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874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起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总体涉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作为起重机的电马达的冷却系统,采用强制空气冷却系统,该强制空气冷却系统用于通过使用鼓风机、利用驱动操作下旋转的风扇等在电马达内循环空气来冷却电马达。然而,近年来,起重机的电马达性能的提升不断发展,电马达内的冷却性能已经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槽轮,绳索能够围绕所述槽轮缠绕;旋转地驱动所述槽轮的电马达,所述电马达包括:转子芯,所述转子芯连接至所述槽轮并且围绕中心轴线旋转;圆柱形定子芯,所述定子芯布置在所述转子芯的沿径向方向的外侧上;和框架,所述框架在所述转子芯的外周表面与所述框架之间形成通风空间并且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通过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所述通风空间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基部,所述基部支承所述槽轮和所述电马达;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构造成将气体从所述框架的内部排出到所述框架的外部,并且所述鼓风机布置在所述排气口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起重机的前部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II获得的横截面图;

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获得的横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马达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电马达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马达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马达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8是沿图7的线VIII-VIII获得的横截面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马达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和示出了从下方所见的位于框架的管的内周表面内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和示出了从上方所见的位于框架的管的内周表面内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电马达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电马达的局部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的起重机包括绳索能够围绕其缠绕的槽轮、旋转地驱动槽轮的电马达、和支撑槽轮和电马达的基部。电马达包括连接至槽轮并且围绕中心轴线旋转的转子芯、布置在转子芯的沿径向方向的外侧上的圆柱形定子芯、和与转子芯的外周表面一起形成通风空间并且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框架,通风空间的内部和外部通过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彼此连通。鼓风机布置在排气口中,所述鼓风机将空气从框架的内部排出到框架的外部。

在后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起重机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描述第一实施例的起重机1。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起重机的前部的局部横截面图。

如图1所示,起重机1包括:槽轮2,设置所述槽轮使得用于悬吊升降机轿厢等的绳索能够缠绕在所述槽轮周围;旋转地驱动槽轮2的电马达3;支撑槽轮2和电马达3的一对支承单元4和5;和支撑电马达3和支承单元4和5的基部6。轴承4a和5a分别布置在支承单元4和5上。

图2是沿图1的线II-II获得的横截面图。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获得的横截面图。

如图3所示,电马达3主要配备有转子10、定子20、框架30、进气口41、排气口42、鼓风机45和覆盖件50。

如图1所示,转子10围绕中心轴线O旋转。转子10包括连接至槽轮2的轴11,和固定至轴11的转子芯13。在后文说明中,沿中心轴线O延伸的方向被称为轴向方向,垂直于中心轴线O的方向被称为径向方向,围绕中心轴线O旋转的方向被称为圆周方向。

轴11布置成与中心轴线O同轴。轴11被支承单元4和5的轴承4a和5a可旋转地支撑。

转子芯13形成为圆柱形形状,其中沿轴向方向层叠有多个环形磁性钢板。轴11压配合至转子芯13内。

风扇15设置在转子芯13和覆盖件50之间。风扇15包括设置在转子芯13的两个轴向端面上的多个板状轮叶。轮叶设置成沿轴向方向直立。轮叶布置成使得其正面和背面沿圆周方向定向。此外,轮叶可以直接附接至转子芯13,也可以经由非磁性材料(例如,铝)制成的构件被附接。风扇15根据转子芯13的旋转而旋转。

定子20主要配备有定子芯21和定子线圈23。

定子芯21通过沿轴向方向层叠的多个环形磁性钢板而形成为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圆柱形形状。定子芯21布置在转子10的转子芯13的沿径向方向的外侧上。在定子芯21中,沿圆周方向以相等的间隔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定子槽(未示出)。定子线圈23布置在定子槽内。

如图2所示,框架30沿轴向方向看形成为环形形状,其由诸如钢这样的金属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框架30在整个圆周上从径向外侧环绕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在框架30和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通风空间R。框架30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管31、从管31的两个轴向端部径向向外突出的一对环形外凸缘33、和从管31的两个轴向端部径向向内突出的用于保持定子芯21的一对环形壁35。外凸缘33通过焊接等固定至管31。外凸缘33可以与管31一体地形成。

一对环形壁35设置成沿轴向方向彼此间隔开。所述一对环形壁35通过焊接等固定至管31的两个轴向端部。每个环形壁35的内周边与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上的端部接触。此外,环形壁35可以与管31一体地形成。

