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151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信息如下:

申请日:2012年11月20日

申请号:201280069368.2

发明名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详细而言涉及对收纳于框体内的充放电用的接触(contact)单元和收纳盒(magazine)的搭载构造加以改良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近来,形成为板状的二次电池利用于以电动汽车为主的很多的技术领域,该二次电池为一组薄片状的电极端子从扁平的壳体单方向地突出的构造。

并且,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这种二次电池相对应的充放电装置的夹紧机构,现在,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中安装有使用了这种夹紧机构的充放电用的接触单元。

该充放电装置成为如下构造,即,并排收纳有多个二次电池的收纳盒和上述接触单元收纳于框体内,并且在另一个框体内收纳有充放电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等的构造,按各充放电装置使这些框体邻接并多级搭载于机架上。

另外,并排收纳在收纳盒中的多个二次电池为如下结构,即,各个电极端子与接触单元的夹紧机构对置而配置,接触单元使用螺栓等而被固定于框体内,收纳盒是用起重机能够搬送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39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伴随着二次电池的量产,将使用很多充放电装置,为了维持功能,需要定期进行充放电装置的维护。

在此情况下,如此前所述,收纳盒用起重机来搬送,但对于接触单元,需要由作业者按各充放电装置从框体内取出接触单元进行适当维护。

但是,接触单元是重物,另外,充放电装置也被配置于机架的高处,因此,实际情况是,在从高处的充放电装置取出接触单元时,作业者利用梯凳等卸下螺栓固定于框体的接触单元,在将其放到下方进行部件替换后,将接触单元送回原处并螺栓固定于框体内。

其结果是,希望对在高处进行接触单元的装拆作业等的安全性进行改善,另外由于该工时较多,所以希望进行操作性的改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对收纳于框体内的接触单元和收纳盒的搭载构造加以改良,并对接触单元的装拆时的安全性和操作性进行了改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该目的,技术方案1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搭载于机架上的框体内的底部安装有滑动机构,能够经由上述滑动机构将安装有接触单元的接触台(stage)向框体的内外搬送,该接触单元具备二次电池的夹紧机构,并且能够经由上述滑动机构将收纳盒向框体的内外搬送。该收纳盒使电极端子与上述夹紧机构对置且并排收纳有多个二次电池。

并且,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中,在上述框体内,设置有锁定接触台的锁定机构,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中,在上述接触台上设有对上述收纳盒进行搬送的起重机的臂能够进行卡止的钩挂部,能够经由该钩挂部,通过起重机向框体的内外搬送接触单元。

另外,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中,在上述框体内设有挡块机构,该挡块机构对收纳盒进行锁定,并且对上述锁定机构解除后的接触台沿着滑动机构的滑动进行限制,该挡块机构利用向上述钩挂部方向移动的起重机的臂来解除对于接触台的滑动限制,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中,具备联锁机构,该联锁机构对接触单元的向上述框体内的安装进行检测。

进而,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中,在上述框体内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基于上述锁定机构的解除,经由滑动机构使接触台滑动,技术方案7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中,在上述接触单元的背面侧安装有该接触单元的电源线、信号线、空气管道的连接器组,并且与该各连接器组相对应地在框体的背面侧安装有连接器组。

并且,技术方案8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装置中,具备摄像机,该摄像机对上述接触单元的夹紧机构的夹紧部的弯曲和变色进行图像提取。

发明的效果

通过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将接触单元固定连接在接触台上,不仅收纳盒,经由滑动机构还可通过接触台将接触单元收纳在框体中,另外,设为能够从框体搬出,所以与以往相比,操作性提高。

另外,通过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由于在框体内设有锁定接触台的锁定机构,因此在框体内接触台不会不经意地偏离,根据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能够使用搬送了收纳盒的起重机经由接触台进行向框体收纳接触单元、从框体搬出接触单元,所以作业者从高处的机架上的充放电装置取出并拆下接触单元的作业变得不再需要,与以往相比,接触单元的装拆时的安全性和操作性显著提高。

