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固定装置及复合横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257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固定装置及复合横担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线固定装置及复合横担。



背景技术:

配网系统中,35kv以下导线的架设方式通常为水泥杆和角钢横担,在角钢横担上安装针式绝缘子来固定导线,电杆杆上的导线与绝缘子的贴靠方向应一致,导线必须贴靠在绝缘子上,因此导线需要绑扎在针式绝缘子上,绑扎工艺繁琐,时间久了容易松动,需要定时维护检修。

在角钢横担的基础上发展的复合横担,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固定导线:一是在复合横担上打孔,安装如上的针式绝缘子来固定导线,导线仍然需要绑扎在针式绝缘子上,而且在复合横担上打孔,会严重影响复合横担的机械性能;二是如专利cn202373396u中所揭示的复合横担绝缘子导线固定装置,采用螺栓、背帽、垫片和弧形压片将导线固定在复合横担绝缘子的导线固定头上,避免导线绑扎和在复合横担上打孔,但是该导线固定头上设有的线槽、以及螺栓孔的设置会影响其与横担绝缘子的连接紧密性和密封性,水汽容易进入而对复合横担绝缘子造成腐蚀,影响其机械性能,容易发生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线固定装置及复合横担,能够解决现有导线固定方式使复合横担容易发生断裂、以及导线绑扎工艺的繁琐和后续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线固定装置,用于在复合横担上固定导线,复合横担包括绝缘芯棒和包覆在绝缘芯棒外的绝缘层,该导线固定装置包括:

横担连接件和导线固定件;

横担连接件包覆固接于绝缘芯棒的外周面,横担连接件抵接绝缘层;

导线固定件上设有容纳导线的线槽,导线固定件固定于横担连接件的外周面,并用于将导线固定于线槽内。

本发明将导线固定装置分成横担连接件和导线固定件两个部分,横担连接件直接包覆固定在绝缘芯棒的外周面,主要起连接作用,横担连接件上无需进行打孔设置,使得横担连接件与绝缘芯棒连接紧密,密封性好,避免潮湿气体的进入,有效避免绝缘芯棒断裂的发生;同时,容纳导线的线槽设置在导线固定件上,通过将导线固定件固定于横担连接件的外周面,可以实现将导线牢固地限定在线槽内,无需导线绑扎工艺,减少后续维护检修的工作量,降低工程维护成本。

其中,横担连接件为套筒,套筒的内壁形状与包覆在内的绝缘芯棒的截面形状相一致。

其中,套筒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套筒固接在绝缘芯棒的端部,套筒包覆端部的外表面。

其中,套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套筒固接在绝缘芯棒的中间区域。

其中,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凸块,凸块抵接导线固定件以使导线固定件限位在套筒上。

其中,导线固定件沿横担连接件的外周面全包围横担连接件。

其中,导线固定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和紧固件,第一固定组件上设有线槽,导线置入线槽后,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与紧固件配合将导线固定在线槽内。

其中,第一固定组件为第一箍套,第二固定组件为第二箍套,线槽为设置于第一箍套中间区域的弧形槽,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上分别设有与紧固件配合的安装;

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分别套装在横担连接件的外周后与紧固件进行连接。

其中,第一固定组件为水平箍板,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线槽为设于水平箍板中间区域的弧形槽,水平箍板、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上设有与紧固件对应的安装;

水平箍板平装于横担连接件的一个外周面,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相对套装于横担连接件的其余外周面后与水平箍板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

其中,导线固定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第一固定组件上设有线槽;

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通过与第一紧固件配合固定于在横担连接件的外周面,线槽进一步与第二紧固件配合将导线固定于线槽内。

其中,第一固定组件为第一箍套,第二固定组件为第二箍套,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上设有与第一紧固件配合的安装;

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分别套装于横担连接件的外周面并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

其中,线槽为设于第一箍套中间区域的u型槽,u型槽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紧固件配合的安装。

其中,导线固定件沿横担连接件的外周面部分包围横担连接件。

其中,导线固定件包括设有线槽的箍套、与箍套配合的耳片、以及紧固件,横担连接件的相对的两个外周面上延伸设有耳片,箍套和耳片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

其中,横担连接件和/或导线固定件通过金属冲压成型。

通过冲压工艺成型的横担连接件和导线固定件壁厚较薄、质量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截面形状的变化,适应性强,加工方便,可显著降低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

其中,横担连接件通过胶装或压接的方式固接在复合横担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横担,该复合横担使用如上所述的的导线固定装置来固定导线。