通风空间R形成为被管31、所述一对环形壁35、和定子芯21环绕,使得空气可以通过其中流通。通风空间R沿圆周方向连续。

如图2所示,一对进气口41(第一进气口41A和第二进气口41B)和一对排气口42(第一排气口42A和第二排气口42B)形成在管31中。进气口41和排气口42沿径向方向贯穿,使得通风空间R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第一进气口41A形成在从管31的沿竖直方向的下端部沿圆周方向偏移45度的位置处。第二进气口41B形成在从管31的沿竖直方向的下端部沿圆周方向偏移45度的位置处,并且设置在相对于管31的下端部与第一进气口41A的位置相对的位置处。

第一排气口42A形成在从管31的沿竖直方向的上端部沿圆周方向偏移45度的位置处。第二排气口42B形成在从管31的沿竖直方向的上端部沿圆周方向偏移45度的位置处,并且设置在相对于管31的上端部与第一排气口42A的位置相对的位置处。第一排气口42A设置在第一进气口41A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的相对侧上。第二排气口42B设置在第二进气口41B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的相对侧上。

鼓风机45分别设置在每个排气口42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鼓风机45是多叶片风扇(复叶扇)。鼓风机45通过每个排气口42将空气从通风空间R的内部(框架30的内部)朝通风空间R的外部(框架30的外部)排出。

支撑定子20的若干(本发明中10个)支撑肋39布置在通风空间R的内部。如图1所示,支撑肋39固定至管31的内周表面并且沿轴向方向延伸。支撑肋39与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接触。支撑肋39沿圆周方向看形成为对应于通风空间R的形状的矩形形状。在支撑肋39的径向内端部处,形成有沿圆周方向看沿径向方向从内部朝外部凹陷的切除部分39a。支撑肋39通过焊接等固定至管31。支撑肋39通过冷缩配合保持定子芯21。

覆盖件50连接至框架30,并且沿轴向方向从外部环绕定子芯21、转子芯13和框架30。覆盖件50包括:第一覆盖件51,相比比转子芯13,该第一覆盖件位于沿轴向方向更靠近支承单元4和5的位置处;和第二覆盖件52,该第二覆盖件位于支承单元4和5的沿轴向方向越过转子芯13的相对侧。第一覆盖件51形成为带底的圆筒形形状,并且布置成与中心轴线O同轴。第一覆盖件51的开口边缘连接至框架30的管31。在第一覆盖件51的底壁上,形成轴插入孔51a,该轴插入孔沿轴向方向贯穿并且与中心轴线O同轴。轴插入孔51a的内直径等于轴11的外直径。轴11通过轴插入孔51a插入。第二覆盖件52形成为带底的圆筒形形状,并且布置成与中心轴线O同轴。第二覆盖件52的开口边缘连接至框架30的管31。

在后文中,将描述第一实施例的起重机1的操作。

当驱动鼓风机45时,通过排气口42排出通风空间R中的空气。因此,通风空间R的内部的压力变成负压。当通风空间R的内部的压力变成负压时,空气通过进气口41从通风空间R的外部引入到通风空间R中。这样,如图2的箭头A1和A2所示,通过进气口41引入的空气能够沿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流通,并且能够从排气口42排出而不流出通风空间R外。

在根据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起重机1中,电马达3包括与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形成通风空间R的框架30,进气口41及排气口42形成在框架30处,通过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通风空间R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因此,可以通过利用鼓风机45将通风空间R的内部设定成具有负压而将空气通过进气口41引入到通风空间R中。因此,通过进气口41从通风空间R的外部引入到通风空间R中的空气能够沿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朝排气口42流通,定子芯21能够被冷却。因此,可以改进电马达3的内部的冷却性能。

此外,由于电马达3包括固定至管31的内周表面的支撑肋39,可以通过框架30更牢固地保持定子芯21,所述管的内周表面面对框架30中的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并且与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接触。

此外,由于切除部分39a形成在支撑肋39上,可以避免空气在通风空间R中的流通被抑制。

此外,由于电马达3的进气口41朝下敞开,可以避免外来物质通过进气口41进入通风空间R。

在前述第一实施例中,每个进气口41形成在从管31的沿竖直方向的下端部沿圆周方向在两侧偏移45度的位置处,但不局限于此。每个进气口41可以形成在任何位置处。形成每个排气口42的位置也是如此。

在前述第一实施例中,支撑肋39的切除部分39a形成在支撑肋39的径向内端部处,但不局限于此。支撑肋的切除部分可以避免空气在通风空间R中的流通被抑制,其例如可以形成在支撑肋的径向外端部处。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设置在第二实施例的起重机中的电马达103。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并且是示出了对应于图1的线II-II的部分的局部横截面图。

