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9460发布日期:2019-08-03 10:1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特别涉及一种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净化器大多采用负离子技术以进行杀菌,即净化器在开机之后一直启用高电压驱动负离子发生器释放负离子来杀菌灭菌。但是,其存在的缺点是,长时间的高电压运行,整机上会释放过多负离子,会导致静电积累,静电积累会损坏整机电控零部件,并且房间内释放太多负离子会导致臭氧浓度超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器,旨在提供一种输出负离子量可调的净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净化器,包括交流输入端、负离子发生器及依次连接于所述交流输入端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之间的变压器和升压电路,所述净化器还包括:调压电路,所述调压电路连接于所述交流输入端和变压器之间,用以控制所述变压器升/降压。

优选地,所述交流输入端包括火线接入端和零线接入端,所述变压器具有初级线圈;所述调压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电路、可控硅和电阻调节电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经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所述火线接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零线接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调节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用以控制所述可控硅的导通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电阻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电位器、第一电容、单结晶体管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位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互连,所述第一电位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调整端与其第一端或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单结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位器和所述第一电容互连的一端连接,所述单结晶体管的第一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单结晶体管的第一基极还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所述单结晶体管的第二基极与所述可控硅的阳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交流输入端包括火线接入端和零线接入端,所述变压器具有初级线圈;所述调压电路包括第二整流电路、开关管和PWM调节电路,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火线接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零线接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经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PWM调节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开关管的基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二整流管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二整流管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PWM调节电路还包括第十一二极管和第十二二极管,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后,并分别与所述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和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阳极均接地。

优选地,所述升压电路为倍压电路。

优选地,所述倍压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一电感及多个升压子单元,所述第三电容串联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两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次级线圈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经多个依次连接的所述升压子单元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一端连接;

每一所述升压子单元包括一个升压二极管和一个升压电容,所述升压电容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升压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升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其中,位于最初级的所述升压子单元中升压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该升压子单元中升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次级线圈的下端连接;

相邻两个所述升压子单元的下一级所述升压子单元中升压电容的第一端与上一级所述升压子单元中升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下一级所述升压子单元中升压二极管的阳极与上一级所述升压子单元中升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位于最末级的所述升压子单元中升压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次级线圈的下端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工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净化器包括交流输入端、负离子发生器及依次连接于交流输入端与负离子发生器之间的变压器和升压电路;净化器还包括调压电路,通过设置调压电路连接于交流输入端和变压器之间,如此,调压电路可对交流输入端的电压调节后输出至变压器,交流输入端的电压经调节后可升高,也可降低,从而使变压器输出的电压变高或变低,而变压器又是与升压电路连接的,且升压电路又将电压输出至负离子发生器的两端,从而实现了改变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电压。即可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在高压或低压下工作,如可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在高压工作一预设时间后,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在低压工作,如此,即解决了负离子发生器一直处于高压工作状态产生较多负离子和臭氧,导致静电积累过多损坏电子器件以及臭氧浓度超标而危害人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净化器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净化器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净化器另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其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净化器。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净化器包括交流输入端I0、负离子发生器及依次连接于交流输入端I0与负离子发生器之间的变压器T和升压电路20;净化器还包括调压电路10,调压电路10连接于交流输入端I0和变压器T之间,用以控制变压器T升/降压。

本发明中的调压电路10连接于交流输入端I0和变压器T之间,如此,调压电路10可对交流输入端I0的电压调节后输出至变压器T,交流输入端I0的电压经调节后可升高,也可降低,从而使变压器T输出的电压变高或变低,而变压器T又是与升压电路20连接的,且升压电路20又将电压输出至负离子发生器的两端,从而实现了改变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电压。即可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在高压或低压下工作,如可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在高压工作一预设时间后,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在低压工作,如此,即解决了负离子发生器一直处于高压工作状态产生较多负离子和臭氧,导致静电积累过多损坏电子器件以及臭氧浓度超标而危害人体的问题。

本发明中的交流输入端I0包括火线接入端I1和零线接入端I2,变压器T具有初级线圈,如此,通过火线接入端I1和零线接入端I2输入的电压经调压电路10调节后,再经变压器T升压变压后,最后再经过升压电路20的升压即成为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电压。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调压电路10是基于控制可控硅Q1的导通角来调节电压的调压电路10。

具体地,该调压电路10包括第一整流电路11、可控硅Q1和电阻调节电路12,第一整流电路11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经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与火线接入端I1连接,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二输入端与零线接入端I2连接;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一输出端与可控硅Q1的阳极连接;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二输出端与可控硅Q1的阴极连接;电阻调节电路12的输入端与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电阻调节电路12的输出端与可控硅Q1的控制极连接,用以控制可控硅Q1的导通角。

