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泵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496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电荷泵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荷泵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荷泵也称为开关电容式电压变换器,是一种利用所谓的“快速”(flying)或“泵送”电容(非电感或变压器)来储能的变换器。一般,为了满足电荷泵的驱动能力要求,需要满足公式Vin·Ratio-Iload·Rout>Vout,其中,Rout为电荷泵的等效输出阻抗,Iload为电荷泵的负载电流,Vin为电荷泵的输入电压,且Vin的最小值和Iload的最大值决定了需要选取的倍压系数Ratio。此外,电荷泵的效率满足如下公式:如图1所示,对于倍压系数Ratio为固定数值的电荷泵,随着Vin的数值逐渐升高,电荷泵的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电荷泵的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荷泵的控制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荷泵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荷泵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电路,与上述检测电路连接的判断电路,以及与上述检测电路和上述判断电路分别连接的逻辑控制电路;其中,上述判断电路在判断上述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设置的第一倍压系数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时,触发上述逻辑控制电路将上述第一倍压系数置换为与上述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输入的第一电压值匹配的第二倍压系数,上述第二倍压系数用于作为上述逻辑控制电路控制上述电荷泵运行的控制参数。进一步地,上述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检测子电路,与上述逻辑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检测上述第一电压值。进一步地,上述检测电路包括:电荷泵倍压系数检测子电路,与上述判断电路连接,用于检测上述第一倍压系数。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与上述逻辑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检测上述电荷泵的负载电流。进一步地,上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采样器,与上述逻辑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对上述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流。进一步地,上述逻辑控制电路包括:运算子电路,与上述电流采样器连接,用于根据上述采样电流得到上述负载电流的当前电流值,并计算与上述当前电流值匹配的第三倍压系数,其中,上述第三倍压系数用于作为上述逻辑控制电路控制上述电荷泵运行的控制参数。进一步地,上述判断电路包括:第一判断子电路,分别与上述电流检测电路和上述逻辑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判断上述负载电流与上述第一倍压系数不匹配时,触发上述逻辑控制电路根据预设关系表将上述第一倍压系数置换为与上述负载电流匹配的第四倍压系数,其中,上述第四倍压系数用于作为上述逻辑控制电路控制上述电荷泵运行的控制参数。进一步地,上述判断电路包括:第二判断子电路,与上述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在判断上述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的运行效率低于预设效率阈值时,确定上述第一倍压系数满足上述预设系数重置条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荷泵的控制装置中的判断电路在判断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设置的第一倍压系数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时,触发逻辑控制电路将第一倍压系数置换为与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输入的第一电压值匹配的第二倍压系数,从而实现了提升电荷泵的运行效率、增强电荷泵的驱动稳定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荷泵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电荷泵的运行效率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实施例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02,检测电荷泵当前输入的第一电压值和当前设置的第一倍压系数;步骤S204,判断第一倍压系数是否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步骤S206,若确定第一倍压系数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则将第一倍压系数置换为与第一电压值匹配的第二倍压系数,并根据第二倍压系数控制电荷泵运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荷泵的控制装置中的判断电路在判断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设置的第一倍压系数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时,触发逻辑控制电路将第一倍压系数置换为与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输入的第一电压值匹配的第二倍压系数,从而实现了提升电荷泵的运行效率、增强电荷泵的驱动稳定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荷泵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可选地,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基于图中的电路实现,该电路包括电荷泵功率级电路(chargepumppowerFETs)、电荷泵输出电压环路控制电路(chargepumpvoutcontrol)、电流检测电路(currentsense)、电荷泵倍压系数检测电路(ratiodetection)以及用以驱动电荷泵功率级电路的控制逻辑电路(controllogic)。