在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电马达3包括支撑肋39。与之相比,图4所示的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电马达103不包括支撑肋(对于后续实施例也是如此)。在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对进气口41和一对排气口42形成在电马达3的管31中。与之相比,图4所示的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进气口41和排气口42一对一地形成在电马达103的管131中。与图1至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在管131中,一对一地形成进气口41和排气口42,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沿径向方向贯穿以允许通气空间R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进气口41形成在从管131的沿竖直方向的下端部沿圆周方向在一侧偏移45度的位置处。排气口42设置在进气口41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的相对侧上。排气口42形成在从管131的沿竖直方向的上端部沿圆周方向在一侧偏移45度的位置处。

在根据前述第二实施例的电马达103中,排气口42设置在进气口41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的相对侧上。因此,如图4的箭头A1和A2所示,通过进气口41引入到通风空间R中的空气能够分到沿圆周方向的两侧,并且能够沿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的整个周边流通。因此,能够均匀地冷却定子芯21。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并且是示出了对应于图1的线II-II的部分的局部横截面图。

如图5所示,沿圆周方向分割通风空间R的第一分隔板47A和第二分隔板47B可以布置在通风空间R中。具体地,第一分隔板47A布置成使得其正面和背面沿圆周方向定向。第一分隔板47A从通风空间R的内部延伸至进气口41的内部。换句话说,第一分隔板47A的内端部位于通风空间R的内部,第一分隔板47A的外端部位于进气口41的内部。第二分隔板47B布置成使得其正面和背面沿圆周方向定向。第二分隔板47B从通风空间R的内部延伸至排气口42的内部。换句话说,第二分隔板47B的内端部位于通风空间R的内部,第二分隔板47B的外端部位于排气口42的内部。通风空间R包括介于第一分隔板47A和第二分隔板47B之间的第一空间R1和第二空间R2。

这样,沿圆周方向分割通风空间R的第一分隔板47A和第二分隔板47B布置在通风空间R中,并且第二分隔板47B从通风空间R的内部延伸至排气口42的内部。因此,当驱动鼓风机45时,分割的通风空间R(第一空间R1和第二空间R2)可以类似地设置成负压状态。此外,由于第一分隔板47A从通风空间R的内部延伸至进气口41的内部,可以类似地通过进气口41将空气引入到分割的通风空间R中。因此,如图5的箭头A1和A2所示,通过进气口41引入到通风空间R中的空气能够更可靠地分到沿圆周方向的两侧,并且能够沿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的整个周边流通。因此,能够更均匀地冷却定子芯21。(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设置在第三实施例的起重机中的电马达203。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并且是示出了对应于图1的线II-II的部分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沿圆周方向分割通风空间R的第一分隔板48A和第二分隔板48B分别布置在相应的相邻进气口41和相应的相邻排气口42之间。此外,与图1至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6所示,第一分隔板48A和第二分隔板48B布置在通风空间R中。第一分隔板48A布置在从管231的沿竖直方向的下端部沿圆周方向在一侧偏移45度的位置处。第二分隔板48B布置在从管231的沿竖直方向的上端部沿圆周方向在一侧偏移45度的位置处。第一分隔板48A和第二分隔板48B中的每个都布置成使得相应的正面和背面沿圆周方向定向。分隔板48A和48B沿圆周方向分割通风空间R以形成第一空间R1和第二空间R2。

第一进气口41A形成在第一空间R1的沿圆周方向的一个端部处。第一排气口42A形成在第一空间R1的沿圆周方向的另一个端部处。第二排气口42B形成在第二空间R2的沿圆周方向的一个端部处。第二进气口41B形成在第二空间R2的沿圆周方向的另一个端部处。第一排气口42A布置在第二进气口41B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的相对侧上。第二排气口42B布置在第一进气口41A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的相对侧上。

在根据前述第三实施例的电马达203中,第一进气口41A和第一排气口42A形成在第一空间R1的沿圆周方向的端部处,所述第一空间介于第一分隔板48A和第二分隔板48B之间。此外,第二进气口41B和第二排气口42B形成在第二空间R1的沿圆周方向的端部处。因此,如图6的箭头A1和A2所示,可以通过经由进气口41A和41B将空气引入到第一空间R1和第二空间R2的每个中而沿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的整个周边流通空气。因此,能够更均匀地冷却定子芯21。(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设置在第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的电马达303。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并且是示出了对应于图1的线II-II的部分的局部横截面图。图8是沿图7的线VIII-VIII获得的横截面图。

图7和8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沿轴向方向贯穿的通孔336形成在框架30的环形壁335上。此外,图8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通风口351a和352a形成在覆盖件350处,通过所述通风口,覆盖件350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此外,与图1至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7和8所示,成对通孔336形成在一对环形壁335中。通孔336形成在环形壁335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通孔336是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长孔。通孔336与通风空间R和覆盖件50的内部连通。

