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9509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利用第一永磁体1和第二永磁体11间歇穿行在螺旋线圈中心磁场最强处和没有导磁体剩磁做负功,通过第一永磁体1和第二永磁体11的两个磁极方向分别按圆的运动方向排列并磁极排列相反安装且相邻磁极相同,第一永磁体1和第二永磁体11分别间歇穿行在导电线圈2的导电线圈腹腔21之中且与导电线圈2密合活动连接,导电线圈2先后间歇接通正向和反向电流电源产生电磁场与第一永磁体1和第二永磁体11形成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导电线圈2与第一永磁体1和第二永磁体11磁能接触面积大、作用力强、利用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转换传力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利用永磁体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原理和电流通过螺旋线圈产生电磁场及南北极原理,以及螺旋线圈中心磁场最强和没有导磁体就没有剩磁做负功,利用第一永磁体I的两个磁极的磁场方向与第二永磁体11的两个磁极的磁场方向相反安装连接,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分别间歇穿行在导电线圈2的导电线圈腹腔21之中且与导电线圈2密合活动连接,导电线圈2先后间歇接通正向和反向电流电源产生电磁场与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形成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如此循环往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传力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最先进的永磁体电动机是永磁体两极或者是被旋转电磁场拖动或者是被旋转电磁场排斥形成旋转机械能,仅仅节省了原来形成鼠笼转子所耗的电能,螺旋线圈中心磁场最强处没有利用,导磁体剩磁做负功没法解决,同时电磁场磁能与永磁体磁能接触面积小利用率都很低。

【发明内容】

[0003]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包括第一永磁体1、第二永磁体11、永磁体固定圆轮12、第一齿轮13、导电线圈2、导电线圈腹腔21、第一支架22、第二齿轮3、滑轮4。第一永磁体I与第二永磁体11交替安装在永磁体固定圆轮12上,1-99999个第一永磁体I和1-99999个第二永磁体11分别与永磁体固定圆轮12和第一齿轮13固定连接安装组成一个圆轮,第一永磁体I与第二永磁体11的两个磁极方向分别按圆的运动方向排列,第一永磁体I的磁极排列与第二永磁体11的磁极排列呈相反连接安装且两个永磁体的相邻磁极相同,导电线圈2有中空的导电线圈腹腔21,1-99999个导电线圈2固定连接安装在第一支架22上,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分别间歇穿行导电线圈2的导电线圈腹腔21之中且与导电线圈2密合活动连接,导电线圈2先后间歇接通正向和反向电流电源产生电磁场与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形成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第二齿轮3安装在第一支架22上且与第一支架22轴式活动连接,第二齿轮3与第一齿轮13啮合连接,3-300个滑轮4安装在第一支架22上且与第一支架22轴式活动连接,滑轮4与永磁体固定圆轮12滚动活动连接。
[0004]所述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新增传力装置5的连接结构为,传力装置5由第二支架52固定连接的第三齿轮51和动力输出轴53组成,第二齿轮3分别与第一齿轮13和第三齿轮51啮合连接,动力输出轴53与第一支架22轴式活动连接。
[0005]所述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新增另一组永磁体传力装置6的连接结构为,新增另一组永磁体传力装置6通过第三支架61与传力装置5固定连接,永磁体传力装置6的永磁体为管壁截面有通道开口 7的管状体与导电线圈2的外部密合活动连接,通道开口 7与第二齿轮3活动连接。[0006]所述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永磁体传力装置6的安装运行连接结构为,永磁体传力装置6由第三永磁体62和第四永磁体63组成,第三永磁体62与第一永磁体I并排安装运行且磁极排列相反,第四永磁体63与第二永磁体11并排安装运行且磁极排列相反,第三永磁体62和第四永磁体63分别与导电线圈2的外部间歇密合活动连接。
[0007]所述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导电线圈2接通正向电流形成磁极的连接结构为,当第一永磁体I前端运行至导电线圈腹腔21和第二永磁体11前端运行出导电线圈腹腔21之后,开启导电线圈2正向电流电源开关产生与第一永磁体I相同磁极的电磁场和与第二永磁体11相反磁极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内部磁场与外部磁场相反则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与导电线圈2产生的电磁场形成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则分别受力向图右边运动,第一永磁体I的前端运行至导电线圈腹腔21右边时断开电源失去电磁场。
