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机外壳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4833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片,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电机外壳散热片,属于电动机外壳散热片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机的主要作用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在使用中,电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将大量的热量传递出去,大量热量传递到电动机的外壳上,在使用中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外壳的过热往往会使得人们不小心碰到外壳造成烫伤等;且现有的外壳不利于热量的散发,电动机长时间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下,可靠性往往会很差,会影响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因此,为解决上面的问题,需要增加散热性能,提高电动机的过载能力,现有电动机一般会在电动机外壳上设置有由若干散热鳍片组成的散热片,通过散热片与空气接触进行散热。现有的散热鳍片为长方柱形状。这种方式的电动机外壳散热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方便、散热效率高的新型电机外壳散热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机外壳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其特征是:散热片本体上设有若干组散热圈,每组散热圈由同心圆设置的1-10片的散热鳍片构成,每组散热圈内的散热鳍片之间的间距为10mm-100mm。所述的散热鳍片的高度为20-30mm。本发明将电动机外壳散热片上的散热鳍片由之前的长方柱改为若干组散热圈,由于每组散热圈由同心圆设置的1-10片的散热鳍片构成,每组散热圈内的散热鳍片之间的间距为10mm-100mm,使散热片与空气充分接触,有效提高散热效率,以及提高了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电动机的过载能力。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通过本发明,降低了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度,提高了电动机过载能力、使用寿命以及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片本体、2散热圈、3散热鳍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新型电机外壳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1,散热片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组散热圈2,每组散热圈2由同心圆设置的1片的散热鳍片3构成,散热鳍片3的高度为20mm。实施例2一种新型电机外壳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1,散热片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组散热圈2,每组散热圈2由同心圆设置的10片的散热鳍片3构成,每组散热圈2内的散热鳍片3之间的间距为100mm,散热鳍片3的高度为30mm。实施例3一种新型电机外壳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1,散热片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组散热圈2,每组散热圈2由同心圆设置的5片的散热鳍片3构成,每组散热圈2内的散热鳍片3之间的间距为30mm,散热鳍片3的高度为25mm。实施例4一种新型电机外壳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1,散热片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组散热圈2,每组散热圈2由同心圆设置的6片的散热鳍片3构成,每组散热圈2内的散热鳍片3之间的间距为15mm,散热鳍片3的高度为23mm。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发明的精神与原则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等均属于本法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