另外,通过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能够防止接触台(接触单元)的不经意的向框体外脱落,通过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通过具备联锁机构,具有能够确保充放电装置的充放电的安全的优点。

进而,通过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在锁定机构的解除后,通过驱动机构自动地向框体的前方搬送接触台,因此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通过技术方案7涉及的发明,通过向框体内插入/安装接触单元、从框体取出接触单元,接触单元侧的连接器组和框体侧的连接器组的装拆能够瞬时完成,因此作业者将连接器连接在接触单元的作业变得不再需要,操作性变得更良好。

并且,通过技术方案8涉及的发明,通过具备对接触单元的夹紧部的弯曲和变色进行图像提取的摄像机,具有能够正确地把握接触单元的维护时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放电装置的机架的前侧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机架的后侧整体立体图。

图3是配置于框体内的收纳盒和接触单元的前侧整体立体图。

图4是收纳盒搬出后的框体内的接触单元的前侧整体立体图。

图5是接触单元的搬送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收纳盒的前侧整体立体图。

图7是收纳盒的后侧整体立体图。

图8是收纳有收纳盒和接触单元的框体的前侧整体立体图。

图9是框体的后侧整体立体图。

图10是接触单元的搬送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接触单元的搬送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框架和接触单元的前侧整体立体图。

图13是框架和接触单元的后侧整体立体图。

图14是接触台的前侧整体立体图。

图15是收纳有收纳盒和接触单元的框体的前侧整体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a部放大图。

图17是安装了技术方案6的滑动机构的一实施方式的框架和接触单元的前侧整体立体图。

图18是对滑动机构的拉伸状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9是将图18的加强构件卸下后的b部放大图。

图20是安装了技术方案7的连接器的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的前侧整体立体图。

图21是安装了技术方案7的连接器的一实施方式的接触单元的后侧整体立体图。

图22是堆装起重机和机架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机架;5充放电装置;7二次电池;9收纳盒;11、13电极端子;15、17夹紧机构;19接触单元;21、23、27、29框体;25充电装置;31框架;39底板;41、59风扇;43背面板;47连接器组;53轨道构件;65、71支撑槽;75开口部;81、85凹部;89定位销;91定位孔;93接触台;95卡止孔;97、99托架;101锁定机构;103杆;105锁定片;107引导片;109引导板;111卡止块;113位置传感器;115安装托架;117、139气缸;119、121金属板;123辊;123臂通路;129转动片;131卡合销;133长孔;135挡块;141活塞杆;143块件;145卡合凸部;147活塞杆插通路;149块件引导体;151倾斜部;153、155、157、161、163、165连接器组;159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搭载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放电装置的机架的前侧立体图,图2表示机架的后侧立体图,机架1通过多根钢制的支柱3组装为多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三级),在各级中搭载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放电装置5。

如图1至图7所示,充放电装置5包括:收纳盒9,在纵向并排收纳了多个二次电池7;框体21,收纳充放电用的接触单元19,该充放电用的接触单元19具备二次电池7的电极端子11、13的夹紧机构15、17;以及另一个框体23,收纳充放电装置5的电源、控制装置等,在图1及图2中,朝向机架1的正面,在右侧的各级的中央上下两级地搭载有框体21。并且,与各框体21的一方电连接的两个框体23配置于框体21的左右并电连接,在机架1的各级搭载有两个充放电装置5。

此外,如图1所示,朝向机架1的正面在左侧的各级,上下两级地搭载有框体27,该框体27收纳充电装置25的接触单元等,在其右侧配置有收纳电源等的另一个框体29。并且,与上述框体21同样地,框体27内也是除了收纳有接触单元以外还收纳有并排收纳有多个二次电池的收纳盒,充电装置25的框体27是与充放电装置5的框体21相同的构造。因此,本发明的充放电装置中包含充电装置。另外,下级的框体21、27和框体23、29用螺丝紧固于机架1,上级的框体21、27用螺丝紧固于下级的框体21、27。