此外,Vin为电荷泵的输入电压,Vout为电荷泵的输出电压,以及MP为电荷泵的功率管。电荷泵倍压系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荷泵当前设置的第一倍压系数;控制逻辑电路用于判断该第一倍压系数是否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还用于驱动电荷泵功率级电路工作。可选地,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随着输入电压值Vin的数值逐渐升高,电荷泵的效率并未随之降低,而是在一个数值区间[a,b]内变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可以将电荷泵的运行效率始终保持在一个高基准范围。可选地,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502,对电荷泵的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流;步骤S504,根据采样电流得到第三倍压系数,根据第三倍压系数控制电荷泵运行。可选地,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电荷泵功率级电路、运算放大器OP1、第一反馈电阻Rf1、第二反馈电阻Rf2以及功率管MP构成电荷泵电压反馈环路。通过更改环路控制电荷泵输出端口Vout的电压值,其中,Vout为电荷泵输出端口的电压值,Rf1为第一反馈电阻的阻值,Rf2为第二反馈电阻的阻值以及Vref为反馈电压。此外,通过获取运算放大器OP2、钳位功率管MP和采样电流管MS漏端的电压,可以完成功率管电流的镜像,并有ipower=K1·isense,其中,ipower为负载电流,isense为感应电流。可选地,对于一个需要选择n种电荷泵倍压系数的系统,需要n-1路比较选择信号,如图6所示,电荷泵倍压系数选择电路可以产生倍数选择标志信号pump1,pump2……pumpn,其中,电荷泵倍压系数选择电路为电荷泵倍压系数检测电路的子电路。可选地,对电荷泵的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可以由电流检测电路完成,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7以2倍pump信号为例,通过电荷泵倍压系数ratio=2的电荷泵功率级电路,详述了何时对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如图7所示,在时钟相位phase1(图7中CFLY电容放电周期),有ipower=2·iout。开关S0闭合,NMOS管MN1和MN2组成电流镜,对负载电流进行镜像。从而当isense=K2·isink,有ipower=K1·K2·isink=2iout,因此得到iout=K1·K2·isink/2。在时钟相位phase2(图7中CFLY电容充电周期),有ipower=(raito-1)·2·iout,所以开关S0断开,通过电容C0保持MN2的gate端电压。通过S0在不同时钟相位的导通与关断,从而保证了采到的电流信号与电荷泵倍压倍数无关,只与负载电流相关。此外,PFET1,PFET2,PFET3和NFET1分别为功率管。控制逻辑电路可以控制上述四个功率管的开关时序。Drive1、Drive2、Drive3、Drive4分别为四个功率管的gate驱动电路。通过飞电容CFLY可以完成对输出电容Cout的能量转换。可选地,根据采样电流得到第三倍压系数可以包括:步骤S12,根据采样电流得到负载电流的当前电流值;其中,当前电流值即为当前的负载电流值。步骤S14,根据公式Vin·Ratio-Iload·Rout>Vout得到与当前电流值匹配的第三倍压系数,其中,Vin为第一电压值,Vout为电荷泵当前输出的第二电压值,Rout为电荷泵的等效输出阻抗值,Iload为电荷泵的负载电流的当前电流值,以及Ratio为电荷泵的第三倍压系数。具体地,如图6所示,电阻串Rs2a,Rs2b,Rs1用以检测电荷泵当前的输入电压Vin。通过选择检测电压Vsh和Vsl以实现选择电荷泵倍压系数时的电压迟滞。电阻串R1,R2,R3……RnRn+1,用以检测Vout电压。通过比较Vso1,Vso2……Vson与Vsh和Vsl的电压,从而实现电荷泵倍压系数的选择。可选地,判断第一倍压系数是否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包括:步骤S22,判断电荷泵的运行效率是否低于预设效率阈值;步骤S24,若电荷泵的运行效率低于预设效率阈值,则确定第一倍压系数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步骤S26,若电荷泵的运行效率不低于预设效率阈值,则确定第一倍压系数不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可选地,如图4所示,预设效率阈值可以为数值a,若电荷泵的运行效率低于数值a,则确定第一倍压系数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若电荷泵的运行效率不低于数值a,则确定第一倍压系数不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可选地,电荷泵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若确定第一倍压系数不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则根据第一倍压系数控制电荷泵运行。也就是说,当电荷泵在预设功率范围内平稳运行时,无需置换该电荷泵的倍压系数。可选地,图8、图9、图10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其中,图8为电荷泵倍压系数选择电路的示意图,图9为电荷泵电压检测电路,图10为另一种电荷泵电压检测电路,与图9相比,图10提供的电荷泵电压检测电路可以实现倍压系数由两种倍数的切换至n种倍数的切换,其中,n为自然数且n不小于2。可选地,以下内容将结合图8、图9、图10所示的电路,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具体地,可将电阻串R1,R2......Rn等效为两个电阻Ro1和Ro2的串联。