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8341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边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尤其是一种对C边进行优化的光伏组件边框。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铝合金边框由长边框1a和短边框2a组成(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长边框1a和短边框2a的结构相同,如图2、图3所示,均包括A边6a、B边7a和C边8a,A边6a和C边8a分别垂直设置在B边7a的上下两侧,B边7a的内侧设置卡簧槽3a,A边和卡簧槽3a的上边之间形成放置光伏组件4a的卡槽5a。现有技术中长边框1a和短边框2a的C边8a在直角处45度交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能够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减轻光伏组件的重量;并且可以减小光伏组件长度方向的尺寸,既可以缩小板型,又能提高光伏组件单位面积的功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包括设置在光伏组件长边的长边框和设置在光伏组件短边的短边框;其特征是:所述长边框包括A边、B边和C边,A边和C边垂直设置在B边的上下两侧,在B边的内侧设置卡簧槽,A边和卡簧槽的上侧边之间形成放置光伏组件的卡槽;

所述短边框由A边和B边组成,在B边的内侧设有卡簧槽,A边和卡簧槽的上侧边之间形成放置光伏组件的卡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长边框的C边上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长边框的C边的两端部设置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C边与B边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A边与B边呈一定角度交叉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组件边框,能够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减轻光伏组件的重量;并且可以减小光伏组件长度方向的尺寸,既可以缩小板型,又能提高光伏组件单位面积的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现有技术边框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太阳光伏组件的边框的长边框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光伏组件和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边框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长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A放大图。

图8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边框的光伏组件的背面图。

图9为采用现有技术边框的光伏组件的背面图。

图10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边框的光伏组件的正面图。

图11为采用现有技术边框的光伏组件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4所示: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包括光伏组件1、长边框2、短边框3、A边4、B边5、C边6、卡簧槽7、卡槽8、安装孔9、圆角10等。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包括设置在光伏组件1两长边的长边框2和设置在光伏组件1两短边的短边框3。

如图5所示,所述长边框2包括A边4、B边5和C边6,A边4和C边6垂直设置在B边5的上下两侧,在B边5的内侧设置卡簧槽7,A边4和卡簧槽7的上侧边之间形成放置光伏组件1的卡槽8。

如图6所示,所述短边框3由A边4和B边5组成,在B边5的内侧设有卡簧槽7,A边4和卡簧槽7的上侧边之间形成放置光伏组件1的卡槽8。由于短边框3的C边6在光伏组件的安装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大,即使去除C边光伏组件安装后的机械强度也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短边框3的C边的冗余设计反而增加了边框用料、光伏组件成本和重量。

考虑到强度和安装成本,光伏组件1安装时安装横梁一般平行于短边框3,因而在所述长边框2的C边6上设有安装孔9,利用长边框2上的安装孔9和螺栓进行安装。所述短边框3上没有安装孔。

另外,为了防止长边框2的C边锐角搬运时划伤手,在长边框2的C边6的两端部设置圆角10(如图7所示),既解决了尖角的问题,又使光伏组件更美观。

如图9所示,常规光伏组件安装接线盒11需要避开短边框上的C边。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短边框2去掉C边后,接线盒11的安装位置可以更加靠近光伏组件边缘,这样相同的电池汇流条出线位置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边框可以使组件长度尺寸更小,从而降低成本,增加组件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基本不影响组件安装强度的前提下将短边框的C边去除,不但节省边框用料,减少组件成本,而且降低组件重量。在一些特殊的组件上,如双玻组件上可以减小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即可以缩小板型,提高组件效率(单位面积的功率)。如图11所示,常规光伏组件由于短边框上的C边,光伏组件长度方向的尺寸较大。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边框去除了C边,光伏组件和度方向尺寸更加紧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