在图3至图5中,31是以铝制的多根支柱33和在前后方向上配置的左右一对的中空的截面正方形状的支柱34形成的长方体形状的框架,如图8及图9所示,在其上部、左右侧部、底部用螺丝紧固有顶板35、侧板37、底板39而形成了框体21。此外,图3至图5省略了支柱33的一部分。

如图8所示,框体21的正面侧为了搬送收纳盒9、接触单元19而开口。另一方面,如图9至11所示,框体21的背面侧,在上部横向地连续设置有五个风扇41的背面板43经由多个铰链45安装成能够向箭头方向进行展开。并且,在背面板43的下部中央,设置有切口49,该切口49使在接触单元19的背面侧安装的连接器组47露出到外部。此外,在图9至图11中,51是在将背面板43向箭头方向展开时使用的把手,把手51安装于背面板43的左右。

另一方面,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框体21的底板39上,安装有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包括左右一对的截面矩形状的不锈钢制的轨道构件53,两轨道构件53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在框体21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另外,在两轨道构件53间的大致中央和后部侧,截面矩形状的加强构件55和平板状的加强构件57分别架设于与轨道构件53的上表面相同的面上。并且,在两轨道构件53间的前部,装入了四串风扇59的加强构件61架设于与轨道构件53的上表面相同的面上。并且,如图3所示,在两轨道构件53上,收纳盒9和接触单元19配置为能够向框体21的内外进行搬送。

如图6及图7所示,收纳盒9是形成为箱状的树脂的塑型品,上部开口,虽未图示但在底部设置有供来自上述风扇59的冷却风流入的冷却风流入口。并且,底部成为收纳盒9沿着上述轨道构件53能够滑动的平滑的构造。

如图6所示,在收纳盒9的背面侧的内周,沿着该背面设置有厚壁的支撑部63。并且,在支撑部63的中央区域,并排且在纵向上设有多个支撑槽65,该支撑槽65由能够将多个二次电池7收纳于一处的程度的少许的间隔而构成,划分形成支撑槽65的隔壁的顶部67为了容易向支撑槽65内收纳二次电池7而成为前细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收纳盒9的正面侧的内周,也沿着收纳盒9的正面设置有厚壁的支撑部69。并且,支撑部69的中央区域遍及底部而形成为侧面大致倒l字状,在该部位上与上述支撑槽65相对应地在纵向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槽71,划分各支撑槽71的隔壁的顶部73也成为前细形状。二次电池7的前后由这些支撑槽63、71来支撑,在用支撑槽63、71来支撑前后的二次电池7之间,从上述冷却风流入口流入的风扇59的冷却风从下方向上方流下。

并且,在收纳盒9的正面侧中央形成有开口部75,并排收纳于上述支撑槽65、71的二次电池7的电极端子11、13从该开口部75露出到外部。

另外,在收纳盒9的左右侧面的下部,通过纵横向上突出设置的肋77、79而在前后方向上并排设置有三个凹部81、83、85,前后两处凹部81、85与后述的起重机的推挽式臂(以下,称为“臂”)的前端的卡止爪相卡止,收纳盒9经由上述轨道构件53向框体21的内外被搬送。

并且,在上述开口部75的左右形成有凹部87,在该凹部87的底部,遍及收纳盒9的前后方向而突出设置有凸部88。并且,在形成为与收纳盒9的外周相同面的该凸部88的正面,设置有定位孔91,该定位孔91供后述的在接触单元19侧安装的定位销89插入。

图14示出了安装接触单元19的接触台,接触台93俯视呈矩形状,为了谋求轻量化,成为在内部配有铝板并用不锈钢围绕其外周的构造。另外,在接触台93的底部,粘贴有树脂构件,以便接触台93能够在上述轨道构件53上顺畅地滑动。

