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线性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5391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微型线性致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致动器,尤指一种微型线性致动器。



背景技术:

线性致动器(Linear Actuator)已大量应用在日常生活装置上,诸如按摩椅、电动椅、电动病床、跑步机、折叠床、家具及上升机构等,大多利用线性致动器作位置调整之用。现有的线性致动器主要利用驱动马达及蜗杆、蜗轮等驱动组件来带动一导螺杆旋转,同时藉由导螺杆驱使螺接于其上的伸缩管相对于套设在伸缩管外部的外管作线性的伸出或缩回的动作。

传统线性致动器的伸缩管是由螺帽及内管相互螺合固定所构成。然而,由于螺帽需要成型螺纹,故拉长螺帽的成型时间;此外,内管也必须相对成型螺纹,以与螺帽相互螺合,故耗费工艺时间与成本。另一方面,在小型的电子装置中,线性致动器的设计也必须简化并缩小体积,以达到减少占用空间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创作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线性致动器,以简化制作工序,以缩小内部元件体积及减少占用空间,藉此完成微型线性致动器。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微型线性致动器,包括壳体、致动机构、伸缩管及至少一极限开关。壳体的内壁面具有导轨,致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包含马达及受马达驱动的导螺杆,伸缩管包含螺接导螺杆的螺帽及与螺帽一体成型的内管,螺帽具有切开关结构及对应导轨设置的导槽,极限开关固定在壳体内,极限开关能够受切开关结构压掣而产生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线性致动器,其于马达轴上设置轴承,并利用壳体成型支撑结构以挡抵轴承而使轴承不致移动,藉此减少马达内部的摩擦,以增加马达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线性致动器,其将蜗轮、导螺杆及固定轴承组成一体,达到有效的节约空间,并能够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线性致动器,其于螺帽设置有多个切开关结构及导槽,藉此以改变安装角度,增加组设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线性致动器,其于壳体的内壁面成型有多个凸柱,以供及线开关能够选择性地定位于其上,达到减少零件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又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线性致动器,其后支座由多个夹固片所构成,并通过改变组设方向而达到调整安装角度的目的,增加组设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线性致动器,其后支座的螺丝将轴承紧固于导螺杆上,且螺丝的长度延伸至蜗轮处,以对蜗轮提供支撑作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线性致动器的伸缩管将螺帽及内管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以简化伸缩管的结构,并达到减少零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螺帽具有切开关结构及导槽,可增加组装时的便利性;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蜗轮、导螺杆及固定轴承组成一体,更能有效的减少设置空间,使线性致动器达到微型化的目的,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线性致动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管及导螺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螺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线性致动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壳体内部的部份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沿6-6线的部份剖视图。

图7为图4中沿7-7线的部份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支座组设后的一安装角度。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支座组设后的另一安装角度。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微型线性致动器

10…壳体

101…第一壳座

102…第二壳座

11…导轨

12…凸柱

13…支撑结构

131…环座

1311、1312…半环座

132…挡墙

20…致动机构

21…马达

211…转轴

22…导螺杆

23…轴承

231…轴承内圈

232…轴承外圈

24…蜗轮传动组

241…蜗杆

242…蜗杆

30…伸缩管

31…螺帽

311…切开关结构

312…导槽

32…内管

321…前支座

40…极限开关

41…固定孔

50…后支座

500…穿槽

501…第一夹固片

502…第二夹固片

51…固定轴承

52…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请参照图1至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线性致动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伸缩管及导螺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导螺杆的剖视图及微型线性致动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线性致动器1包括一壳体10、一致动机构20、一伸缩管30及至少一极限开关40。该致动机构20及该极限开关40设置在该壳体10内;该伸缩管30的一端结合在该壳体10内、另一端穿出在该壳体10外并可伸缩;另外,该极限开关40用以控制该伸缩管30的伸缩位置。

