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液压耐张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4352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型液压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液压耐张线夹是用于固定较长延伸的导线,以承受导线在长度方向上的延伸张力,并将导线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的金具。耐张线夹一般用于导线铺设中的转角、接续,及终端的连接。液压耐张线夹在具体使用时,一般是成对使用。一般将耐张线夹设置在铺设的导线两端,这样可以起到拉伸导线的作用。耐张线夹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对导线两端进行电力连接和传输。一般在电力行业使用的电力架空导线都是螺旋铝包钢线,螺旋铝包钢线具有极强的耐张强度,无集中应力。使用液压耐张线夹进行导线铺设,可以对导线起到保护和辅助减振的作用,在电力行业应用非常广泛。

目前常用的液压耐张线夹一般包括管体,管体一端插装有钢锚,管体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向外延伸的引流线夹。传统液压耐张线夹使用时,需要将螺旋铝包钢线插装到管体内,用液压方式将管体、钢锚、螺旋铝包钢线固定压接到一起,这样就将三者连接成密不可分的一体结构。引流线夹与输入导线或输出导线连接,螺旋铝包钢线通过管体上的引流线夹向外供电。传统液压耐张线夹结构简单,操作也很方便,在电力系统应用非常广泛,不足之处在于:1、引流线夹只通过螺栓压紧在管体上并依靠压紧力来实现引流线夹和管体的电连接,因此存在螺栓长期使用后松动而导致引流线夹和管体电连接不良问题;2、引流线夹周围没有任何防污装置,风沙和酸雨极易进入引流线夹和管体之间的缝隙,沙尘使酸雨在金具接触缝隙保持时间大大延长,导致接触面腐蚀、氧化,接触电阻增大,严重影响电连接质量,不利于供电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连接快速、金具接触面积大,连接电阻更小,且具有防污功能,能够防止沙尘进入金具接触面,减少酸雨存续时间,能有效减缓金具接触面腐蚀、老化程度,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延长维护周期的新型液压耐张线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液压耐张线夹包括管体,管体一端插装有钢锚,其结构特点是:管体外周通过固定套固接有竖直向下设置的引流螺柱,引流螺柱下端面为相对引流螺柱轴向倾斜设置的斜面,引流螺柱末端固设有竖向设置的插板,所述插板为轮廓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金属板,插板包括与斜面对应固接的上端面、面向下方的下端面、面积最大的前板面和后板面、与引流螺柱弧形外壁对应相连且向下延伸设置的左弧面和右弧面六个板面,左弧面和右弧面为与引流螺柱外周面相对应的圆弧面,左弧面和右弧面上设有与引流螺柱相对应的外螺纹,前板面竖直设置,后板面倾斜设置,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上部宽下部窄,下端面与斜面平行设置,还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端部间隔固设有两个夹板,两夹板之间设有与插板完全紧密插装配合的V形插槽,插槽的槽底面为能与下端面贴紧配合的内斜面,两夹板的上顶面为能与斜面贴紧配合的倾斜面,两夹板和插板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一起,引流螺柱上螺接有螺母,夹板和插板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螺母对应的外螺纹。

本新型液压耐张线夹是通过快速插装式螺接结构来实现能够连接快速、金具接触面积大,连接电阻更小,且具有防污功能,能够防止沙尘进入金具接触面,减少酸雨存续时间,能有效减缓金具接触面腐蚀、老化程度,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延长维护周期的。

