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线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3395阅读:1607来源:国知局
护线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护线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都需要做静电防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护线套来对电缆进行保护,但是护线套与外壳之间有间隙,留有公差,会松动,安装可靠性差,使用可靠性差,防护功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护线套安装结构,从而可以使护线套与外壳直接的连接更加紧密,密封性好,大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护线套安装结构,包括成锥形结构的护线套,所述护线套顶面设置有沉槽,所述沉槽下部的护线套内部嵌入有金属件;还包括外罩壳,所述外罩壳的连接部处内部设置有对称的筋位,所述连接部内装入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筋位卡接固定,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护线套内部的金属件配合安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护线套的底面与外罩壳的连接部外端面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护线套的金属件与连接件配合安装,护线套上设置沉槽的作用,使其在连接过程中与外罩壳之间的连接具有补偿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连接密封性好。同时护线套采用注塑成型制造,制造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截面的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型金属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罩壳与护线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外罩壳与护线套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护线套;2、沉槽;3、金属件;4、连接件;5、外罩壳;6、连接部;7、筋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护线套安装结构,包括成锥形结构的护线套1,护线套1顶面设置有沉槽2,沉槽2下部的护线套1内部嵌入有金属件3;还包括外罩壳5,外罩壳5的连接部6处内部设置有对称的筋位7,连接部6内装入连接件4,连接件4一端与筋位7卡接固定,连接件4另一端与护线套1内部的金属件3配合安装。

护线套1的底面与外罩壳5的连接部6外端面紧密配合。

实际安装过程中,电缆线穿过护线套1中部,将外罩壳5安装完毕后,先将连接件4装入连接部6中,使连接件4与连接部6中的筋位7卡接定位,然后旋上护线套1,使护线套1内部的金属件3与连接件4配合,最后护线套1底面与外罩壳5的外端面紧密配合,没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沉槽2的深度根据实际误差计算所得。

本实用新型所述护线套1采用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罩壳5上的筋位7在压铸成型过程中会变形,外罩壳5装上连接件4后若筋位7有变形,则会导致连接件4尾部平面处超出外罩壳5尾部平面,导致拧上护线套1之后会产生较大缝隙,并且会出现松动现象;现将护线套1内金属件3设计为下沉,根据外罩壳5筋位7最大变形尺寸来定义下沉尺寸,保证在筋位7变形时,拧上护线套1能补足偏差尺寸,使护线套1装上外罩壳5后不会出现缝隙,并且能保证不松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线套1内金属件3下沉设计原理就是补足外罩壳5筋位7变形时产生的偏差,减少护线套1与外罩壳5的缝隙及松动。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