如图8所示,覆盖件350包括:第一覆盖件351,相比转子芯13,该第一覆盖件位于沿轴向方向更靠近支承单元4和5的位置处(见图1);和第二覆盖件352,该第二覆盖件位于支承单元4和5的沿轴向方向越过转子芯13的相对侧。

第一覆盖件351形成为带底的圆筒形形状。在第一覆盖件351的底壁上,形成通风口351a,该通风口沿轴向方向贯穿并且与中心轴线O同轴。通风口351a的内直径大于轴11的外直径。轴11插入到通风口351a中。第二覆盖件352形成为带底的圆筒形形状。在第二覆盖件352的底壁上,形成通风口352a,该通风口沿轴向方向贯穿并且与中心轴线O同轴。通风口352a的内直径例如等于第一覆盖件351的通风口351a的内直径。

在根据前述第四实施例的电马达303中,通孔336形成在环形壁335上,通过所述通孔,通风空间R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因此,可以利用鼓风机45通过通孔336将通风空间R和覆盖件350的内部设置成负压。由于通风口351a和352a形成在覆盖件350中,可以通过通风口351a和352a将空气引入到定子芯21和转子芯13的周边。因此,如图8的箭头B1-B4所示,可以使覆盖件350的内部的空气流动,并且可以冷却转子芯13和定子芯21。

(第五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设置在第五实施例的起重机中的电马达403。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并且是示出了对应于图1的线II-II的部分的局部横截面图。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并且是示出了从下方所见的位于框架的管的内周表面内的部分的透视图。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并且是示出了从上方所见的位于框架的管的内周表面内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9至11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沿轴向方向所见,第一空间R1和第二空间R2在一些区域中重叠。此外,与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9至11所示,第一分隔板49A和第二分隔板49B布置在通风空间R中。第一分隔板49A和第二分隔板49B沿圆周方向分割通风空间R以形成第一空间R1和第二空间R2。

如图10所示,第一分隔板49A延伸以将一对环形壁35(环形壁35A和35B)彼此相连。第一分隔板49A包括绕过第一进气口41A的第一迂回部分49Aa、绕过第二进气口41B的第二迂回部分49Ab、和连接第一迂回部分49Aa和第二迂回部分49Ab的连接部分49Ac。第一迂回部分49Aa在第二进气口41B的越过第一进气口41A的相对侧上通过绕过第一进气口41A而从一个环形壁35A延伸。第二迂回部分49Ab在第一进气口41A的越过第二进气口41B的相对侧上通过绕过第二进气口41B而从另一个环形壁35B延伸。连接部分49Ac在进气口41A和41B之间沿圆周方向延伸。如图9所示,第一分隔板49A通过焊接等固定至管31的内周表面。第一分隔板49A与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接触。

如图11所示,第二分隔板49B延伸以将一对环形壁35彼此连接。第二分隔板49B包括绕过第一排气口42A的第一迂回部分49Ba、绕过第二排气口42B的第二迂回部分49Bb、和连接第一迂回部分49Ba和第二迂回部分49Bb的连接部分49Bc。第一迂回部分49Ba在第二排气口42B的越过第一排气口42A的相对侧上通过绕过第一排气口42A而从所述另一个环形壁35B延伸。第二迂回部分49Bb在第一排气口42A的越过第二排气口42B的相对侧上通过绕过第二排气口42B而从所述一个环形壁35A延伸。连接部分49Bc在排气口42A和42B之间沿圆周方向延伸。如图9所示,第二分隔板49B通过焊接等固定至管31的内周表面。第二分隔板49B与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接触。

如图9所示,第一进气口41A形成在第一空间R1的沿圆周方向的一个端部R1a处。第一排气口42A形成在第一空间R1的沿圆周方向的另一个端部R1b处。第二排气口42B形成在第二空间R2的沿圆周方向的一个端部R2a处。第二进气口41B形成在第二空间R2的沿圆周方向的另一个端部R2b处。如沿轴向方向可见,第一空间R1的两个端部R1a和R1b与第二空间R2重叠。

根据根据前述第五实施例的电马达403,如沿轴向方向可见,第一空间R1的两个端部R1a和R1b与第二空间R2重叠。因此,通过进气口41A和41B引入的空气能够沿定子芯21的外周表面的整个周边流通。因此,可以更均匀地冷却定子芯21。