快速插装式螺接结构主要包括插装配合的插板和夹板以及螺接在插板和夹板外的螺母。其中,插板固定在引流螺柱末端,引流螺柱另一端与管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插板通过引流螺柱与管体构成电连接关系,也即与导线构成电连接关系。夹板固定安装在引流管端部,引流管是与输出导线或输入导线电连接的金属管,因此夹板通过引流管与输入导线或输出导线构成电连接关系。显然,当插板和夹板接触后,导线便通过管体、插板、夹板和引流管与输入(输出)导线构成电连接,操作非常简单。在本专利中,夹板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夹板是一个金属平板,两夹板间隔固定安装在引流管末端。因为两夹板间隔设置,因此在两夹板之间形成一个插槽,该插槽的宽度与插板厚度一致。当插板插入插槽时,夹板内侧壁将与插板两侧壁紧紧贴合在一起。因此,在本专利中插板与夹板的接触是面与面的接触,而且是两套面面接触结构。比起只具有一套面面接触结构的传统液压耐张线夹而言,本专利具有更大的接触面、更小的接触电阻,这样本专利产生的热量就更少,输电线路损耗也就更小。在本专利中,在插板和夹板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对插板和夹板的插装链接进行定位,使两者插装后固定在一起而不能滑脱,这样也就在机械结构上将引流管和引流螺柱固接在一起,也即将引流管和管体固接在一起。定位装置的第二的作用,是增强插板和夹板的连接强度,使插板和夹板的接触更可靠,也即增强两者的电连接关系,使插板和夹板的电连接更可靠。在本专利中,引流螺柱上螺接有螺母,螺母可以沿引流螺柱自由转动。夹板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插板与插槽两端对应的外壁上也设有外螺纹,当插板与夹板完全插装在一起时,插板上的外螺纹和夹板端部上的外螺纹将构成一组完整的、连贯的外螺纹。为方便叙述,将插板和夹板完全插合在一起的装配关系称为组合状态或插装状态,将该组合后的外螺纹称为组合外螺纹。在本专利中,组合外螺纹与螺母对应螺接配合。显然,在组合状态下,螺母可以从引流螺柱逐渐旋进到组合外螺纹上,这样具有以下好处:一、能通过螺纹配合增强插板和夹板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降低供电线路损耗;二、使插板和夹板具有双重连接结构,即定位装置的固定连接、螺母的螺纹连接,大大增强了插板和夹板的机械连接强度,也即大大增强了引流管和管体的连接强度;三、螺母能够起到从外部保护插板和夹板的作用,避免沙尘进入夹板和插板间隙,这样就缩短了酸雨在夹板和插板接触面的停留时间,也就避免了插板和夹板接触面被腐蚀、氧化的程度,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延长维护周期。

在本专利中,引流螺柱下端面为斜面,该斜面是相对引流螺柱轴向倾斜设置的也即,斜面与引流螺柱轴向既不垂直也不平行。引流螺柱末端也即前述斜面上固设有竖向设置的插板,所述插板为金属板以实现电连接。插板是一个轮廓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板状结构,因此插板一共有前、后、左、右、上、下6个板面。为方便叙述,将上述6个板面设定为与斜面对应固接的上端面、面向下方的下端面、面积最大的前板面和后板面、与引流螺柱弧形外壁对应相连且向下延伸设置的左弧面和右弧面。在上述6个板面中,只有左弧面和右弧面为圆弧面,且其圆弧面与引流螺柱外周面自然衔接过渡,位于同轴的圆周轨迹上。在本专利中,引流螺柱、左弧面和右弧面上设有与螺母相配合的连贯的外螺纹,因此,螺母可以从引流螺柱顺利旋动到左弧面和右弧面上。在本专利中,前板面竖直设置,后板面倾斜设置,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上部宽下部窄,也即呈V形或楔形设置。在本专利中,前述两夹板为非对称结构,也即,一个夹板内侧壁与前板面一样是竖直设置的,另一个夹板内侧壁与后板面一样角度的倾斜设置。这样,两夹板之间就形成一个V形插槽,且该插槽正好与插板完全紧密插装配合。在本专利中,下端面与斜面平行设置,插槽的槽底面也是一个倾斜的侧面,其倾斜角度和方向与插板下端面完全一致,因此槽底面能与下端面贴紧配合在一起。在本专利中,两夹板的上顶面也是一个倾斜面,且其倾斜角度、方向、面积与斜面完全一致,三者可以贴紧配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插板和夹板之间定位装置的定位作用下,插板将插紧在插槽内,此时,插板的前板面、后板面、下端面都与插槽的对应面贴紧在一起,插板的左弧面和右弧面也通过螺母的内螺纹与夹板外周面外螺纹贴紧在一起,且夹板的上顶面也与斜面对应贴紧在一起。因此,本专利中不但相关连接板面数量多,而且斜面、下端面、槽底面和上顶面都是比垂直对接面面积较大的倾斜面,左弧面和右弧面是比传统平面更大的圆弧面,左弧面和右弧面更是通过表面积更大的外螺纹来实现与螺母的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电阻,使电连接更可靠。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两夹板上的外定位孔,外定位孔靠近引流管一侧设置,插板靠近引流管的一段上设有与外定位孔对应的内定位孔,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内插装有定位销。