所以Vos=Vout·Ro2Ro1+Ro2;]]>令x=(Rs2a+Rs2b)/Rs1=Rs2/Rs1,y=Ro1/Ro2;如果isink=0,则进而得到Vout=Ratio·Vin,y=(x+1)·Ratio-1;如果isink≠0,则进而得到V′out=Ratio·(Vin-x·Rs1·isink);ΔVout=Vout-V′out=Ratio·Vin-Ratio·(Vin-x·Rs1·isink)=Ratio·x·Rs1·isink进而,Rout·Iout=Rout·K1·K2·isink/2。其中Rout为电荷泵等效输出电阻,Iout为电荷泵输出电流。ΔVout用以补偿电荷泵等效输出电阻引起的电压降。因此:ΔVout>Rout·K1·K2·isink/2;Ratio·x·Rs1·isink>Rout·K1·K2·isink/2。最终可以得到:K1·K2<2·x·Rs1·Ratio/Rout。只要满足该公式,即可保证电荷泵的电流输出能力。在不同电荷泵倍压系数Ratio下,电荷泵等效输出电阻会不同,选择不同的电流镜像系数K1·K2,能够在保证驱动能力的前提下,得到电荷泵倍压系数Ratio重置的最佳重置点,还可以得到电荷泵最佳的效率曲线。可选地,以电荷泵倍压系数分别为Ratio1,Ratio2,Ratio3和Ratio4重置为实例要求计算公式如下:倍压系数Ratio1与Ratio2的切换点要求倍压系数Ratio2与Ratio3的切换点要求以及倍压系数Ratio3与Ratio4的切换点要求可选地,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电荷泵的负载电流值为固定数值,电荷泵的效率随着输入电压值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地,图11中的直线1101为电荷泵采用固定倍压系数时,随着输入电压值的升高其自身效率的变化情况,显而易见,当电荷泵采用固定倍压系数时,其效率随着输入电压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此外,图11中的折线1103为电荷泵自动选择倍压系数时,随着输入电压值的升高其自身效率的变化情况,显而易见,当电荷泵自动选择倍压系数时,随着输入电压值的升高,其自身效率值在一个较高、稳定的效率值区间内波动。图11中的折线1105为电荷泵自动选择倍压系数时,随着输入电压值的降低其自身效率的变化情况,显而易见,当电荷泵自动选择倍压系数时,随着输入电压值的降低,其自身效率值也在一个较高、稳定的效率值区间内波动。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的折线1103和折线1105部分重叠,重叠部分表示其效率数值大小一致,其中,折线1103为实线,折线1105为虚线。可选地,图11中的输入电压v1<v2<v3<v4<v5<v6,电荷泵倍压系数Ratio1<Ratio2<Ratio3<Ratio4,由图11还可以确定,当输入电压值越高(即输入电压越接近输出电压)的时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越小,为了防止电荷泵倍压系数反复切换,可以引入迟滞量,使得输入电压降低时所对应的切换点低于输入电压升高时所对应的切换点。如图11所示,v1、v3和v5为电荷泵的输入电压降低时,其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切换点,v2、v4和v6为电荷泵的输入电压升高时,其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切换点,此外,v1和v2之间、v3和v4之间、v5和v6之间分别存在迟滞量。可选地,表1是一种电荷泵的输入电压与其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的关系对应表。表1输入电压升高电荷泵倍压系数输入电压降低电荷泵倍压系数Vin<V2Ratio4Vin≤V1Ratio4V2≤Vin<V4Ratio3V1<Vin≤V3Ratio3V4≤Vin<V6Ratio2V3<Vin≤V5Ratio2V6≤VinRatio1V5<VinRatio1具体地,如表1所示,当输入电压升高时,若输入电压值小于v2,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4;若输入电压值小于v4且大于等于v2,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3;若输入电压值小于v6且大于等于v4,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2;若输入电压值大于等于v6,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2。当输入电压降低时,若输入电压值小于等于v1,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4;若输入电压值小于等于v3且大于v1,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3;若输入电压值小于等于v5且大于v3,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2;若输入电压值大于v5,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1。可选地,该电荷泵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为恒定电压值的情况下,根据预设关系表判断负载电流与第一倍压系数是否匹配;若确定负载电流与第一倍压系数不匹配,则根据预设关系表将第一倍压系数置换为与负载电流匹配的第四倍压系数,并根据第四倍压系数控制电荷泵运行。可选地,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荷泵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电荷泵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为固定数值,电荷泵的最优倍压系数随着负载电流值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地,图12中的直线1201为电荷泵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为固定数值时,电荷泵采用固定倍压系数且该倍压系数为Ratio4,此外,图12中的折线1203为电荷泵自动选择倍压系数时,随着负载电流值的升高其可以自动选择的最优倍压系数的示意,图12中的折线1205为电荷泵自动选择倍压系数时,随着负载电流值的降低其可以自动选择的最优倍压系数的示意,其中,负载电流i1<i2<i3<i4<i5<i6,电荷泵倍压系数Ratio1<Ratio2<Ratio3<Ratio4,总体上,当电荷泵的负载电流越大时,其可选的最优倍压系数数值越大。