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6801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线缆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牵引装置,包括:基架,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以及相对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前挡板上,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自转的从动导向轮;在从动导向轮下方设置有主动导向轮,主动导向轮安装在前挡板或后挡板上,且从动导向轮和主动导向轮之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间隙;在底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导向轮自转的驱动装置。
【专利说明】线缆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设备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煤矿井下作业时需要布置各种不同类型的线缆,部分线缆重量大、布置长度也大,例如,用作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锚网支护的锚索的钢绞线一般包括Φ22πιπι、Φ18πιπι、Φ15.24mm几种规格,以Φ 22mm的钢绞线为例,其重量一般为1.77kg/m,不到IOm长的一段锚索重量就可大IOkg以上。
[0003]现有技术中,这种钢绞线出厂时均缠绕在钢盘上形成盘卷的形式以便于运输和存放,在布线时则需要将钢绞线绕开呈直线状进行测量、切割等。
[0004]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牵引钢绞线、以将其由钢盘上绕下并展开成直线,但是由于其重量较大,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这种钢绞线一般具有弹性,在人工牵引时很容易反弹伤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牵引装置,实现安全、高效、省力地将线缆引出、展开以进行测量和切割。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牵引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以及相对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在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挡板上,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自转的从动导向轮;在所述从动导向轮下方设置有主动导向轮,所述主动导向轮安装在所述前挡板或后挡板上,且所述从动导向轮和主动导向轮之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间隙;在所述底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导向轮自转的驱动装置。
[0007]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分别具有主安装心轴和从安装心轴,且所述主安装心轴和从安装心轴平行设置;所述主安装心轴可旋转地穿设于所述后挡板上,且所述主安装心轴垂直于所述后挡板,所述从安装心轴可旋转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从安装心轴垂直于所述安装板。
[0008]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顶部之间还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前挡板上开设有长形安装孔,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长形安装孔中;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安装板的弹性件,所述顶板上螺接有用于抵顶所述安装板顶部的调节螺栓。
[0009]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导向轮水平排列;两个所述从动导向轮水平排列,并且所述主动导向轮偏离所述从动导向轮第一距离设置。
[0010]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抵顶在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个所述从动导向轮之间。[0011]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
[0012]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齿啮合带动所述主动导向轮旋转的轮齿。
[0013]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一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可旋转地穿设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线缆盘卷的转盘。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牵引装置,可实现将盘卷中的线缆方便、快速地引出并展开,无需待用人工牵引,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布线的工作效率,并且避免了人工牵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提高矿井生产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牵引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牵引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牵引装置,包括:基架10,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01,以及相对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 ;在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之间还设置有一安装板13,安装板13通过第一紧固件201固定安装在前挡板11上,安装板13的底部设置有可自转的从动导向轮22 ;在从动导向轮22下方设置有主动导向轮21,主动导向轮21安装在前挡板11或后挡板12上,且从动导向轮22和主动导向轮21之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间隙;在底板101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导向轮21自转的驱动装置3。
[0017]具体地,基架10可以为组焊形成的钢结构,例如,可以利用四段工字钢焊接形成方形的底板101,再在底板101上焊接两个钢板分别作为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且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相对平行设置,两者之间的间距可以为200_ ;另外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可以分别距离底板101的两边100。
[0018]安装板13可以为面积小于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的钢板,平行于前挡板11设置在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之间,第一紧固件201可以为螺栓或螺钉,安装板13通过垂直穿过的第一紧固件201螺接在前挡板11上。从动导向轮22和主动导向轮21均可以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并且,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可分别具有主安装心轴210和从安装心轴220,且主安装心轴210和从安装心轴220可平行设置(可均垂直于第一挡板21或第二挡板22);主安装心轴210可旋转地穿设于后挡板12上、且垂直于后挡板12,从安装心轴220可旋转地穿设于安装板13上、且垂直于安装板13,即主动导向轮21与主安装心轴210、从动导向轮22与从安装心轴220之间可以相对固定,通过主安装心轴210和从安装心轴220相对于后挡板12和安装板13的转动实现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的自转。当然,主安装心轴210和从安装心轴220也可分别固定安装在后挡板12和安装板13上,而使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分别可旋转地套设在主安装心轴210和从安装心轴220上,以实现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的自转。
[0019]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从动导向轮22的边缘可以伸出安装板13的底边外,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可以一一对应上下设置,也可以错开设置,例如,主动导向轮21可以位于从动导向轮22下方、对应两个从动导向轮22之间的位置,仅需保证从动导向轮22的最底端的切线与主动导向轮21最顶端的切线之间形成与待牵引的线缆相匹配的间隙。