利用该导线固定装置来固定导线,可避免在复合横担上打孔,而且与复合横担直接连接的横担连接件上也无需进行打孔设置,绝缘芯棒处于密封环境中,避免外部环境对绝缘芯棒的腐蚀,能够有效避免绝缘芯棒断裂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导线固定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图1是该导线固定装置与复合横担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导线固定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导线固定装置第二实施方式中,该导线固定装置与复合横担配套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是本发明导线固定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图4是该导线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该导线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导线固定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导线固定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导线固定装置及复合横担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导线固定装置第一实施方式,该导线固定装置用于在复合横担上固定导线,复合横担包括绝缘芯棒11和包覆在绝缘芯棒11外的绝缘层12,该导线固定装置包括横担连接件13和导线固定件14,横担连接件13包覆固定于绝缘芯棒11的外周面,横担连接件13抵接绝缘层12;导线固定件14上设有容纳导线的线槽1411,导线固定件14固定于横担连接件13的外周面,并用于将导线固定于线槽1411内。

复合横担用于输配电线路和低电压线路中,可有效防止雷击事件,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复合横担包括绝缘芯棒11和包覆在绝缘芯棒11外的绝缘层12,绝缘芯棒11通常是指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形状的截面,能够承受负荷,由树脂浸渍玻璃纤维制成;绝缘层12通常是由硅橡胶或其他高分子有机材料制成,包覆在绝缘芯棒11外,可以避免绝缘芯棒11受环境腐蚀;绝缘层12也可指在绝缘芯棒11表面涂覆的防腐涂层。

导线固定装置安装在复合横担上时,可选安装在绝缘层12上,或直接安装在绝缘芯棒11上,但是由于导线固定装置通常为金属材质,而且需要承受一定的荷载,当其安装在绝缘层12上时,一方面绝缘层12长期受力产生磨损,绝缘芯棒11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环境腐蚀,另一方面金属与绝缘层12之间的固接较为困难,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固定装置直接安装在绝缘芯棒11上,前面已经提到现有技术中的导线固定装置容易对绝缘芯棒11造成腐蚀,发生断裂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本实施方式的导线固定装置,分为横担连接件13和导线固定件14,横担连接件13直接包覆固定在绝缘芯棒11的外周面,这里所述的包覆通常是指全覆盖,也就是说横担连接件13与绝缘芯棒11固接时是将绝缘芯棒11暴露的外表面全覆盖。横担连接件13与绝缘芯棒11之间可通过胶装或压接的方式实现紧密连接,密封性好,避免外部环境对绝缘芯棒11的腐蚀;

在导线固定件14上设有容纳导线的线槽1411,线槽1411与导线固定件14的某一部分为一体成型,导线固定件14固定于横担连接件13的外周面时,线槽1411通常位于复合横担远离地面的上方,此时横担连接件13可对线槽1411内的导线起到支撑作用,更好地传递外部环境对导线的作用力;

导线固定件14固定于横担连接件13的外周面,就是说导线固定件14的固定是在横担连接件13的外部、无需贯穿横担连接件13的内部即可实现固定,该固定可选将导线固定件14套装在横担连接件13的外周面后进行紧固,也可选将导线固定件14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横担连接件13的外周面上,或者两者结合,以及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固定的方式。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横担连接件为套筒13,套筒13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套筒13固接在绝缘芯棒11的端部并包覆端部的全部外表面。套筒13与复合横担的绝缘层12相抵接的一端设有翻边132,绝缘层包覆在翻边132上形成密封结构,两者可通过胶装或其他方式实现连接,在此不做详细讨论。

套筒13为矩形的中空柱体,适应于包覆在内的绝缘芯棒11的截面形状,该绝缘芯棒11可选为矩形的实心结构、或为矩形的管状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套筒的内壁形状可随绝缘芯棒的截面形状变化,可选为圆形、六边形、三角形等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形状。

导线固定件14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组件141、固定组件142和紧固件143,固定组件141和固定组件142固定后,沿套筒13的外周面全包围该套筒13,就是说固定组件141和固定组件142固定后的状态是围绕套筒13的所有外周面,但是并不必然将围绕在内的外周面全部覆盖。

固定组件为箍套141,固定组件为箍套142,线槽为设置于箍套141中间区域的弧形槽1411,紧固件为螺栓143,箍套141和箍套142上分别设有与紧固件143配合的螺孔144。