并且,如图示那样,在接触台93上的四角,安装有高度高的托架(钩挂部)97、99,在该托架(钩挂部)97、99上,向侧方开有起重机的臂能够卡止的卡止孔95,左右的卡止孔95与臂前端的卡止爪卡止,安装有接触单元19的接触台93经由轨道构件53向框体21的内外搬送。此外,卡止孔95与上述凹部81、85为相同形状、相同尺寸。另外,在接触台95的左右中央的上表面,安装有锁定机构101的杆103,该锁定机构101将接触台95锁定在轨道构件53上。

如图11及图14所示,杆103以大致90°的角度且以向箭头方向转动自如的方式枢接(对应日语:軸着)于接触台95。并且,在杆103的下部,设有向与杆103相反的方向突出的锁定片105。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框架31的左右的支柱34上,安装有引导板109,该引导板109是对收纳盒9、接触台95的滑动进行引导的引导片107进行了弯折而成的。并且,在引导板109上,与上述杆103相对应地固定连接有卡止块111,在如图11那样对杆103进行操作而使锁定片105与卡止块111卡止时,接触台93被锁定于轨道构件53上。

并且,如图5及图11所示,在卡止块111的附近,对接触单元19向框体21内的安装进行检测的作为安全仪表化的联锁机构的位置传感器113安装于引导板109,如上所述,在通过杆103的操作而使锁定片105与卡止块111卡止时,锁定片105对位置传感器113进行打开操作,并将该信号送出至框体23内的控制装置。此外,虽未图示,但在接触单元19的背面侧的连接器组47上,在从框体23侧起的软线上连接有连接器,接触单元19、上述位置传感器113等与框体23侧电连接。

并且,如图14所示,在接触台93的前侧上表面,安装有截面大致曲柄形状的安装托架115,如图3至图5、图10至图13、图15所示,经由该安装托架115,接触单元19被螺栓固定于接触台93上。

如图4、图12及图15所示,接触单元19中,上下安装有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夹紧机构同样构造的夹紧机构15、17。夹紧机构15、17的夹紧部以磷青铜等具有弹簧性的两片一组的窄长状的金属板119、121构成,各金属板119、121上,经由连接器组47和软线(未图示)连接有框体23内的电源。并且,各金属板119、121的每个金属板上配置有一对辊123,在各对辊123间插通有各对金属板119、121。

另外,如图15所示,在接触台93的前侧上部,固定连接有向前方突出的定位销89,当在框体21内收纳配置有收纳盒9且在框体21内接触单元19经由接触台93收纳配置于规定的位置时,定位销89插入到收纳盒9侧的定位孔91从而收纳盒9被定位,由此,各二次电池7的电极端子11、13在夹紧机构15、17的各金属板119、121之间对置配置。

并且,在接触单元19内安装的气缸117被驱动而活塞杆向前方伸长时,各对辊123向前方移动,而将以俯视大致v字状张开的金属板119、121关闭,金属板119、121这样被关闭后,各金属板119、121夹紧(夹持)电极端子11、13,接触单元19(夹紧机构15、17)和二次电池7(电极端子11、13)被机械地连接。

图16是图15的a部放大图,图16示出了技术方案4的挡块机构的一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在左右的轨道构件53的外侧,沿着轨道构件53并空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插拔起重机的臂的空间而设置有臂通路125。并且,在轨道构件53的前侧的外侧面安装的托架127上,枢接有以通过弹簧(未图示)而向图中箭头a方向立起的方式被弹簧施力的侧面大致l字状的转动片129的下端,在转动片12的上端安装有卡合销131。

并且,在上述托架127上,枢接有挡块135的后端侧,该挡块135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供上述卡合销131能够滑动地卡合的长孔133,在挡块133的前端向上方突出设置有棘轮状的挡块爪137。并且,如图所示,向箭头a方向被弹簧施力而立起的转动片129的卡合销131卡合于挡块爪137侧的长孔133的一端侧时,挡块135在转动片129的作用下转动到水平状态,前端的挡块爪137与轨道构件53相比突出至更上方。