当从火线接入端I1和零线接入端I2输入电压时,通过调节该电阻调节电路12可改变该电阻调节电路12的输出端信号,从而控制可控硅Q1的导通角,如此,可改变输入至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电压,从而实现调压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整流电路11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为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为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二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并形成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一输出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并形成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二输出端。如此,当改变可控硅Q1的导通角时,即可实现调节输入至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电压,从而实现调压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电阻调节电路12包括第一电位器VR1、第一电容C1、单结晶体管Q2和第一电阻R1,第一电位器VR1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互连,第一电位器VR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Q1的阳极连接,第一电位器VR1的调整端与其第一端或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Q1的阴极连接,单结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电位器VR1和第一电容C1互连的一端连接,单结晶体管Q2的第一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可控硅Q1的阴极连接,单结晶体管Q2的第一基极还与可控硅Q1的控制极连接,单结晶体管Q2的第二基极与可控硅Q1的阳极连接。如此,通过改变第一电位器VR1的阻值,可以改变第一电容C1的充放电时间,从而可以控制可控硅Q1的导通角,以实现调压电路10的调压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电阻调节电路12中的单结晶体管Q2也可使用双向二极管来代替,其也可实现控制可控硅Q1的导通角,以实现调压电路10的调压功能。同时,为了保证该电阻调节电路12运行的稳定性及增强该电阻调节电路12的可调性,可在一些适当的位置设置了电阻,如设置单结晶体管Q2的第二基极经第六电阻R6、和第四电阻R4后与可控硅Q1的阳极连接。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调压电路10是基于PWM调节电路14控制开关管Q3的导通来调节电压的调压电路10。

具体地,该调压电路10包括第二整流电路13、开关管Q3和PWM调节电路14,第二整流电路13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与火线接入端I1连接,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二输入端与零线接入端I2连接;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一输出端经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与开关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一整流电路11的第二输出端与开关管Q3的发射极连接;PWM调节电路14的受控端与开关管Q3的基极连接,用以控制开关管Q3的导通。

当从火线接入端I1和零线接入端I2输入电压时,通过调节PWM调节电路14可改变该PWM调节电路14的受控端信号,从而控制开关管Q3的导通频率,如此,可改变输入至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电压,从而实现调压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二整流电路13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和第八二极管D8;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为第二整流管的第一输入端;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与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为第二整流电路13的第二输入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与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并形成第二整流电路13的第一输出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并形成第二整流电路13的第二输出端。如此,当控制开关管Q3的导通时,即可实现调节输入至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电压,从而实现调压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PWM调节电路14包括比较器、第二电位器VR2、第二电容C2、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九二极管D9和第十二极管D10;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经第二电容C2接地,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经第二电阻R2接地;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与第十二极管D10的阳极连接,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电位器VR2的第一端与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连接,第二电位器VR2的第二端与第十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第二电位器VR2的调整端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开关管Q3的基极连接。如此,通过改变第二电位器VR2的阻值,可以改变第二电容C2的正向和反向充电时间,从而调节该PWM调节电路14受控端输出信号的占空比,以控制开关管Q3的导通,即可实现调节输入至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电压,从而实现调压功能。

此外,该PWM调节电路14还包括第十一二极管D11和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阳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连接后,并分别与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阴极和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阳极均接地。通过该第十一二极管D11和第十二二极管D12可控制电路中相应节点电压的极限值,从而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具体地,该第十一二极管D11和第十二二极管D12设置为稳压二极管。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中PWM调节电路14运行的稳定性及增强该PWM调节电路14的可调性,在一些适当的位置增加了电阻,如设置比较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8与开关管Q3的基极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PWM调节电路14也可以是一个集成的PWM控制器,只要该PWM控制器能够输出占空比可调的输出信号控制开关管Q3的导通即可。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中的升压电路20优选为倍压电路21。通过该倍压电路21,可降低变压器T的变压倍数,并能够为负离子发生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具体地,倍压电路21包括第三电容C3、第一电感L1及多个升压子单元,第三电容C3串联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两端,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与次级线圈的上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经多个依次连接的升压子单元与负离子发生器的一端连接;每一升压子单元包括一个升压二极管和一个升压电容,升压电容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升压电容的第二端与升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其中,位于最初级的升压子单元中升压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该升压子单元中升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次级线圈的下端连接;相邻两个升压子单元的下一级升压子单元中升压电容的第一端与上一级升压子单元中升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下一级升压子单元中升压二极管的阳极与上一级升压子单元中升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位于最末级的升压子单元中升压二极管的阳极和次级线圈的下端与负离子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以驱动负离子发生器工作。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中的倍压电路21为7倍倍压电路21,最初级的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电容C4和升压二极管D13;下一级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电容C5和升压二极管D14;再下一级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电容C5和升压二极管D14;再下一级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电容C6和升压二极管D15;再下一级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电容C7和升压二极管D16;再下一级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电容C8和升压二极管D117;再下一级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电容C9和升压二极管D18;最末级的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电容C10和升压二极管D19。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该倍压电路21也可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为其它的放大倍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