箍套141和箍套142的截面形状适应于套筒1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状。位于箍套141上的弧形槽1411的弧形尺寸适应于导线的外径尺寸,在将箍套141和箍套142分别套装于套筒13的外周进行紧固时,导线正好被限位在弧形槽1411内,从而避免对导线进行绑扎,减小后期维护检修的工作量,降低工程成本。

为了防止箍套141和箍套142在套筒13上的滑动,在套筒13远离绝缘层12的外周面上设有凸块131,可选在每个外周面上都设有凸块131,对凸块131的个数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由于套筒13的另一端的翻边132与绝缘层12抵接,使得箍套141和箍套142正好位于凸块131和翻边132之间,实现牢固固定,避免向左右两侧的滑动。

本实施方式的套筒13和导线固定件14均为金属件,可选通过冲压工艺成型,金属可选具有较高韧性的钢材,如08f钢,套筒13上的凸块131是在冲压出套筒13后的二次冲压成型,箍套141上的弧形槽1411也是利用冲压工艺处理而成。

在套筒13和导线固定件14的强度满足配网需求的前提下,冲压出来的套筒13较薄、质量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截面形状的变化,导线固定件14的质量也较轻,可显著降低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套筒和导线固定件也可选通过铸造、锻件等工艺成型,以能满足实际需求为准。

请再次参阅图1-图2,本实施方式的导线固定装置与复合横担配套使用的具体方法为:

s1:复合横担的绝缘芯棒11生产完成后,将套筒13通过胶装或压接的方式在绝缘芯棒11的端部进行固接,套筒13包覆端部的整个外表面;

s2:在绝缘芯棒11除套筒13的其余外周面上进行绝缘层12的包覆,绝缘层12与套筒13之间相互抵接密封,绝缘芯棒11与外部环境隔绝,避免外部环境的腐蚀;

s3:将上述复合横担安装在电杆上,使导线置入箍套141上的线槽1411内,将箍套141和箍套142分别套装在套筒13的外周面,箍套141和箍套142抵接套筒13上的凸块131,利用螺栓143进行紧固连接,使得导线牢固限位在线槽1411内。

通过上述过程,实现导线固定装置与复合横担的连接,以及对导线的固定,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的套筒13和绝缘芯棒11均未进行开孔设置,导线也无需绑扎,避免芯棒断裂现象的发生,减少安装和后续维护检修的工作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套筒13的内壁形状为矩形,套筒13的外周面上,除凸块131、翻边132外的其他表面为水平面,弧形槽1411位于套筒13的外周面上,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导线的不同外径尺寸,可选在弧形槽相对的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与弧形槽相对应将导线固定在两者之间,同样可以实现牢固固定。

请参阅图3,本发明导线固定装置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固定件相似,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横担连接件为套筒23,套筒23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套筒23位于绝缘芯棒21的中间区域,具体来说是位于复合横担和电杆(图中未示出)的连接点、及绝缘芯棒21的端部之间的区域。

在套筒23靠近绝缘层22的两侧的外周面上均设有包覆绝缘层的翻边,使得导线固定件24被限位在两侧的翻边之间,避免导线固定件24在套筒23上的滑动。

本实施方式的导线固定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固定装置一起可实现在一个复合横担上单回路三相导线的架设。

请参阅图4,本发明导线固定装置第三实施方式,导线固定装置包括横担连接件31和导线固定件32,横担连接件为套筒31,套筒3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套筒31位于绝缘芯棒的端部,并包覆端部的整个外表面;

导线固定件32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组件321、固定组件322和紧固件323,固定组件321和固定组件322固定后,沿套筒31的外周面全包围该套筒31。

具体地,固定组件为水平箍板321,固定组件322包括箍套3221和箍套3222,线槽为设于水平箍板321中间区域的弧形槽3211,紧固件为螺栓323,在水平箍板321、箍套3221和箍套3222上设有与紧固件323对应的螺孔(图中未示出)。

请参阅图5,在箍套3221和箍套3222固定在套筒31上时,箍套3221和箍套3222之间留有间隙,因此需要在位于该间隙处的套筒31的外周面上设有凸块311,避免箍套3221和箍套3222向彼此的滑动;在箍套3222远离绝缘层的另一侧的套筒31的外周面上也需要设置凸块312,避免箍套3222在另一侧的滑动。

该导线固定装置与复合横担的配套使用方法为:复合横担的绝缘芯棒生产完成后,将套筒31通过胶装或压接的方式在绝缘芯棒的端部进行固接,套筒31包覆端部的整个外表面;在绝缘芯棒除套筒31的外周面进行绝缘层的包覆,绝缘层与套筒31之间相互抵接密封,绝缘芯棒与外部环境隔绝,避免外部环境的腐蚀;

