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87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模块(1)、DC-DC电源模块(2)、储能电感(L2)、储能放能电容(C8)、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正电源输出模块(3)、负电源输出模块(4);其中

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感(L2)的输入端和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储能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以及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一个输入端和正电压输出电路,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入端,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和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入端和负电压输出电路,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源模块(2)包括DC-DC芯片(I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所述DC-DC芯片(IC1)的第四端口(EN)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五端口(VCC)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第三端口(FB)作为反馈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一端口(LX)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第二端口(GND)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DC-DC芯片(IC1)的第四端口(EN),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DC-DC芯片(IC1)的第三端口(FB),另一端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包括直流电源(+VCC),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VCC),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VCC),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包括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稳压管(ZW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稳压管(ZW1)、所述第十电容(C10)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并联后的第六电阻(R6)、稳压管(ZW1)和第十电容(C10),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C9)并联后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并联后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包括单向二极管(D1),保险丝(L105),第四电阻(R4),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所述单向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感(L2),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L105);所述保险丝(L105)的一端连接所述单向二极管(D1)和所述第七电容(C7),另一端连接正电压输出;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第5电容(C5)和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L105),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正电压输出,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管(ZW1);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正电压输出,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正电压输出,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为双向二极管。

7.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利用DC-DC芯片(IC1)中开关管的导通截止状态控制正负电源输出;

开关管截止时,直流电源模块(1)通过第十一电容(C11)进行充电储能,同时,直流电源模块(1)通过储能电感(L2)连接到储能放能电容(C8)和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对储能放能电容(C8)进行充电储能,另外,第九电容(C9)接地并连接负电压输出后放电能够维持负电压输出;

开关管导通时,储能放能电容(C8)通过开关管接地连接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和负电源输出模块(4)形成负电源回路输出负电压并对第九电容(C9)进行充电储能,同时,直流电源模块(1)通过储能电感(L2)连接到DC-DC电源模块(2)接地后形成回路对储能电感(L2)进行充电储能,另外,第十一电容(C11)接地并连接正电压输出后放电维持正电压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芯片(IC1)中的开关管截止时,正电压输出由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连接所述储能电感(L2)、单向二极管(D1)和保险丝(L105)形成回路提供,此时负电压输出由所述第九电容(C9)放电支持;所述DC-DC芯片(IC1)中的开关管导通时,负电压输出由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通过开关管导通接地后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双向二极管(D3)和第五电阻(R5)放电提供,此时正电压输出由所述第十一电容(C11)放电支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芯片(IC1)实时采样反馈正电源输出模块(3)中输出的正电压值,当正电压值超过DC-DC芯片(IC1)内部基准电压时,所述DC-DC芯片(IC1)中的开关管即从截止转态转换成导通状态;当正电压值低于DC-DC芯片(IC1)内部基准电压时,所述DC-DC芯片(IC1)中的开关管则从导通状态转换成截止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压输出的设定值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调整,所述负电压输出值通过稳压管(ZW1)调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