[0020]驱动装置3可以设置在底板101上,可以采用电机,并可利用电机与主动导向轮21的中心直接连接的方式驱动其旋转;或者,当主动导向轮21为多个时,不同的主动导向轮21还可以固定连接传动齿轮,此时,电机的输出轴上也可固定套设驱动齿轮、并通过该驱动齿轮与一个主动导向轮21或各主动导向轮21的啮合带动各主动导向轮21自转。
[0021]利用本实施例的线缆牵引装置进行线缆的绕开时,可先将由线缆K缠绕形成的盘卷放置在可以旋转的水平转盘上(该转盘可以位于本实施例的线缆牵引装置一旁),再将线缆头拉出、穿过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之间的间隙后伸出,启动驱动装置驱动主动导向轮21旋转(旋转的切线方向指向线缆头一侧),由于线缆K压紧在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之间,则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主动导向轮21带动线缆K移动,线缆K的移动带动从动导向轮22旋转,从而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的压力使线缆K展开、并逐渐输出;进一步地,线缆K输出的一侧还可以设置切割设备,当线缆K移动至切割设备上的预设位置时即可关闭驱动装置,以将线缆K切割成所需长度的一段。
[0022]需要说明的是,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间隙可以与线缆直径之间可以采用过盈配合,以保证有效地通过主动导向轮21的转动带动线缆移动。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线缆可以为钢绞线,盘卷则指线缆缠绕在圆盘状的钢盘上形成的结构,也即为各中线缆出厂至销售时的状态。
[0023]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牵引装置,可实现将盘卷中的线缆方便、快速地引出并展开,无需待用人工牵引,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布线的工作效率,并且避免了人工牵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提高矿井生产安全性。
[0024]优选地,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均可以为两个,两个主动导向轮21可水平排列;两个从动导向轮22也可水平排列,并且主动导向轮21偏离从动导向轮22第一距离设置;其中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的直径可以相等,该第一距离可以为该直径一半。
[0025]进一步地,基架还可以包括顶板102,顶板102可固定连接在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顶部之间;前挡板11上可开设有长形安装孔131,安装板13通过第一紧固件201固定连接于长形安装孔131中;底板10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安装板13的弹性件,顶板102上螺接有用于抵顶安装板13顶部的调节螺栓132。
[0026]具体地,长形安装孔131的长度方向可以沿垂向延伸,长形安装孔131可以为并列设置的多个,第一紧固件201可以为螺栓,每个第一紧固件201穿过安装板13后穿设到对应的长形安装通孔131中、配合螺母实现紧固,通过调整第一紧固件201在长形安装孔131内的相对位置即可调整安装板13及其上的从动导向轮22相对于前挡板21的在垂向上的位置。顶板102对应安装板13的位置可以开设一个或多个螺纹孔,调节螺母132可以垂直螺接于对应的螺纹孔中;弹性件可以为固定设置在底板101上的压缩弹簧203,压缩弹簧203的顶部可抵顶在安装板13的底边上,当从动导向轮22为两个时,压缩弹簧203的顶端可以刚好抵顶在两个从动导向轮22之间的安装板13底部,以更好地平衡两个从动导向轮22的相对位置;通过旋拧顶板102上的调节螺母132使其产生轴向移动、并抵顶在安装板13的边上,进而安装板13便别可靠固定在压缩弹簧203和调节螺母132之间;这样,当旋拧调节螺母132时便可实现对安装板13垂向位置的调整、并配合压缩弹簧将安装板13固定在该位置,使得安装板13上的从动导向轮22与主动导向轮21之间形成的间隙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了根据不同的线缆尺寸调整间隙大小,保证对不同型号的线缆实现可靠、有效的牵引。
[0027]当然,安装板13与前挡板11之间的连接形式不限于此,例如,长形安装孔131也可以开设在安装板13上,第一紧固件201穿过前挡板11和长形安装孔131同样可以实现两者的紧固和相对位置的调整。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线路盘卷的线缆头引出前,可以先使安装板13处于距离主动导向轮21最大距离的位置,这样,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之间的间隙较大,可以更方便地将线缆穿过该间隙,然后,便可调整调节螺丝132逐渐下压安装板13、使上数间隙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压紧线缆,然后便可启动驱动装置对线缆进行连续的牵引展开;可见,可调整的安装板还可进一步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0029]驱动装置还可以包括减速器,电机的输出轴可与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齿啮合带动主动导向轮21旋转的轮齿;即主动导向轮21的主安装心轴210上可以固定套设齿轮,该齿轮可以与减速器输出轴上的轮齿啮合,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主动导向轮21旋转。当主动导向轮21为多个时,每个主动导向轮21的主安装心轴210上的齿轮可以分别与减速器输出轴啮合,或者其中一个主安装心轴210上的齿轮与减速器输出轴啮合、其它的主安装心轴上210上的齿轮则互相啮合以实现动力传递。
[0030]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来驱动主动传动轮21正转或反转,从而便可实现将线缆牵引出或退回;当然,可以采用可正转及反转的电机,并可利用由接触器组成的控制电路来控制电机按需要正转或反转,该控制电路可以为电机控制领域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0031]另外,本线缆牵引装置还可以设置用于放置线缆盘卷的转盘;即,底板101上可以固定设置有一支撑筒15,支撑筒15内可旋转地穿设有一连接轴,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线缆盘卷的转盘4,当线缆不断由盘卷中抽出的过程中,盘卷可带动转盘4不断旋转。在这里,转盘的切线方向应垂直于主动导向轮21的轴向,即保证线缆由盘卷上抽出后可沿直线直接进入主动导向轮21和从动导向轮22之间的间隙,保证了绕开的线缆的直线度,同时也进一步方便了操作。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以及相对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在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挡板上,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自转的从动导向轮;在所述从动导向轮下方设置有主动导向轮,所述主动导向轮安装在所述前挡板或后挡板上,且所述从动导向轮和主动导向轮之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间隙;在所述底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导向轮自转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分别具有主安装心轴和从安装心轴,且所述主安装心轴和从安装心轴平行设置;所述主安装心轴可旋转地穿设于所述后挡板上,且所述主安装心轴垂直于所述后挡板,所述从安装心轴可旋转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从安装心轴垂直于所述安装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顶部之间还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前挡板上开设有长形安装孔,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长形安装孔中;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安装板的弹性件,所述顶板上螺接有用于抵顶所述安装板顶部的调节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导向轮沿水平直线排列;两个所述从动导向轮沿水平直线排列,并且所述主动导向轮偏离所述从动导向轮第一距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抵顶在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个所述从动导向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齿啮合带动所述主动导向轮旋转的轮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一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可旋转地穿设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线缆盘卷的转盘。
【文档编号】H02G1/00GK203536848SQ201320588727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陈坤伦, 宋礼梅, 吴明镜 申请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