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17861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该装置包括呈空心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对平行导线进行归方的衬套,所述衬套呈空心结构且固定在主体内,所述主体上设有便于操作的把手和脚踏支架,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扎紧平行导线的尼龙扎带钳,使用过程中将导线从主体上的进线口穿入,然后导线依次穿过衬套的导线进入口、导线归方口再由主体上的出线口排出,导线在衬套内被归方后从出线口排出,技术人员仅需利用尼龙扎带钳配合尼龙扎带将归方后的导线扎紧即可,导线归方操作十分方便,使用过程中仅需将导线从出线口拉出即可。
【专利说明】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集束线也称集束导线,集束导线的全称为集束架空绝缘电缆,制造时用绝缘材料连接筋将多根(一般为4根)绝缘电缆组成平行导线束,紧凑的连接在一起,不再绞合,各缆芯受力均匀,在张力作用下,电缆的绝缘不受压,其组合拉断力整体加大,是新型可分裂、对称组合的绝缘导线;平行集束导线供电不仅可以满足主干线、分支线,还可以满足廊道受限地区三相到户供电模式的需求,平行集束导线的线路,减少了杆塔、横担和瓷件,节省大量金属,不受树木、建筑群等复杂环境的影响,可沿墙敷设,节省通道,三相到户供电模式可使配变三相不平衡度降至极小,减小中性线电流,从而降低电阻损耗,广泛应用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主干线、分支线及接户线改造工作,符合了“经济环保、供用和谐”的农电发展目标,是当今世界线材发展潮流的代表之一。
[0003]根据集束导线施工技术规范,集束导线的归方处理是作为架空线路或接户引下线使用时,必须进行“归方”处理,即将平行集束导线采用人工进行整理,使平行集束导线整体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再绑上尼龙扎带进行固定,不仅可以减轻导线因大风、覆冰等原因引起的载重应力过大,还可以增加导线抗拉断能力及工艺美观度,因此“归方处理”是平行集束导线架设必不可少的步骤。
[0004]在农网中用裸导线供电的380/220V网络由于受投资、线路走廊和安全等因素限制,形成了主干线为三相供电,分支线和进户线大部采用单相供电的供电模式,随着国家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能质量及优质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提供三相到户供电模式,平行集束导线解决了廊道受限地区三相到户问题,安全可靠,造型美观,在农村低压配电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安装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沿墙敷设采用出厂时的扁平状施工,另一种是普遍的架空安装,其必须经过归方处理。
[0005]现有技术中,平行集束导线在施工时归方处理主要靠人工进行没有专用工具,操作时一般需要2至3人,操作时费时费力,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而且还容易损伤导线,加大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平行导线归方没有专用工具,造成平行导线归方处理时容易损坏导线、技术人员劳动强度大的不足。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包括呈空心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对平行导线进行归方的衬套,所述衬套呈空心结构且固定在主体内,所述主体上设有便于操作的把手和脚踏支架,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扎紧平行导线的尼龙扎带钳。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包括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出线口的面积小于进线口的面积,所述衬套的形状与主体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衬套包括导线进入口和导线归方口,所述导线进入口的面积大于导线归方口的面积,所述导线进入口的面积小于出线口的面积,通过使导线进入口的面积小于出线口的面积,具体使用过程中直接将衬套放置在主体内即可将衬套固定在主体内,由于导线仅能从导线归方口和出线口出线,因此,具体使用过程中衬套不会从主体内滑出,主体与衬套装配方便且衬套与主体固定可靠,使用十分方便。
[0009]作为优选,所述导线进入口与主体内壁平滑过渡,所述衬套在导线进入口处设有倒角,所述主体上在进线口处设有用于防止主体划伤导线的卷边,通过在衬套上设置倒角使主体内壁与衬套平滑过渡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衬套划伤导线,使用方便。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脚踏支架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主体上,所脚踏支架包括踏板和设置在踏板与固定管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固定管相适配,所述踏板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杆相连,所述脚踏支架通过固定管设置在主体上,装配过程中仅需要将连接杆插入固定管内即可将脚踏支架固定在主体上,装配十分方便;另外,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部分工作场合不适宜使用脚踏支架,此时,可以将脚踏支架方便地拆除,操作十分方便。