该壳体10包含一第一壳座101及一第二壳座102。该一第一壳座101及该第二壳座102相互罩合而形成一中空状的该壳体10,且该壳体10的一内壁面具有一导轨11。

该致动机构20设置在该机壳10内,该致动机构20包含一马达21及受该马达21驱动的一导螺杆22。再者,该伸缩管30包含螺接该导螺杆22的一螺帽31及与该螺帽31一体成型的一内管32;其中,该螺帽31及该内管32作为一体可简化结构,藉以达到减少零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该螺帽31具有至少一切开关结构311及对应该壳体10的导轨11所设置的至少一导槽312。较佳地,该切开关结构311及该导槽312成型在该螺帽31的周缘面上。此外,该伸缩管30通过该导槽312的设置而能够沿着该导轨11而相对该壳体10作移动。

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螺帽31具有多个切开关结构311及多个导槽312。由于组装时可能有螺合角度不合的问题,因此将该切开关结构311及该导槽31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有利于在组装时调节安装角度,增加组装时的便利性。

再者,至少一极限开关40固定在该壳体10内,该极限开关40能够受该切开关结构311压掣而产生动作。亦即,该切开关结构311用以压掣该极限开关40,以控制该致动机构20的运作。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极限开关40具有至少一固定孔41;另一方面,该壳体10的内壁面对应该固定孔41成型有多个凸柱12,该极限开关40可选择性地定位在至少其中一凸柱12上。

更具体而言,该致动机构20更包括一轴承23及一蜗轮传动组24。该马达21具有一转轴211,该壳体10的内壁面对应该转轴211而成型有一支撑结构13,该轴承23套固在该转轴211上并受到该支撑结构13的挡抵而不致移动。该轴承23的固定更详细描述于后。

再者,该蜗轮传动组24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一蜗杆241及一蜗轮242。该蜗杆241轴套在该马达21的转轴211上,该蜗轮242位于该导螺杆22的一端,该蜗杆241受该马达21驱动并与该转轴211一起转动。

再者,该微型线性致动器1更包括一后支座50及一固定轴承51。该后支座50罩合在该固定轴承51外;该固定轴承51通过一螺丝52而锁固在该导螺杆22的一端。请参照图3,于本实施例中,该螺丝52穿入该导螺杆22并沿伸至该蜗轮242的位置。

要说明的是,该后支座50包括一第一夹固片501及一第二夹固片502;又,该第一夹固片501及该第二夹固片502相互结合并形成有一穿槽500。该穿槽500的开口方向能够通过调整该第一夹固片501及该第二夹固片502相互结合的方位而改变。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线性致动器1更包括呈叉状的一前支座321,该前支座321与该内管32一体成型而位在该内管32的一外端。该前支座321的设置供连接并带动一物体。

请续参照图5至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的部份立体放大示意图、图4中沿6-6线的部份剖视图及图4中沿7-7线的部份剖视图。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7所示,该支撑结构13包括一环座131及凸伸在该环座131上方的一挡墙132。较佳地,该环座131是由多个半环座1311、1312所构成,该多个半环座1311、1312分别设置第一壳座101及该第二壳座102上,并经相互罩合而构成该环座131。

又,请参照图6,该轴承23包括一轴承内圈231及一轴承外圈232。该轴承内圈231贴抵该马达21的转轴211,该轴承外圈232的一侧贴抵该环座131、垂直的另一侧贴抵该挡墙132。

据此,当该蜗杆241受到该蜗轮242传过来向上的力时,该马达21的转轴211也会随着收到向上的力,另外,该轴承23会随着向上运动,该轴承外圈232会接触该挡墙132,此时,该轴承23的设置可避免该马达21内部的摩擦。同理,当该蜗杆241受到该蜗轮242传过来向右的力时,由于马达为固定,因此该蜗杆241上的力会传给该轴承23,该轴承23则会受到该环座131的挡抵,藉此避免该马达21内部的摩擦,进而增强该马达21的使用寿命。

请再参照图8及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支座组设后的二安装角度。该后支座50是由该第一夹固片501及该第二夹固片502结合所构成,并形成有一穿槽500。如图8所示,当该第一夹固片501及该第二夹固片502以上下对合的方式结合时,该穿槽500的开口方向朝水平方向(横向)。另参照图9,当该第一夹固片501及该第二夹固片502以左右对合的方式结合时,该穿槽500的开口方向朝垂直方向(纵向)。

据此,该后支座50能够通过调整该第一夹固片501及该第二夹固片502相互对合的方位而改变该穿槽500的开口方向(安装角度),增加组设上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