焊接引线的金属端时不容易出现虚焊或假焊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流电机的可靠性高、且可以降低了制造的返工率、进而提高制造的微型直流电机的整体效率,节约生产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H02K5/14GK203039475SQ20132001377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
发明者莫卫根, 周邦利 申请人:东莞市龙灵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