[0008]所述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导电线圈2接通反向电流形成磁极的连接结构为,当第二永磁体11前端运行至导电线圈腹腔21和第一永磁体I前端运行出导电线圈腹腔21之后,开启导电线圈2反向电流电源开关产生与第二永磁体11相同磁极的电磁场和与第一永磁体I相反磁极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内部磁场与外部磁场相反则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与导电线圈2产生的电磁场形成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则分别受力向图右边运动,第二永磁体11的前端运行至导电线圈腹腔21右边时断开电源失去电磁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增传力装置5的连接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增另一组永磁体传力装置6的连接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永磁体传力装置6的安装运行连接示意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线圈2接通正向电流形成的磁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线圈2接通反向电流形成的磁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见图1:采用普通的铜材、永磁体材料就可生产本实用新型产品,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包括第一永磁体1、第二永磁体11、永磁体固定圆轮12、第一齿轮13、导电线圈
2、导电线圈腹腔21、第一支架22、第二齿轮3、滑轮4。第一永磁体I与第二永磁体11交替安装在永磁体固定圆轮12上,1-99999个第一永磁体I和1-99999个第二永磁体11分别与永磁体固定圆轮12和第一齿轮13固定连接安装组成一个圆轮,第一永磁体I与第二永磁体11的两个磁极方向分别按圆的运动方向排列,第一永磁体I与第二永磁体11的磁极排列相反安装且两个永磁体的相邻磁极相同,导电线圈2有中空的导电线圈腹腔21,1-99999个导电线圈2固定连接安装在第一支架22上,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分别间歇穿行导电线圈2的导电线圈腹腔21之中且与导电线圈2密合活动连接,导电线圈2先后间歇接通正向和反向电流电源产生电磁场与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形成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第二齿轮3安装在第一支架22上且与第一支架22轴式活动连接,第二齿轮3与第一齿轮13啮合连接,3-300个滑轮4安装在第一支架22上且与第一支架22轴式活动连接,滑轮4与永磁体固定圆轮12滚动活动连接。
[0016]见图2:将第二支架52固定连接第三齿轮51和动力输出轴53组成传力装置5,将第二齿轮3分别与第一齿轮13和第三齿轮51啮合连接,动力输出轴53与第一支架22轴式活动连接。
[0017]见图3:新增另一组永磁体传力装置6通过第三支架61与传力装置5固定连接,永磁体传力装置6的永磁体为管壁截面有通道开口 7的管状体与导电线圈2的外部密合活动连接,通道开口 7与第二齿轮3活动连接。
[0018]见图4:永磁体传力装置6由第三永磁体62和第四永磁体63组成,第三永磁体62与第一永磁体I并排安装运行且磁极排列相反,第四永磁体63与第二永磁体11并排安装运行且磁极排列相反,第三永磁体62和第四永磁体63分别与导电线圈2的外部间歇密合活动连接。
[0019]见图5:当第一永磁体I前端运行至导电线圈腹腔21和第二永磁体11前端运行出导电线圈腹腔21之后,开启导电线圈2正向电流电源开关产生与第一永磁体I相同磁极的电磁场和与第二永磁体11相反磁极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内部磁场与外部磁场相反则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与导电线圈2产生的电磁场形成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则分别受力向图右边运动,第一永磁体I的前端运行至导电线圈腹腔21右边时断开电源失去电磁场。
[0020]见图6:当第二永磁体11前端运行至导电线圈腹腔21和第一永磁体I前端运行出导电线圈腹腔21之后,开启导电线圈2反向电流电源开关产生与第二永磁体11相同磁极的电磁场和与第一永磁体I相反磁极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内部磁场与外部磁场相反则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与导电线圈2产生的电磁场形成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第一永磁体I和第二永磁体11则分别受力向图右边运动,第二永磁体11的前端运行至导电线圈腹腔21右边时断开电源失去电磁场。
【权利要求】
1.一种永磁体电动机传力装置,包括第一永磁体(I)、第二永磁体(11)、永磁体固定圆轮(12)、第一齿轮(13)、导电线圈(2)、导电线圈腹腔(21)、第一支架(22)、第二齿轮(3)、滑轮(4),其特征在于:(1-99999)个第一永磁体(I)和(1-99999)个第二永磁体(11)分别与永磁体固定圆轮(12)和第一齿轮(13)固定连接安装组成一个圆轮,第一永磁体(I)与第二永磁体(11)的两个磁极方向分别按圆的运动方向排列安装,第一永磁体(I)的磁极排列与第二永磁体(11)的磁极排列呈相反连接安装且两个永磁体的相邻磁极相同,导电线圈(2)有中空的导电线圈腹腔(21),(1-99999)个导电线圈(2)固定连接安装在第一支架(22)上,第一永磁体⑴和第二永磁体(11)分别间歇穿行导电线圈(2)的导电线圈腹腔(21)且与导电线圈(2)密合活动连接。
【文档编号】H02K7/116GK203774963SQ20142001102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黎其银 申请人:黎其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