在本专利中,定位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夹板上的外定位孔、设置在插板上的内定位孔,以及插装在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内的定位销。为方便叙述,将夹板沿其插装插板的方向分为两段,即靠近引流管的一段和远离引流管的一端,并将靠近引流管的一段称为内段,将远离引流管的一段称为外段。在本定位装置中,外定位孔即设置在夹板靠近引流管的一段上,也即设置在内段上。所述外螺纹即设置在夹板外段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螺母向引流管方向旋进设定一个限位点,使螺母拧紧到夹板中部即止。这样设置还能使螺母能够与夹板和插板拧紧在一起,保障了三者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方便叙述,将螺母拧紧在夹板和插板上的状态称为拧紧状态。在本定位装置中,定位销插装在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中,定位销不但在轴向上起到了对插板和夹板固定连接的作用,定位销还通过自身和孔壁的接触而使插板和夹板构成电连接,起到了辅助增强夹板和插板电连接的作用。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两夹板上的外定位孔,外定位孔靠近引流管一侧设置,插板靠近引流管的一段上设有与外定位孔对应的内定位孔,插板插入插槽时,内定位孔的最远部比外定位孔的最远部距离引流螺柱更近,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内插装有拉紧螺栓,拉紧螺栓包括比外定位孔大的固定六角块,固定六角块下端固设有上端粗下端细且能插入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的锥形柱,锥形柱下端固接有向下延伸的螺纹柱,螺纹柱上螺接有拉紧螺母。

本定位装置与前述定位装置的相同之处再次不再细述,不同之一处在于,在本定位装置中,在插装状态时,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并不是轴向对齐的。在本专利中,插板插入插槽时,内定位孔距离引流螺柱最远的部分(孔壁)比外定位孔距离引流螺柱最远的部分(孔壁)距离引流螺柱更近,也就是说,在插装状态时,内定位孔和定位孔在轴向上是错位的。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内插装有拉紧螺栓,拉紧螺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接在一起的固定六角块、锥形柱和螺纹柱。其中,固定六角块的横截面积要比外定位孔大,这样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发生滑脱现象。锥形柱是上粗下细设置的,也即粗短与固定六角块下端固接在一起,细端与螺纹柱上端固接在一起。无论是锥形柱还是螺纹柱,皆能插入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内。因为在插装状态时,内定位孔的最远部比外定位孔的最远部距离引流螺柱更近,因此锥形柱在插入内定位孔后,会与内定位孔的最远部相接触。当拧紧螺纹柱上的拉紧螺母时,锥形柱的粗段会进一步插入内定位孔中,此时锥形柱会对内定位孔的最远部实施挤压,同时将插板将插槽内拉动,这样就起到了使插装状态下各个接触面更加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作用,从根本上保证了本专利电连接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发热现象,提高了长期工作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引流螺柱、插板、夹板、引流管和螺母由相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制成。

将引流螺柱、插板、夹板、引流管和螺母由相同材质的金属制成,可以保证前述各部件在受外界环境影响时,冷热膨胀系数相同,这样也就能保证在不同环境下本专利的工作特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为改进,所述螺母的为依次螺接在引流螺柱上的两个。

将螺母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可以增强与插板和夹板的螺接效果。为方便叙述,将靠近引流管的螺母称为外螺母,将远离引流管的螺母称为内螺母。在拧紧状态下,外螺母不但靠近引流管的一端受到外螺纹端部的定位限制,外螺母远离引流管的一端还会受到拧紧的内螺母的定位限制,因此外螺母只能牢牢固定套装在插板和夹板上,有效保证了夹板、插板和外螺母固定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销包括与内定位孔、外定位孔插装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一端固设有限位块,定位柱另一端为端部较细的圆锥柱,圆锥柱上设有横向贯通的圆锥孔,圆锥孔内插装有R形线夹。

本定位销的主体结构是插装在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中的定位柱,定位柱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以保证定位柱插装进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后对夹板和插板实施可靠定位和可靠电连接。定位柱的插入段设置成端部较细的圆锥柱,这样可以为定位柱插入外定位孔起到导向作用,也方便了工人的操作。定位柱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进行定位。圆锥柱上设有圆锥孔,圆锥孔内插装有R形线夹,定位柱另一端通过R形线夹进行定位,保证了定位销的定位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为圆形孔,定位柱与限位块衔接部固设有圆锥环,圆锥环靠近内定位孔的一端外径小于内定位孔直径,圆锥环另一端外径大于内定位孔直径。