而且,虽未图示,但该状态下,挡块爪137卡止于在轨道构件53上的正规的位置配置的收纳盒9的左右的背面侧下部的外周,在左右将收纳盒9锁定。

然后,在为了将收纳盒9向框体21外搬出而起重机的臂被插入到臂通路125时,该臂克服弹簧的弹簧力而使转动片129向箭头b方向转动,在转动片129这样向箭头b方向转动时,挡块135经由卡合销131而向下方转动从而挡块爪137向下方移动,因此由挡块爪137进行的收纳盒9的锁定被解除,收纳盒9变得能够输入搬出。

之后,臂的前端的卡止爪卡止于收纳盒9的凹部81(或凹部85),收纳盒9由于臂的收缩而沿着轨道构件53向框体21的外方搬出,但在从臂通路125拔出使转动片129向箭头b方向转动的臂时,转动片129在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地向箭头a方向转动并立起。其结果是,挡块爪137突出到轨道构件53上,因此即使之后例如锁定机构101被解除而接触台93沿着轨道构件53移动,挡块爪137也对接触台93的移动进行限制,而防止接触台93(接触单元19)向框体21外脱落。

图22示出了作为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用的起重机的一例的堆装起重机。堆装起重机167在移动空间169走行移动而能够搬送收纳盒9、接触单元19,该移动空间169在机架1的前方形成,通过堆装起重机167将用出入库传送带171搬送到出入库位置的收纳盒9等搬送到机架1的各收纳部的框体21,另外,从各框体21将收纳盒9等搬送到出入库传送带171的出入库位置。

如图所示,堆装起重机167构成为具备:能够沿着走行轨道173走行的走行台车175、沿着立设于走行台车175的支柱177升降自如的升降台179、以及装备于升降台179上的移载装置181,通过走行台车175的走行、升降台179的升降、移载装置181的移载动作来搬送收纳盒9等。

移载装置181包括:一对搬送传送带183,相对于机架1而沿着退出方向来载置搬送收纳盒9等;一对可动部185,分开地配置于两搬送传送带183的横幅方向的两侧,且彼此接近分离移动自如;以及一对物品保持体187,以沿着该可动部185的退出方向退出移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撑。并且,构成为通过使一对可动部185远近移动从而一对物品保持体187互相远近移动,在物品保持体187的前端设置有卡止爪。

堆装起重机167如上所述而构成,能够使用这种堆装起重机167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起重机,起重机的臂相当于上述物品保持体187,臂的卡止爪相当于物品保持体187的卡止爪。

对收纳于框体21内的接触单元19和收纳盒9的搭载构造加以改良后的本实施方式的充放电装置25如上所述而构成,接下来,将接触单元19和收纳盒9收纳到固定于机架1的框体21的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起重机和安装于起重机的搬送传送带,首先如图12所示那样,将接触单元19搬送到框体21的正面。接触单元19预先固定连接于接触台93。并且,在将起重机的臂的卡止爪与接触台93的左右的托架97或者托架99的卡止孔95卡止之后,将臂插入臂通路125内,使臂伸长而如图5那样在左右的轨道构件53上搭载接触台93(接触单元19)。

之后,进一步使臂伸长,而如图3那样将接触台93(接触单元19)推入。此时,左右的引导片107将接触台93朝向后方引导,另外如图16所示那样臂使转动片129向箭头b方向转动,因此挡块135向下方转动从而挡块爪137向下方移动。

然后,在接触台93(接触单元19)被配置于规定的位置的地方使臂停止,作业者将被安装于来自框体23侧的软线的连接器连接在接触单元19的背面侧的连接器组47上,使接触单元19、位置传感器113等与框体23侧电连接。然后,如果如图4、图11那样对杆103进行操作而使锁定片105卡止于卡止块111,则接触台93被锁定在轨道构件53上。另外,此时,锁定片105对联锁机构的位置传感器113进行开启操作,该信号被送至框体23内的控制装置,因此控制装置对接触单元19正确地收纳于框体21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识别。