将上述复合横担安装在电杆上,使导线置入水平箍板321上的线槽3211内,将水平箍板321平装于横担连接件31的一个外周面,箍套3221和箍套3222相对套装于横担连接件31的其余外周面后,利用螺栓323进行紧固连接,使得导线牢固限位在线槽3211内。在箍套3221、箍套3222和水平箍板321接触的面之间可添加橡胶垫片(图中未示出),以减少对导线的磨损。

通过上述过程,实现导线固定装置与复合横担的连接,以及对导线的固定,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的套筒31和绝缘芯棒均未进行开孔设置,导线也无需绑扎,避免芯棒断裂现象的发生,减少安装和后续维护检修的工作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将套筒改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导线固定件的结构相似,可用于在复合横担的中间区域固定导线。

请参阅图6,本发明导线固定装置第四实施方式,该导线固定装置包括横担连接件41和导线固定件42,横担连接件为套筒41,套筒4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套筒41位于绝缘芯棒(图中未示出)的端部,并包覆端部的整个外表面;

导线固定件42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组件421、固定组件422、紧固件423和紧固件424,固定组件421上设有线槽4211,固定组件421和固定组件422通过与紧固件423配合固定于在横担连接件41的外周面,线槽4211进一步与紧固件424配合将导线固定于线槽4211内。

固定组件421和固定组件422通过紧固件423固定于横担连接件41的外周面后,使得线槽4211位于复合横担远离地面的上方,此时将导线置入线槽4211内,通过紧固件424可将导线牢固固定于线槽4211内,无需绑扎。

具体地,固定组件为箍套421,固定组件为箍套422,紧固件为螺栓423,箍套421和箍套422上设有与螺栓423配合的螺孔,线槽为设于箍套421中间区域的u型槽4211,紧固件为螺栓424,在u型槽4211的侧壁上设有与螺栓424配合的螺孔。

为了防止箍套421和箍套422在套筒41上的滑动,在套筒41远离绝缘层的外周面上设有凸块411,可选在每个外周面上都设有凸块411,对凸块411的个数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由于套筒41的另一端设有翻边,翻边与绝缘层抵接密封,使得箍套421和箍套422正好位于凸块411和翻边之间,实现牢固固定,避免向左右两侧的滑动。

箍套421和箍套422分别套装于横担连接件41的外周并通过螺栓423进行固定,在u型槽4211的底面可放置橡胶垫片43,导线放置在橡胶垫片43中,利用螺栓424进行紧固连接,u型槽4211的尺寸适应于导线的外径尺寸,使得导线正好限位在该u型槽4211内。

在一实施方式中,u型槽的侧壁可设置内螺纹,通过螺塞与内螺纹配合实现对导线的紧固。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将套筒改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导线固定件的结构相似,可用于在复合横担的中间区域固定导线。

请参阅图7,本发明导线固定装置第五实施方式,该导线固定装置包括横担连接件51和导线固定件52,横担连接件为套筒51,套筒5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套筒51位于绝缘芯棒(图中未示出)的端部,并包覆端部的整个外表面;

导线固定件52包括设有线槽5211的箍套521、与箍套521配合的耳片522、以及紧固件523。耳片522是由套筒51相对的两个外周面延伸出来,耳片522可与套筒51一体成型,或者耳片522焊接或粘接在套筒51上,耳片522与套筒51之间不贯穿。

紧固件为螺栓523,箍套521和耳片522上分别设有与螺栓523配合的螺孔。线槽可为设于箍套521上的弧形槽5211,将导线置入弧形槽5211后,将箍套521套装于套筒51的外周,箍套521与耳片522之间通过螺栓523进行紧固,装配好的导线固定件52包围套筒51的部分外周面。

可以看出,套筒51包覆固定于绝缘芯棒的端部,在端部形成一个密封结构,使绝缘芯棒免受外部环境的腐蚀,而导线固定装置部分包围套筒51的外周面,利用箍套521和耳片522之间的固定将导线牢固固定在弧形槽5211内,无需绑扎工艺,减少后续维护检修的工作量,降低工程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导线固定装置均可通过冲压工艺成型,冲压出的导线固定装置成本低、质量轻、强度满足配网需求。

进一步,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导线固定装置,应用于复合横担上,但是对上述导线固定装置的结构,应用在其他场合的工程需求,也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复合横担一实施方式,该复合横担使用如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导线固定装置来固定导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