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引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1605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电机引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电动车辆上应用的电机引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动车用电机引出线都是将定子绕组引出线直接引出机壳,接到固定于机壳上的接线板上,定子绕组引出线的防水通过硅胶垫或格兰头实现,但定子绕组引出线拧紧后并不圆滑,套上绝缘管后穿过硅胶垫或格兰头后存在一定的缝隙,防水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引线连接结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一穿过电机机壳设置的接线柱实现定子绕组引出线的引出,使接线柱的一部分设置在电机机壳内部,并通过对应的防水结构实现电机机壳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电机机壳、设置在电机机壳内部的定子绕组、及与该定子绕组连接的定子绕组引出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一绝缘接线板基体和三个接线柱,所述的绝缘接线板基体一侧与电机机壳表面贴合设置且绝缘接线板基体该侧设有三个绝缘套管,绝缘套管穿过所述的电机机壳深入至电机机壳内部,所述的接线柱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绝缘套管内且其两端分别伸出绝缘套管和绝缘接线板基体设置,接线柱于电机机壳内的端部与定子绕组引出线的接线端子连接固定。

所述的接线柱外侧与绝缘套管内壁之间还通过密封垫密封连接。

所述的绝缘套管外侧设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两侧分别与绝缘接线板基体和电机机壳外壁连接,绝缘接线板基体表面设有用于设置O型密封圈的密封槽。

所述的绝缘接线板基体与电机机壳的接触面上还涂有密封胶。

所述的接线柱上设有用于固定定子绕组引出线的接线端子的螺母。

所述的接线柱与定子绕组引出线的接线端子焊接连接固定。

所述的接线柱于电机机壳外的端部上设有螺母及平垫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定子绕组引出线在电机机壳内部,省去了繁琐的穿线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O型密封圈和密封垫实现了绝缘接线板基体与电机机壳、接线柱与绝缘套管之间的密封,保证了一定防水效果,在绝缘接线板基体与电机机壳的接触面上涂有密封胶,使防水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线柱、2螺母、3平垫圈、4密封垫、5O型密封圈、6密封槽、7绝缘套管、8接线端子、9螺母、10定子绕组引出线、11电机机壳、12定子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电机机壳11、设置在电机机壳11内部的定子绕组12、及与该定子绕组12连接的定子绕组引出线10;

其中电机引线连接结构还包括了一绝缘接线板基体13和三个接线柱1,所述的绝缘接线板基体13一侧与电机机壳11表面贴合设置且绝缘接线板基体13该侧设有三个绝缘套管7,绝缘套管7穿过所述的电机机壳11深入至电机机壳11内部,所述的接线柱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绝缘套管7内且其两端分别伸出绝缘套管7和绝缘接线板基体13设置,三个接线柱1于电机机壳11内的端部与定子绕组引出线10的接线端子8连接固定,接线柱1上设有用于固定定子绕组引出线10的接线端子8的螺母9,通过拧紧螺母9与绝缘套管7配合对接线端子8夹持进行固定。

所述的接线柱1外侧与绝缘套管7内壁之间还通过密封垫4密封连接;所述的绝缘套管7外侧设有O型密封圈5,O型密封圈5两侧分别与绝缘接线板 基体13和电机机壳11外壁连接,绝缘接线板基体13表面设有用于设置O型密封圈5的密封槽6;所述的绝缘接线板基体13与电机机壳11的接触面上还涂有密封胶;通过上述结构,分别实现了绝缘接线板基体13与电机机壳11、接线柱1与绝缘套管7之间的密封,并通过密封胶进一步增加了密封效果,保障了该结构的防水效果。

所述的接线柱1于电机机壳11外的端部上设有螺母2及平垫圈3,螺母2设有两个,平垫圈3设置在两个螺母2之间,其中一个螺母2一侧与绝缘接线板基体13相抵完成接线柱1的固定,另一个螺母2用于与外部电源线的接线端子进行连接固定,平垫圈3则用于配合螺母2对外部电源线的接线端子进行固定,防止松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