之后,如果使臂的卡止爪从卡止孔95脱离而将臂从框体21内拔出,则转动片129借助弹簧的弹簧力而自动转动并立起,伴随于此,挡块爪137向轨道构件53上突出,防止接触台93不经意地向框体21外脱落。

接下来,通过同样的操作将收纳盒9搬送到框体21的正面,在使臂的卡止爪与收纳盒9的左右的凹部81或者凹部85卡止之后,将臂插入臂通路125内,并使臂伸长而使收纳盒9搭载于左右的轨道构件53上。

之后,进一步使臂伸长,并如图4那样将收纳盒9推入到规定的位置为止。此时,左右的引导片107将收纳盒9朝向后方引导,另外,臂使转动片129转动,因此挡块135向下方转动从而挡块爪137向下方移动。

然后,接触台93侧的定位销89插入收纳盒9的定位孔91中而在收纳盒9被定位之处使臂停止,则各二次电池7的电极端子11、13被对置配置于夹紧机构15、17的各金属板119、121之间。之后,如果将臂从框体21内拔出,则转动片129借助弹簧的弹簧力而自动转动并立起,由此挡块爪137向轨道构件53上突出而锁定收纳盒9。这样,向框体21内收纳接触单元19和收纳盒9结束。

以后,驱动气缸117而使活塞杆向前方伸长,则各对辊123向前方移动,将俯视大致v字状地张开的金属板119、121关闭,因此各金属板119、121夹紧电极端子11、13,接触单元19(夹紧机构15、17)和二次电池7(电极端子11、13)被机械地连接。之后,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进行对二次电池7的充放电。

接下来,对在进行接触单元19的维护时将收纳盒9和接触单元19搬出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解除夹紧机构15、17对二次电池7的夹紧,从接触单元19的背面侧的连接器组47卸下软线,将起重机的臂插入臂通路125中并使臂的卡止爪与凹部81或凹部85卡止。

这样供使臂的卡止爪卡止的凹部81和凹部85设于收纳盒9的前后的理由是,例如使臂较长地伸长而将卡止爪卡止在后部侧的凹部85上,则能够一口气将收纳盒9拔出,另外,在使臂较短地伸长而将卡止爪卡止在前部侧的凹部81并将收纳盒9拔出一半的程度之后,也能够进一步将卡止爪卡止在凹部85侧而将收纳盒9拔出,在收纳的时候也能够选择这二种方法。同样地,在向框体21内收纳接触单元19、或者从框体21搬出接触单元19时,使用托架97、99也能够选择这二种2收纳、搬出方法。

并且,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将臂插入臂通路125,臂使转动片129转动而挡块135向下方转动,挡块爪137对收纳盒9的锁定被解除。之后,一边夹持着收纳盒9一边从臂通路125拉出臂,并经由搬送传送带用起重机来搬送收纳盒9。

接下来,对锁定机构101的杆103进行操作而解除接触台93的锁定,并将起重机的臂插入臂通路125而使臂的卡止爪与托架97或托架99的卡止孔95卡止。此外,如此前所述,此时也是,臂使转动片129转动而挡块135向下方转动。另外,在通过臂将接触台93(接触单元19)搬出时,也可以如图11那样将背面板43打开,并预先用手沿着轨道构件53在某程度上将接触台93(接触单元19)向前方推出。

这样一边用臂夹持着接触台93一边缓缓地拔出臂,沿着轨道构件53从框体21搬出接触台93(接触单元19),经由搬送传送带用起重机将接触台93(接触单元19)搬送到规定的场所,进行接触单元19的维护。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在以往仅搬送收纳盒的起重机,经由接触台93来进行向框体21中收纳接触单元19、从框体21中搬出接触单元19,所以作业者不需要进行从高处的机架上的充放电装置取出并拆下接触单元的作业,与以往相比,接触单元19的装拆时的安全性和操作性显著提高。