[0011]作为优选,所述尼龙扎带钳与主体之间设有用于将尼龙扎带钳固定在合适位置的连杆,所述连杆焊接在主体上,所述尼龙扎带钳穿设在连杆上,通过在尼龙扎带钳与主体之间设置连杆,可以方便地将尼龙扎带钳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尼龙扎带钳在操作扎带时更加方便。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主体两侧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主体上,所述把手上还设有用于使把手操作舒服适的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通过粘接方式设置在把手上,通过将把手焊接在主体上,把手与主体连接可靠,延长了把手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设置橡胶层,使用时操作更加舒适。
[0013]作为优选,所述衬套内壁与导线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衬套划伤导线的橡胶缓冲层,所述橡胶缓冲层通过粘接方式设置在衬套内,通过设置橡胶缓冲层,可以进一步避免衬套划伤导线,延长了导线的使用寿命。
[0014]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归方口与出线口平齐,所述衬套在导线归方口处设有用于使衬套相对两侧壁可以向内产生弹性变形的切口,所述主体上设有用于调节衬套相对两侧壁位置的调节螺钉,所述主体上设有与调节螺钉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调节螺钉上设有用于旋转调节螺钉的手柄,通过设置切口和调节螺钉,使用时可以方便地调节导线归方口的面积,以使衬套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导线,加宽了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的使用范围,使用方便。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具有如下优点:该装置包括呈空心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对平行导线进行归方的衬套,所述衬套呈空心结构且固定在主体内,所述主体上设有便于操作的把手和脚踏支架,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扎紧平行导线的尼龙扎带钳,使用过程中将导线从主体上的进线口穿入,然后导线依次穿过衬套的导线进入口、导线归方口再由主体上的出线口排出,导线在衬套内被归方后从出线口排出,技术人员仅需利用尼龙扎带钳配合尼龙扎带将归方后的导线扎紧即可,导线归方操作十分方便,使用过程中仅需将导线从出线口拉出即可,大大地提高了导线归方操作的操作效率且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实施例一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实施例一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实用例一的主视图,
[0019]附图4是附图3中A-A处断面图,
[0020]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包括呈空心结构的主体1,所述主体I内设有用于对平行导线进行归方的衬套2,所述衬套2呈空心结构且固定在主体I内,所述主体I上设有便于操作的把手3和脚踏支架4,所述主体I上还设有用于扎紧平行导线的尼龙扎带钳5,所述尼龙扎带钳5即现有技术中可以将尼龙扎带抽紧并将多余部分剪去的装置;为了使衬套2与主体I容易装配或拆开,所述被套与主体I之间应采用可拆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如螺纹连接等方法。
[0023]如图1,图2,图3所示,可选的,所述衬套2的固定方法可以为:所述主体I包括进线口 6和出线口 7,所述出线口 7的面积小于进线口 6的面积,所述衬套2的形状与主体I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衬套2包括导线进入口 8和导线归方口 9,所述导线进入口 8的面积大于导线归方口 9的面积,所述导线进入口 8的面积小于出线口 7的面积,即具体使用过程中衬套2不能从主体I内部穿过,使用过程中导线从归方口内抽出,衬套2不会向导线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衬套2可以固定在主体I内,该结构在设置时衬套2上导线进入口 8位于主体I内,以避免导线被衬套2划伤,另外,通过使导线进入口 8位于主体I内,还可以使导线便于穿入衬套2,使用十分方便。
[0024]可选的,所述导线进入口 8与主体I内壁平滑过渡,所述衬套2在导线进入口 8处设有倒角,所述主体I上在进线口 6处设有用于防止主体I划伤导线的卷边,所述倒角可以为圆弧倒角也可以为直线倒角。
[0025]如图1所示,可选的,所述主体I上设有用于固定脚踏支架4的固定管10,所述固定管10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主体I上,所脚踏支架4包括踏板11和设置在踏板11与固定管10之间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与固定管10相适配,所述踏板11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杆12相连,为了提高连接杆12的抗弯性能,所述连接杆1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如五边形、六边形等。
[0026]如图1所示,可选的,所述尼龙扎带钳5与主体I之间设有用于将尼龙扎带钳5固定在合适位置的连杆13,所述连杆13焊接在主体I上,所述尼龙扎带钳5穿设在连杆13上,所述连杆13可以为能够将尼龙扎带固定在任何空间位置上的柔性金属杆。
