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921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单相异步电机,由于定转子冲片的约束性,提高电机启动性能,会提高电机的整体转矩,增加功率损耗,对于一些能效要求较高的机型很难满足。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电路,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受定转子冲片的约束,若提高电机的启动性能,就会增大电机的整体转矩(至少包括运行转矩),从而导致电机功率损耗增加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两端,其上设置有电机的运行绕组,上述运行绕组用于提供上述电机运行所需要的运行转矩;第二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两端,且与上述第一支路并联,其上设置有上述电机的启动绕组和与上述启动绕组串联的启动/运行电路,其中,上述启动绕组用于提供上述电机启动所需要的启动转矩,上述启动/运行电路用于产生异步转速使上述电机启动并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上述启动/运行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支路,其上设置有第一电容,上述第一电容用于使上述电机运行性能最佳;第二电容支路,与上述第一电容支路并联,其中设置有第二电容,用于增大上述电机的启动能力。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电容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电容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电容支路还包括:与上述第二电容串联的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上述第二电容支路闭合或断开。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机启动前,闭合上述控制开关,以增大上述电机的启动能力,使上述电机启动。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机启动且稳定运行后,断开上述控制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在电机电路中设置辅助电容以增大电机启动能力的方式,使电机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两端,其上设置有电机的运行绕组,运行绕组用于提供电机运行所需要的运行转矩;第二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两端,且与第一支路并联,其上设置有电机的启动绕组和与启动绕组串联的启动/运行电路,其中,启动绕组用于提供电机启动所需要的启动转矩,启动/运行电路用于产生异步转速使电机启动并稳定运行,通过在电机电路的第二支路中设置启动/运行电路(如,将启动/运行电路设计成启动电容并联一个电容和一个控制开关的方式),达到了提高电机的启动能力(如增大启动转矩)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电机的启动性能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受定转子冲片的约束,若提高电机的启动性能,就会增大电机的整体转矩(至少包括运行转矩),从而导致电机功率损耗增加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单相异步电机的电机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电路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单相异步电机的电机电路图,如图1所示,该电机电路,包括:第一支路10,其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源U的两端,其上设置有电机的运行绕组M,运行绕组M用于提供电机运行所需要的运行转矩;第二支路20,其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源U的两端,且与第一支路10并联,其上设置有电机的启动绕组A和与启动绕组A串联的启动/运行电路202,其中,启动绕组A用于提供电机启动所需要的启动转矩,启动/运行电路用于产生异步转速使电机启动并稳定运行。

也即,第一支路10与第二支路20并联,且都连接在交流电源U两端。其中,第一支路10上设置有为电机运行提供所需要的运行转矩的运行绕组M;第二支路20上设置有为电机运行提供所需要的启动转矩的启动绕组A,以及与启动绕组A串联的用于产生异步转速使电机启动并稳定运行的启动/运行电路202。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在电机电路中设置辅助电容以增大电机启动能力的方式,使电机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两端,其上设置有电机的运行绕组,运行绕组用于提供电机运行所需要的运行转矩;第二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两端,且与第一支路并联,其上设置有电机的启动绕组和与启动绕组串联的启动/运行电路,其中,启动绕组用于提供电机启动所需要的启动转矩,启动/运行电路用于产生异步转速使电机启动并稳定运行,通过在电机电路的第二支路中设置启动/运行电路(如,将启动/运行电路设计成启动电容并联一个电容和一个控制开关的方式),达到了可提高电机的启动能力(如启动转矩)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电机的启动性能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受定转子冲片的约束,若提高电机的启动性能,就会增大电机的整体转矩(至少包括运行转矩),从而导致电机功率损耗增加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启动/运行电路可以包括:第一电容支路,其上设置有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用于使电机运行性能最佳;第二电容支路,与第一电容支路并联,其中设置有第二电容,用于增大电机的启动能力。

可选地,第一电容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当连接有多个第一电容时,该多个第一电容以串联、并联,或者混联的形式连接。第一电容用于使电机运行性能最佳。

可选地,第二电容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当连接有多个第二电容时,多个第二电容以串联、并联,或者混联的形式连接。第二电容用于增大电机的启动能力。

由于第二电容只是用于辅助第一电容以启动电机,但电机启动后,第二电容一直会在工作状态,浪费电能。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可选地,第二电容支路还包括:与第二电容串联的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容支路闭合或断开。

可选地,在电机启动前,闭合控制开关,以增大电机的启动能力,使电机启动。

可选地,在电机启动且稳定运行后,断开控制开关。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断开控制开关,使第二电容不再工作,因此不会消耗电量,进而不会浪费电能。

以下以单相异步电机为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该单相异步电机电路包括:与交流电源U连接的运行绕组M(也成为主绕组),与运行绕组M所在支路并联的支路上的启动绕组A、电容C1(即第二电容)、电容C2(即第一电容)和控制开关S,其中,电容C1先与控制开关S串联,再与电容C2并联,最后与启动绕组A串联。

也即,该单相异步电机电路中,电机的运行绕组M两端分别与交流电源U相连,运行绕组M用于提供该电机运行所需要的运行转矩;电机的启动绕组A一端与交流电源U连接,其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连接交流电源U连接,在电容C2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1和控制开关S,电容C1和控制开关S串联,其中,电容C1用于增大上述电机的启动能力,其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并且与控制开关S串联的电容数量也不作限定;控制开关S用于控制电容C1的断开和闭合,其数量可根据串联的电容实际需要而确定。另外,电机的运行绕组与启动绕组的绕组方式不做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集中式绕组等方式。由于电机在电容C2条件下运行性能虽然可以达到最佳水平,但电机在电容C2条件下无法满足电机启动要求,此时,通过在电容C2的基础上并联1个电容C1作为辅助电容来增大电机的启动能力。

控制电机启动的具体操作如下:闭合控制开关S,使电容C1通电,此时电机就会启动,启动时串联在启动绕组中的电容增大,可以使气隙中产生接近圆形的磁场,当电机在运转时转速低于额定转速,为使电机气隙得到圆形磁场,电机启动并稳定运行后,可断开控制开关S,电机即可在最佳能效处稳定运行,此时电机能效最高,损耗最小。

该单相异步电机通过电容的作用,使得相电压和相电流之间产生相位差,从而产生异步转速,使得电机旋转,电容的大小可以决定电机的启动能力,因此,通过连接一定大小的电容,可以提高电机的启动能力和最大转矩,提高功率因数和电机效率,降低电机噪声。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