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船载的太阳能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518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船载的太阳能充电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船舶相结合的太阳能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船载蓄电池大部分使用柴油发动机驱动船载发电机来供电,以满足船载电子设备的电力需求。但是当船舶停驶时,由于船载发动机停止工作,所以发电机也不发电,此时,船上设备用电主要靠船载蓄电池保存的电力供电。由于蓄电池容量有限,使用时间有限。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在船载发动机停止情况下,还能为船载蓄电池补充电力的装置。因此,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船载蓄电池补充电力就成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然而,目前在船上利用太阳能的方案,都是在局部安装小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且太阳能电池板是固定不动的,这就导致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不够充分,因而供电量比较小,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大面积安装、可改变角度、具有更强供电能力的基于船载的太阳能充电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船载的太阳能充电结构,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在船体上方安装有横跨于船体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固定于若干固定柱上,固定柱安装于船体上,太阳能电池板阵列通过总控制器连接船载船载蓄电池组;总控制器中的控制电路包括有功率检测模块和恒流充电模块,恒流充电模块连接功率检测模块,功率检测模块和恒流充电模块连接太阳能电池板阵列,船载船载蓄电池组连接恒流充电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的底端以固接方式安装于船体中,在所有固定柱的顶端均安装有可活动的升降柱,升降柱设置有锁定机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以活动方式安装于升降柱顶端;其中外围四周每一边缘处都至少有一根固定柱的上部内部设置有汽缸,汽缸连接升降柱构成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可升降结构,汽缸单独设有升降控制器。当早上或下午时,通过操作升降控制器使该处位置的太阳能电池板抬升,由于其它固定柱上的升降柱可活动,因此会随之拉升,待升高到合适位置时,将每一拉升过的升降柱通过锁定机构锁紧,使太阳能板电池板阵列固定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四周还连接有加强固定的锁链,锁链固定于船体中,可以防止被大风吹翻。

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大小,可以根据船舶大小来选定,同时在满足系统所需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留出功率余量,以满足光照不足时的充电需求;通过单片机控制的功率检测模块,具有自动检测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电压大小,输出一个模拟信号,检测出目前电池板发电量,从而控制恒流充电模块的输出功率,达到功率可自动控制;通过可以调节充电电流的恒流充电模块,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出的不稳定电压,转换成一个特定的稳定电压,用于给蓄电池充电,同时充电电流受检测模块控制,结合功率检测模块发来的控制信号,自动控制充电电流,达到光照充足时大功率充电,光照不足时小功率充电或者关闭充电。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体上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就如同一个顶棚,可以达到大面积安装,并且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从而能更多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具有更强的供电能力;同时,具有自动功率控制机构,当光照充足时,大功率充电,光照不足时,小功率充电,可以自适应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船体,2为太阳能电池板阵列,3为固定柱,4为总控制器,5为船载船载蓄电池组,6为升降柱,7为升降控制器,8为升降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基于船载的太阳能充电结构,包括船体1,在船体1上方安装有横跨于船体1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2,太阳能电池板阵列2固定于若干固定柱3上,固定柱3安装于船体1上,太阳能电池板阵列2通过总控制器4连接船载船载蓄电池组5;总控制器4中的控制电路包括有功率检测模块和恒流充电模块,恒流充电模块连接功率检测模块,功率检测模块和恒流充电模块连接太阳能电池板阵列2,船载船载蓄电池组5连接恒流充电模块。

固定柱3的底端以固接方式安装于船体1中,在所有固定柱3的顶端均安装有可活动的升降柱6,升降柱6设置有锁定机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2以活动方式安装于升降柱6顶端;其中外围四周每一边缘处都至少有一根固定柱的上部内部设置有汽缸,汽缸连接升降柱构成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可升降结构,汽缸单独设有升降控制器7、8。当早上或下午时,通过操作升降控制器使该处位置的太阳能电池板抬升,由于其它固定柱3上的升降柱6可活动,因此会随之拉升,待升高到合适位置时,将每一拉升过的升降柱6通过锁定机构锁紧,使太阳能板电池板阵列固定即可。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2的四周还连接有加强固定的锁链,锁链固定于船体1中,可以防止被大风吹翻。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