在本专利中,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都是圆形孔,定位柱也是与外定位孔对应的圆柱,这样可以无须对正定位柱和外定位孔的形状就能直接完成定位柱的插装,非常方便。在定位柱和限位块的衔接部设置圆锥环后,在定位柱按照限位块朝上圆锥柱朝下方向插入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时,圆锥环可以起到封堵外定位孔的作用。因为圆锥环靠近内定位孔的一端外径比外定位孔内径稍小,因此圆锥环该端部可以插装进外定位孔内。而圆锥环另一端外径大于内定位孔直径,因此圆锥环另一端就只能留在外定位孔外部。这样,圆锥环中部就能与相邻的外定位孔完全卡紧在一起,起到了密封外定位孔的作用,有效避免灰尘和酸雨进入外定位孔,保证了电连接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新型液压耐张线夹,结构合理,连接快速、金具接触面积大,连接电阻更小,且具有防污功能,能够防止沙尘进入金具接触面,减少酸雨存续时间,能有效减缓金具接触面腐蚀、老化程度,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延长维护周期。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专利的半剖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板和夹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装置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定位装置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采用双螺母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的三维装配图;

图8为图7尚未拧紧螺母的三维装配图;

图9为插槽和内斜面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新型液压耐张线夹包括管体1,管体1一端插装有钢锚2,管体1外周通过固定套3固接有竖直向下设置的引流螺柱4,引流螺柱下端面为相对引流螺柱轴向倾斜设置的斜面01,引流螺柱4末端固设有竖向设置的插板5,所述插板5为轮廓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金属板,插板5包括与斜面01对应固接的上端面、面向下方的下端面02、面积最大的前板面03和后板面04、与引流螺柱4弧形外壁对应相连且向下延伸设置的左弧面05和右弧面06六个板面,左弧面和右弧面为与引流螺柱外周面相对应的圆弧面,左弧面和右弧面上设有与引流螺柱相对应的外螺纹10,前板面竖直设置,后板面倾斜设置,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上部宽下部窄,下端面与斜面平行设置,还包括引流管6,引流管6端部间隔固设有两个夹板7,两夹板7之间设有与插板5完全紧密插装配合的V形插槽8,插槽的槽底面为能与下端面02贴紧配合的内斜面07,两夹板的上顶面为能与斜面贴紧配合的倾斜面,两夹板7和插板5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一起,引流螺柱4上螺接有螺母9,夹板7和插板5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螺母9对应的外螺纹10。

本新型液压耐张线夹主要包括插装配合的插板和夹板以及螺接在插板和夹板外的螺母。其中,插板固定在引流螺柱末端,引流螺柱另一端与管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插板通过引流螺柱与管体构成电连接关系,也即与导线构成电连接关系。夹板固定安装在引流管端部,引流管是与输出导线或输入导线电连接的金属管,因此夹板通过引流管与输入导线或输出导线构成电连接关系。显然,当插板和夹板接触后,导线便通过管体、插板、夹板和引流管与输入(输出)导线构成电连接,操作非常简单。在本专利中,夹板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夹板是一个金属平板,两夹板间隔固定安装在引流管末端。因为两夹板间隔设置,因此在两夹板之间形成一个插槽,该插槽的宽度与插板厚度一致。当插板插入插槽时,夹板内侧壁将与插板两侧壁紧紧贴合在一起。因此,在本专利中插板与夹板的接触是面与面的接触,而且是两套面面接触结构。比起只具有一套面面接触结构的传统液压耐张线夹而言,本专利具有更大的接触面、更小的接触电阻,这样本专利产生的热量就更少,输电线路损耗也就更小。在本专利中,在插板和夹板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对插板和夹板的插装链接进行定位,使两者插装后固定在一起而不能滑脱,这样也就在机械结构上将引流管和引流螺柱固接在一起,也即将引流管和管体固接在一起。定位装置的第二的作用,是增强插板和夹板的连接强度,使插板和夹板的接触更可靠,也即增强两者的电连接关系,使插板和夹板的电连接更可靠。在本专利中,引流螺柱上螺接有螺母,螺母可以沿引流螺柱自由转动。夹板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插板与插槽两端对应的外壁上也设有外螺纹,当插板与夹板完全插装在一起时,插板上的外螺纹和夹板端部上的外螺纹将构成一组完整的、连贯的外螺纹。为方便叙述,将插板和夹板完全插合在一起的装配关系称为组合状态或插装状态,将该组合后的外螺纹称为组合外螺纹。在本专利中,组合外螺纹与螺母对应螺接配合。显然,在组合状态下,螺母可以从引流螺柱逐渐旋进到组合外螺纹上,这样具有以下好处:一、能通过螺纹配合增强插板和夹板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降低供电线路损耗;二、使插板和夹板具有双重连接结构,即定位装置的固定连接、螺母的螺纹连接,大大增强了插板和夹板的机械连接强度,也即大大增强了引流管和管体的连接强度;三、螺母能够起到从外部保护插板和夹板的作用,避免沙尘进入夹板和插板间隙,这样就缩短了酸雨在夹板和插板接触面的停留时间,也就避免了插板和夹板接触面被腐蚀、氧化的程度,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延长维护周期。