(第六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设置在第六实施例的起重机中的电马达503。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并且是示出了对应于图2的线III-III的部分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12所示的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覆盖件550处形成第一通风口551a和552a以及第二通风口551b和552b,通过所述通风口,电马达503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此外,与图1至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覆盖件550包括:第一覆盖件551,相比转子芯13,该第一覆盖件位于沿轴向方向更靠近支承单元4和5的位置处(见图1);和第二覆盖件552,该第二覆盖件位于支承单元4和5的沿轴向方向越过转子芯13的相对侧。

第一覆盖件551形成为带底的圆筒形形状。在第一覆盖件551处形成第一通风口551a和第二通风口551b,该第二通风口设置在第一通风口551a的沿径向方向的外侧上。第一通风口551a形成在第一覆盖件551的底壁上。第一通风口551a沿轴向方向贯穿并且与中心轴线O同轴。第一通风口551a形成在风扇15的沿径向方向的内侧上。第一通风口551a的内直径大于轴11的外直径。轴11通过第一通风口551a插入。第二通风口551b形成在第一覆盖件551的圆周壁上。第二通风口551b沿轴向方向贯穿。多个第二通风口551b形成为沿圆周方向排列。

第二覆盖件552形成为带底的圆筒形形状。在第二覆盖件552处形成第一通风口552a和第二通风口552b,该第二通风口设置在第一通风口552a的沿径向方向的外侧上。第一通风口552a形成在第二覆盖件552的底壁上。第一通风口552a沿轴向方向贯穿并且与中心轴线O同轴。第一通风口552a形成在风扇15的沿径向方向的内侧上。第一通风口552a的内直径例如等于第一覆盖件551的第一通风口551a的内直径。第二通风口552b形成在第二覆盖件552的圆周壁上。第二通风口552b沿轴向方向贯穿。多个第二通风口552b形成为沿圆周方向排列。

这里,当风扇15根据转子10的旋转而旋转时,沿径向方向从内部向外部定向的气流生成在覆盖件550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在覆盖件551和552处分别形成第一通风口551a和552a以及第二通风口551b和552b,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在第一通风口551a和552a的沿径向方向的外侧上。因此,如图12的箭头B1到B4所示,由于空气在覆盖件550的内部的流动,覆盖件550的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口551a和552a引入到覆盖件550中。此外,在空气在覆盖件550内部沿径向方向从内部向外部流动之后,空气从第二通风口551b和552b排出到覆盖件550的外部。因此,由于可以在由覆盖件550、转子芯13和定子芯21环绕的空间中流通空气,可以冷却转子芯13和定子芯21。

图13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电马达的说明图,并且是示出了对应于图2的线III-III的部分的局部横截面图。

如图13所示,形成在覆盖件551和552中的通风口551a、551b、552a和552b可以形成在覆盖件551和552的底壁上。具体地,第一覆盖件551的多个第一通风口551a形成为围绕底壁的中心沿圆周方向排列。第一覆盖件551的多个第二通风口551b形成为在第一通风口551a的沿径向方向的外侧上沿圆周方向排列。例如,第二通风口551b设置在沿圆周方向与第一通风口551a相同的位置处。第二覆盖件552的多个第一通风口552a形成为围绕底壁的中心沿圆周方向排列。第二覆盖件552的多个第二通风口552b形成为在第一通风口552a的沿径向方向的外侧上沿圆周方向排列。例如,第二通风口552b设置在沿圆周方向与第一通风口552a相同的位置处。

借助该构造,如图13的箭头B1至B4所示,在覆盖件550的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口551a和552a引入到覆盖件550中并且在覆盖件550内部沿径向方向从内部向外部流通之后,空气能够通过第二通风口551b和552b排出到覆盖件550的外部。因此,由于可以在由覆盖件550、转子芯13和定子芯21环绕的空间中流通空气,可以冷却转子芯13和定子芯21。

此外,尽管在第二至第六实施例中的电马达内没有设置第一实施例的支撑肋39,电马达可以构造成像第一实施例的电马达3那样包括支撑肋39。

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电马达包括与定子芯的外周表面形成通风空间的框架,并且在框架处形成进气口和排气口,通过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通风空间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因此,可以通过利用鼓风机将通风空间的内部设定成具有负压而将空气通过进气口引入到通风空间中。因此,通过进气口从通风空间的外部引入到通风空间中的空气能够沿定子芯的外周表面朝排气口流通,并且定子芯能够被冷却。因此,可以改进电马达的内部的冷却性能。

尽管已经描述了某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以示例的方式展现,不旨在限制发明的范围。实际上,本文描述的新的实施例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形式;此外,可以对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形式进行多种省略、替代和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所附实施例及其等同例旨在覆盖这种形式和改变,其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