[0027]如图1,图2,图3所示,可选的,所述主体I两侧均设有把手3,所述把手3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主体I上,所述把手3上还设有用于使把手3操作舒服适的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通过粘接方式设置在把手3上。
[0028]如图4所示,可选的,所述衬套2内壁与导线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衬套2划伤导线的橡胶缓冲层14,所述橡胶缓冲层14通过粘接方式设置在衬套2内。
[0029]实施例二
[0030]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线归方口 9与出线口 7平齐,所述衬套2在导线归方口 9处设有用于使衬套2相对两侧壁可以向内产生弹性变形的切口,所述主体I上设有用于调节衬套2相对两侧壁位置的调节螺钉15,所述主体I上设有与调节螺钉15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调节螺钉15上设有用于旋转调节螺钉15的手柄16,本实施例中的衬套2应当由弹性材料制得,使用过程中旋转调节螺钉15即可调节导线归方口 9的面积,减小导线归方口 9面积时旋转调节螺钉15使衬套2相对两侧壁向内移动即可,操作十分方便,为了提高调节螺钉15的自锁性能,还可以在主体I上设置用于加长调节螺钉15螺纹旋合长度的凸台,凸台上也设有与调节螺钉15相适配的内螺纹,该内螺纹与主体I上的螺纹同轴。
[0031 ] 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先将衬套2与主体I装配,然后将导线穿过衬套2,导线在衬套2上导线归方口 9的作用下对导线进行归方处理,技术人员对经归方处理后的导线进行扎紧即可,操作十分方便;使用过程中仅需将导线从出线口 7拉出即可,大大地提高了导线归方操作的操作效率且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003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发明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发明技术内容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
【权利要求】
1.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空心结构的主体(I),所述主体(I)内设有用于对平行导线进行归方的衬套(2),所述衬套(2)呈空心结构且固定在主体(I)内,所述主体⑴上设有便于操作的把手⑶和脚踏支架(4),所述主体⑴上还设有用于扎紧平行导线的尼龙扎带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包括进线口(6)和出线口(7),所述出线口(7)的面积小于进线口(6)的面积,所述衬套(2)的形状与主体(I)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衬套(2)包括导线进入口(8)和导线归方口(9),所述导线进入口(8)的面积大于导线归方口(9)的面积,所述导线进入口(8)的面积小于出线口(7)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进入口(8)与主体(I)内壁平滑过渡,所述衬套(2)在导线进入口(8)处设有倒角,所述主体(I)上在进线口(6)处设有用于防止主体(I)划伤导线的卷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上设有用于固定脚踏支架(4)的固定管(10),所述固定管(10)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主体(I)上,所脚踏支架⑷包括踏板(11)和设置在踏板(11)与固定管(10)之间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与固定管(10)相适配,所述踏板(11)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杆(1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扎带钳(5)与主体⑴之间设有用于将尼龙扎带钳(5)固定在合适位置的连杆(13),所述连杆(13)焊接在主体(I)上,所述尼龙扎带钳(5)穿设在连杆(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两侧均设有把手(3),所述把手(3)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主体(I)上,所述把手(3)上还设有用于使把手(3)操作舒服适的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通过粘接方式设置在把手(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⑵内壁与导线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衬套⑵划伤导线的橡胶缓冲层(14),所述橡胶缓冲层(14)通过粘接方式设置在衬套(2)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集束导线归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归方口(9)与出线口(7)平齐,所述衬套(2)在导线归方口(9)处设有用于使衬套(2)相对两侧壁可以向内产生弹性变形的切口,所述主体(I)上设有用于调节衬套(2)相对两侧壁位置的调节螺钉(15),所述主体(I)上设有与调节螺钉(15)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调节螺钉(15)上设有用于旋转调节螺钉(15)的手柄(16)。
【文档编号】H02G1/02GK204156426SQ201420703020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周佩祥, 石宏, 沈翊, 吴恒超, 杨海锦, 姚树章, 宋斌斌, 闵建国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