在本专利中,引流螺柱下端面为斜面,该斜面是相对引流螺柱轴向倾斜设置的也即,斜面与引流螺柱轴向既不垂直也不平行。引流螺柱末端也即前述斜面上固设有竖向设置的插板,所述插板为金属板以实现电连接。插板是一个轮廓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板状结构,因此插板一共有前、后、左、右、上、下6个板面。为方便叙述,将上述6个板面设定为与斜面对应固接的上端面、面向下方的下端面、面积最大的前板面和后板面、与引流螺柱弧形外壁对应相连且向下延伸设置的左弧面和右弧面。在上述6个板面中,只有左弧面和右弧面为圆弧面,且其圆弧面与引流螺柱外周面自然衔接过渡,位于同轴的圆周轨迹上。在本专利中,引流螺柱、左弧面和右弧面上设有与螺母相配合的连贯的外螺纹,因此,螺母可以从引流螺柱顺利旋动到左弧面和右弧面上。在本专利中,前板面竖直设置,后板面倾斜设置,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上部宽下部窄,也即呈V形或楔形设置。在本专利中,前述两夹板为非对称结构,也即,一个夹板内侧壁与前板面一样是竖直设置的,另一个夹板内侧壁与后板面一样角度的倾斜设置。这样,两夹板之间就形成一个V形插槽,且该插槽正好与插板完全紧密插装配合。在本专利中,下端面与斜面平行设置,插槽的槽底面也是一个倾斜的侧面,其倾斜角度和方向与插板下端面完全一致,因此槽底面能与下端面贴紧配合在一起。在本专利中,两夹板的上顶面也是一个倾斜面,且其倾斜角度、方向、面积与斜面完全一致,三者可以贴紧配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插板和夹板之间定位装置的定位作用下,插板将插紧在插槽内,此时,插板的前板面、后板面、下端面都与插槽的对应面贴紧在一起,插板的左弧面和右弧面也通过螺母的内螺纹与夹板外周面外螺纹贴紧在一起,且夹板的上顶面也与斜面对应贴紧在一起。因此,本专利中不但相关连接板面数量多,而且斜面、下端面、槽底面和上顶面都是比垂直对接面面积较大的倾斜面,左弧面和右弧面是比传统平面更大的圆弧面,左弧面和右弧面更是通过表面积更大的外螺纹来实现与螺母的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电阻,使电连接更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两夹板上的外定位孔11,外定位孔靠近引流管一侧设置,插板靠近引流管的一段上设有与外定位孔对应的内定位孔12,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内插装有定位销13。在本专利中,定位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夹板上的外定位孔、设置在插板上的内定位孔,以及插装在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内的定位销。为方便叙述,将夹板沿其插装插板的方向分为两段,即靠近引流管的一段和远离引流管的一端,并将靠近引流管的一段称为内段,将远离引流管的一段称为外段。在本定位装置中,外定位孔即设置在夹板靠近引流管的一段上,也即设置在内段上。所述外螺纹即设置在夹板外段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螺母向引流管方向旋进设定一个限位点,使螺母拧紧到夹板中部即止。这样设置还能使螺母能够与夹板和插板拧紧在一起,保障了三者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方便叙述,将螺母拧紧在夹板和插板上的状态称为拧紧状态。在本定位装置中,定位销插装在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中,定位销不但在轴向上起到了对插板和夹板固定连接的作用,定位销还通过自身和孔壁的接触而使插板和夹板构成电连接,起到了辅助增强夹板和插板电连接的作用。