同理,为了防止电荷泵倍压系数反复切换,可以引入迟滞量,使得负载电流降低时所对应的切换点低于负载电流升高时所对应的切换点。此外,对于倍压系数为固定数值的电荷泵,随着负载电流降低,电荷泵倍压系数仍然保值在高倍数,其效率会显著小于自动选择电压倍数的电荷泵(或电荷泵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图12中的折线1203和折线1205部分重叠,重叠部分表示其选择的倍压系数数值一致,其中,折线1203为实线,折线1205为虚线。可选地,表2是一种电荷泵的负载电流与其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的关系对应表。表2具体地,如表2所示,当负载电流变大时,若负载电流值小于i2,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1;若负载电流值小于i4且大于等于i2,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2;若负载电流值小于i6且大于等于i4,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3;若负载电流值大于等于i6,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4。当负载电流变小时,若负载电流值小于等于i1,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1;若负载电流值小于等于i3且大于i1,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2;若负载电流值小于等于i5且大于i3,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3;若负载电流值大于i5,则电荷泵自动选择的倍压系数为Ratio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荷泵的控制装置中的判断电路在判断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设置的第一倍压系数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时,触发逻辑控制电路将第一倍压系数置换为与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输入的第一电压值匹配的第二倍压系数,从而实现了提升电荷泵的运行效率、增强电荷泵的驱动稳定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荷泵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施例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荷泵的控制装置,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检测电路1301、判断单元1303、逻辑控制电路1305。其中,检测电路1301与判断电路1303连接,逻辑控制电路1305分别与检测电路1301和判断电路1303连接,判断电路1303在判断检测电路1301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设置的第一倍压系数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时,触发逻辑控制电路1305将第一倍压系数置换为与检测电路1301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输入的第一电压值匹配的第二倍压系数,第二倍压系数用于作为逻辑控制电路1305控制电荷泵运行的控制参数。可选地,检测电路1301可以包括:电压检测子电路,与逻辑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检测第一电压值。可选地,检测电路1301可以包括:电荷泵倍压系数检测子电路,与判断电路连接,用于检测第一倍压系数。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电流检测电路,与逻辑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检测电荷泵的负载电流。可选地,该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采样器,与逻辑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对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流。可选地,该逻辑控制电路1305可以包括:运算子电路,与电流采样器连接,用于根据采样电流得到负载电流的当前电流值,并计算与当前电流值匹配的第三倍压系数,其中,第三倍压系数用于作为逻辑控制电路控制电荷泵运行的控制参数。可选地,判断电路1303可以包括:第一判断子电路,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判断负载电流与第一倍压系数不匹配时,触发逻辑控制电路根据预设关系表将第一倍压系数置换为与负载电流匹配的第四倍压系数,其中,第四倍压系数用于作为逻辑控制电路控制电荷泵运行的控制参数。可选地,判断电路1303可以包括:第二判断子电路,与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在判断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的运行效率低于预设效率阈值时,确定第一倍压系数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荷泵的控制装置中的判断电路在判断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设置的第一倍压系数满足预设系数重置条件时,触发逻辑控制电路将第一倍压系数置换为与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荷泵当前输入的第一电压值匹配的第二倍压系数,从而实现了提升电荷泵的运行效率、增强电荷泵的驱动稳定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荷泵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和/或数据的介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