另外,在框体21内设有对接触台93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101,因此在框体21内接触台93(接触单元19)不会不经意地偏离,并且安装了对接触单元19的安装进行检测的联锁机构的位置传感器113,因此充放电装置的充放电的安全得以确保。

另外,如图16所示对收纳盒9进行锁定并且设有对接触台93的沿着轨道构件53的滑动进行限制的挡块135,因此具有能够防止接触台93(接触单元19)的不经意地向框体21外脱落的优点。

图17至图19示出了技术方案6的驱动机构的一实施方式,在图18中,139是沿着左右的轨道构件53而安装于加强构件57的气缸,如图19所示,在活塞杆141的前端安装有块件143,在块件143的上部在横向上突出设置有卡合凸部145。

卡合凸部145与在接触单元19的前侧底部所设的卡合凹部(未图示)卡合,并伴随着活塞杆141的伸长/缩短,而使接触台93沿着轨道构件53前后动。另外,基于将上述锁定机构101解除时的上述位置传感器113的断开(off)信号,控制装置隔开几个时延(time-lag)而使活塞杆143伸长。

而且,在如图17所示那样活塞杆143缩短而接触台93在规定的位置被锁定机构101所锁定时,上述块件143将在加强构件55的中央形成的活塞杆插通路147闭塞,防止来自风扇59的冷却风漏出。

另外,如图所示,在底板39上,从上述活塞杆插通路147向着前方的加强构件61方向,沿着块件143的移动方向而安装有左右一对的块件引导体149。而且,在引导构件149的前端侧,设置有朝向斜下方倾斜的倾斜部151,在向前方搬送接触台93的同时块件143到达倾斜部151,块件143沿着该倾斜部151向下方移动而卡合凸部145与加强构件61的上表面成为同一面,活塞杆141稍微挠曲。

这样通过块件143向下方移动而卡合凸部145与加强构件61的上表面成为同一面,从而上述卡合凸部145与接触台93侧的卡合凹部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接触台93能够顺畅地向框体21外搬出。并且,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同一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它们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而构成,所以若作业者对杆103进行操作而将锁定机构101的锁定解除,则通过气缸139自动地将接触台93搬送到框体21的前方,因此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基于将锁定机构101解除时的位置传感器113的断开信号,由控制装置隔开几个时延使活塞杆141伸长,但也可以通过作业者的开关操作来驱动气缸139。

图20及图21示出了技术方案7的一实施方式,在如图13所示那样的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业者将安装于来自框体23侧的软线的连接器连接在接触单元19的背面侧的连接器组47上,而使接触单元19、位置传感器113等与框体23侧电连接,但本实施方式不需要该作业。

即,如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接触单元19的背面侧,安装有如电气快接端子的接触单元19的电源线的连接器组153、信号线的连接器组155、以及气缸117、149的空气管道(airline)的连接器组157,并且如图20所示那样在框体21的背面侧设有如背面布线板(backwireboard)的板159,在该板159上,与上述各连接器组153、155、157相对应地安装有连接器组161、163、165。

并且,特征在于,通过向框体21内插入/安装接触单元19、从框体21取出接触单元19,从而连接器组153与连接器组161、连接器组155与连接器组163、连接器组157与连接器组165的装拆能够同时完成。

并且,通过本实施方式,作业者将安装于来自框体23侧的软线的连接器连接在接触单元19的背面侧的连接器组47而使接触单元19、位置传感器113等与框体23侧电连接的作业变得不再需要,具有操作性进一步提高的优点。

另外,虽未图示,但如技术方案8的一实施方式那样,在框体内具备对接触单元19的夹紧机构15、17的金属板119、121(夹紧部)的弯曲和变色进行图像提取的摄像机并用控制装置对摄像机进行管理,由此具有能够正确地把握接触单元19的维护时期的优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那样在接触台93上的四角安装了卡止孔95向侧方开口的托架97、99,但也可以根据设计方案将托架97、99安装在接触台93的底面侧的四角。另外,托架97、99的形状、安装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