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70635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涉及一种电缆引下装置,其结构包括杆体、横担、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和电缆终端承台,横担、电缆终端承台均固定安装于杆体,电缆终端头安装于电缆终端承台,横担设置有用于将电缆引导至电缆终端头的支撑绝缘子,本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杆体的避雷器承台,避雷器安装于避雷器承台。通过另外再设一个避雷器承台,将避雷器安装在避雷器承台上,使用两个承台来分别安装电缆终端头和避雷器,从而降低了单个承台上安装的部件的数目,这样,电缆终端承台和避雷器承台的面积都可设置得比较小,也就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的占地面积。
【专利说明】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引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终端杆弓I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高压电路传输中,常使用铁塔将电缆架设在高空中,到达电能传输的目的地后,才将在高空中的电缆引下来,电缆终端铁塔引下装置是最常使用的电缆引下装置之一。电缆终端铁塔的占地面积非常大,以双回路电缆终端铁塔为例,其电缆终端铁塔的根开约为8.6米,如今在城市中,对土地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土地的规划比较紧凑,很多时候能够提供给电缆引下装置的建设的土地面积并不大,因此电缆终端铁塔引下装置在城市中的使用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现在也出现了一种使用钢管杆替代铁塔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由于钢管杆的占地面积比铁塔小很多,所以这种使用钢管杆替代铁塔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比电缆终端铁塔弓I下装置更多地应用在城市中。
[0003]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供设置电缆引下装置的土地面积对于现有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来说依然不足,比如城市里的某些比较狭窄的绿化带等。现有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设置有电缆终端承台,将电缆终端头与避雷器均安装在电缆终端承台上,为了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附近的行人的安全,还需要使用围栏将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围起来,电缆终端承台不能伸出围栏外,也就是说,围栏围起来的面积不能小于电缆终端承台的面积,事实上,围栏围起来的面积还要略大于承台的面积,而各个电缆终端头和避雷器之间均需要保持安全距离,以符合电气安全规范,这样一来电缆终端承台的面积就需要设计得比较大,整个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的占地面积相应地也会比较大了。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比较小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包括杆体、横担、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和电缆终端承台,横担、电缆终端承台均固定安装于杆体,电缆终端头安装于电缆终端承台,横担设置有用于将电缆引导至电缆终端头的支撑绝缘子,本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杆体的避雷器承台,避雷器安装于避雷器承台。
[0007]其中,避雷器承台设置于横担和电缆终端承台之间。
[0008]其中,避雷器承台设置有用于将电缆引导至电缆终端头的支撑绝缘子。
[0009]其中,电缆终端承台和避雷器承台均设置有用于加强电缆终端承台/避雷器承台与杆体的连接强度的稳定杆,稳定杆一端固定于电缆终端承台/避雷器承台,另一端固定于杆体。
[0010]其中,电缆终端承台离地高度至少6米。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另外再设一个避雷器承台,将避雷器安装在避雷器承台上,使用两个承台来分别安装电缆终端头和避雷器,从而降低了单个承台上安装的部件的数目,这样,电缆终端承台和避雷器承台的面积都可设置得比较小,也就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杆弓I下装置的占地面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包括:杆体1、横担2、电缆终端头3、避雷器4、支撑绝缘子5、电缆终端承台6、避雷器承台7、稳定杆8、电缆9。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包括杆体1、横担2、电缆终端头
3、避雷器4和电缆终端承台6,横担2、电缆终端承台6均固定安装于杆体1,为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附近行人的安全,电缆终端承台6离地高度至少6米,电缆终端头3安装于电缆终端承台6,本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杆体I的避雷器承台7,避雷器4安装于避雷器承台7,避雷器承台7设置于横担2和电缆终端承台6之间,为了加强电缆终端承台6以及避雷器承台7与杆体I的连接强度,电缆终端承台6和避雷器承台7均设置有若干条稳定杆8,稳定杆8 一端固定于电缆终端承台6或者避雷器承台7,另一端固定于杆体I。通过另外再设一个避雷器承台7,将避雷器4安装在避雷器承台7上,使用两个承台来分别安装电缆终端头3和避雷器4,从而降低了单个承台上安装的部件的数目,这样,电缆终端承台6和避雷器承台7的面积都可设置得比较小,也就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杆弓I下装置的占地面积。
[0016]如图1所示,横担2设置有用于将电缆9引导至电缆终端头3的支撑绝缘子5,避雷器承台7设置有用于将电缆9引导至电缆终端头3的支撑绝缘子5,这样,电缆9从高空被引导至电缆终端头3的途中,有支撑绝缘子5的约束,就能够保证电缆9之间的电气间隙了。
[001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包括杆体、横担、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和电缆终端承台,横担、电缆终端承台均固定安装于杆体,电缆终端头安装于电缆终端承台,横担设置有用于将电缆引导至电缆终端头的支撑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本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杆体的避雷器承台,避雷器安装于避雷器承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避雷器承台设置于横担和电缆终端承台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避雷器承台设置有用于将电缆引导至电缆终端头的支撑绝缘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缆终端承台和避雷器承台均设置有用于加强连接强度的稳定杆,稳定杆一端固定于电缆终端承台或者避雷器承台,另一端固定于杆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杆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缆终端承台离地高度至少6米。
【文档编号】H02G7/00GK203536901SQ20132067164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赵树民, 刘楚加, 杨兰华, 李景登, 谢凎波 申请人:东莞电力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