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后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304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后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后支承结构,包括电动机轴、后端盖、左压盖、轴承、右压盖;左压盖、右压盖分别固定连接在后端盖内孔的左右端面;轴承为套装在电动机轴上两只结构相同、参数一致的向心推力球轴承,两只向心推力球轴承以外圈内孔锥度大端面相对套装在电动机轴上,其外圈与后端盖内孔过盈配合,在两只轴承内圈之间设有调整垫片;左压盖、右压盖与轴承外圈端面接触,进行轴向定位;进一步改进在于:调整垫片的厚度为0.5~1mm。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能便捷地调整轴承间隙;通过调整,可使轴承滚动体和内外圈之间产生预变形,从而提高轴承的刚性和转动精度,减小电动机轴的振动和噪声。
【专利说明】 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后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动轴支承结构,特别是一种电动机轴后支承端转动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普通电动机的电动机轴一般由转动轴承前后支承。电动机使用时,如发现轴承间隙较大,影响电动机的正常运转时,就需调整轴承间隙。现有技术的电动机调整轴承间隙是调整前端(输出端)轴承的间隙,由于电动机输出端与被驱动机械连接,这时往往要将这种连接分开;另一方面,电动机输出端与被驱动机械之间的间隙如果较小,还需将电动机或被驱动机械移开,以让出一定的操作空间。操作麻烦,费事、费时,对电动机的正常工作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便捷地调整轴承间隙的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后支承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0005]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后支承结构,包括电动机轴、后端盖、左压盖、轴承、右压盖;所述左压盖、右压盖分别固定连接在后端盖内孔的左右端面;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轴承为套装在电动机轴上两只结构相同、参数一致的向心推力球轴承,两只向心推力球轴承以外圈内孔锥度大端面相对套装在电动机轴上,其外圈与后端盖内孔过盈配合,在两只轴承内圈之间设有调整垫片;所述左压盖、右压盖与轴承外圈端面接触,进行轴向定位。
[0006]上述结构中,所述调整垫片的厚度为0.5?1mm。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0008]1.在电动机后端盖处调整轴承间隙,无需分开电动机输出端与被驱动机械之间的连接,也无需考虑电动机输出端的操作空间,操作简单,能便捷地调整轴承间隙。
[0009]2.通过调整,可使轴承滚动体和内外圈之间产生预变形,这样可提高轴承的刚性和转动精度,减小电动机轴的振动和噪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附图所示的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后支承结构,包括电动机轴4、后端盖1、左压盖2、轴承3、右压盖5 ;左压盖2、右压盖5分别固定连接在后端盖I内孔的左右端面;轴承3为套装在电动机轴4上两只结构相同、参数一致的向心推力球轴承,两只向心推力球轴承以外圈内孔锥度大端面相对套装在电动机轴4上,其外圈与后端盖I内孔过盈配合;左压盖
2、右压盖5与轴承3外圈端面接触,进行轴向定位。
[0013]在两只轴承3内圈之间设有调整垫片6,调整垫片6的厚度为0.5?1mm,本实施例中,调整垫片6的厚度为1mm。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后支承结构,包括电动机轴(4)、后端盖(I)、左压盖(2)、轴承(3)、右压盖(5);所述左压盖(2)、右压盖(5)分别固定连接在后端盖(I)内孔的左右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为套装在电动机轴(4)上两只结构相同、参数一致的向心推力球轴承,两只向心推力球轴承以外圈内孔锥度大端面相对套装在电动机轴(4)上,其外圈与后端盖(D内孔过盈配合,在两只轴承(3)内圈之间设有调整垫片(6);所述左压盖(2)、右压盖(5)与轴承(3)外圈端面接触,进行轴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后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垫片(6)的厚度为0.5?1mm。
【文档编号】H02K5/173GK203607984SQ20132075971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巫进, 俞志君, 张新 申请人: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