在实际生产时,定位装置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两夹板7上的外定位孔11,外定位孔靠近引流管一侧设置,插板靠近引流管6的一段上设有与外定位孔对应的内定位孔12,插板5插入插槽时,内定位孔的最远部比外定位孔的最远部距离引流螺柱更近,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内插装有拉紧螺栓08,拉紧螺栓包括比外定位孔大的固定六角块09,固定六角块下端固设有上端粗下端细且能插入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的锥形柱010,锥形柱下端固接有向下延伸的螺纹柱011,螺纹柱上螺接有拉紧螺母012。

本定位装置与前述定位装置的相同之处再次不再细述,不同之一处在于,在本定位装置中,在插装状态时,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并不是轴向对齐的。在本专利中,插板插入插槽时,内定位孔距离引流螺柱最远的部分(孔壁)比外定位孔距离引流螺柱最远的部分(孔壁)距离引流螺柱更近,也就是说,在插装状态时,内定位孔和定位孔在轴向上是错位的。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内插装有拉紧螺栓,拉紧螺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接在一起的固定六角块、锥形柱和螺纹柱。其中,固定六角块的横截面积要比外定位孔大,这样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发生滑脱现象。锥形柱是上粗下细设置的,也即粗短与固定六角块下端固接在一起,细端与螺纹柱上端固接在一起。无论是锥形柱还是螺纹柱,皆能插入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内。因为在插装状态时,内定位孔的最远部比外定位孔的最远部距离引流螺柱更近,因此锥形柱在插入内定位孔后,会与内定位孔的最远部相接触。当拧紧螺纹柱上的拉紧螺母时,锥形柱的粗段会进一步插入内定位孔中,此时锥形柱会对内定位孔的最远部实施挤压,同时将插板将插槽内拉动,这样就起到了使插装状态下各个接触面更加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作用,从根本上保证了本专利电连接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发热现象,提高了长期工作稳定性。

所述引流螺柱、插板、夹板、引流管和螺母由相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制成。将引流螺柱、插板、夹板、引流管和螺母由相同材质的金属制成,可以保证前述各部件在受外界环境影响时,冷热膨胀系数相同,这样也就能保证在不同环境下本专利的工作特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在本专利中,所述螺母的为依次螺接在引流螺柱上的两个。将螺母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可以增强与插板和夹板的螺接效果。为方便叙述,将靠近引流管的螺母称为外螺母,将远离引流管的螺母称为内螺母。在拧紧状态下,外螺母不但靠近引流管的一端受到外螺纹端部的定位限制,外螺母远离引流管的一端还会受到拧紧的内螺母的定位限制,因此外螺母只能牢牢固定套装在插板和夹板上,有效保证了夹板、插板和外螺母固定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包括与内定位孔、外定位孔插装配合的定位柱14,定位柱一端固设有限位块15,定位柱另一端为端部较细的圆锥柱16,圆锥柱上设有横向贯通的圆锥孔17,圆锥孔内插装有R形线夹18。本定位销的主体结构是插装在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中的定位柱,定位柱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以保证定位柱插装进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后对夹板和插板实施可靠定位和可靠电连接。定位柱的插入段设置成端部较细的圆锥柱,这样可以为定位柱插入外定位孔起到导向作用,也方便了工人的操作。定位柱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进行定位。圆锥柱上设有圆锥孔,圆锥孔内插装有R形线夹,定位柱另一端通过R形线夹进行定位,保证了定位销的定位可靠性和稳定性。

所述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为圆形孔,定位柱与限位块衔接部固设有圆锥环19,圆锥环靠近内定位孔的一端外径小于内定位孔直径,圆锥环另一端外径大于内定位孔直径。在本专利中,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都是圆形孔,定位柱也是与外定位孔对应的圆柱,这样可以无须对正定位柱和外定位孔的形状就能直接完成定位柱的插装,非常方便。在定位柱和限位块的衔接部设置圆锥环后,在定位柱按照限位块朝上圆锥柱朝下方向插入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时,圆锥环可以起到封堵外定位孔的作用。因为圆锥环靠近内定位孔的一端外径比外定位孔内径稍小,因此圆锥环该端部可以插装进外定位孔内。而圆锥环另一端外径大于内定位孔直径,因此圆锥环另一端就只能留在外定位孔外部。这样,圆锥环中部就能与相邻的外定位孔完全卡紧在一起,起到了密封外定位孔的作用,有效避免灰尘和酸雨进入外定位孔,保证了电连接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