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527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单相负荷,尤其是我国的牵引供电系统,电气化铁道采用单相工频交流制,牵引供电系统通过牵引变电所与电力系统相连接,牵引变电所的核心设备是牵引变压器。近几年来,直供方式的vv接线的牵引变压器,at方式的vx接线的牵引变压器,ynvd牵引变压器,斯科特(scott)牵引变压器等实现了三相-两相变换,但是我国牵引供电系统都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电分相问题,负序问题。电分相问题使得供电线路存在无电区,无电区的存在严重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整体性能;牵引负荷是单相负荷,具有严重的不对称性,因此向电力系统注入大量负序电流,引起三相电网的严重不平衡。并且当机车紧急制动时,产生的能量无法返回电网,只通过电阻消耗多余的能量,不利于节能。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牵引变电所的牵引变压器,将变压器输出的两个单相电变换成一个单相电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该变换器可以实现负序和无功的动态补偿;能够治理单相负荷的谐波,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取消现有牵引供电系统中的过分相,有助于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能实现能量回馈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它能有效地解决动态治理负序电流和补偿无功及牵引网电分相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牵引变电所内部变压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经过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将两个单相电转成一个单相电用于牵引网。该装置取消了过分相,并且当牵引机车处于再生制动时,能够向电网反馈达标的电能,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该装置采用多电平级联输入,两相输出的单相交流电可以串联或者并联。综上,该装置既有利于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环境、节约电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牵引变压器、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和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与牵引变电所中的牵引变压器配合使用,将牵引变压器输出的两相电变换为单相电,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和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均为采用n个变换器模块级联相接形成的输入级联结构的两相-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当牵引变电所中采用的牵引变压器为斯科特变压器时,输出α、β相两个单相电,两相-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与斯科特变压器配合使用,α相输出a1p’经过连接电抗la与两相-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中的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入端a1p相连,β相输出b1p’经过连接电抗lb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正输入端b1p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入端ann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负输入端bnn相连;当采用输出为并联结构时,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出端a1p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正输出端b1p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出端ann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负输出端bnn相连;当采用输出为串联结构时,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出端a1p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负输出端bnn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出端ann与铁轨n相连,b1p经连接电抗l与接触网p相连;当牵引变电所中采用的是vv接线变压器时,输出t1、t2相两个单相电,两相-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与vv接线变压器配合使用,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负输入端bnn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入端ann相连,t2相的输出b1p’通过电抗lb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正输入端b1p相连,t1相的输出a1p’通过电抗la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入端a1p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出端ann连接到铁轨n上,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正输出端b1p经电抗l与接触网p相连;当采用并联输出时,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出端a1p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正输出端b1p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出端ann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负输出端bnn相连;当采用串联输出时,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出端a1p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负输出端bnn相连。

所述变换器模块级联相接的方式为: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和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左端输入接线方式,其中,变换器模块1的正输入端a1p接出、负输入端a1n与变换器模块2的正输入端a2p相连,依次类推,变换器模块n-1的负输入端a(n-1)n与变换器模块n的正输入端anp相接,负输入端ann接出,将n个变换器模块输入端连接起来;变换器模块1的正输出端a1p接出、负输出端a1n与变换器模块2中的正输出端a2n相接,同样依次类推;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中n个变换器模块也采用相同的方式连接,n>1。

所述的变换器模块个数n的具体数量与具体采用的开关管、采取拓扑结构相关,当采用开关管的耐压等级越高,n的大小相应的就越小;当采取多电平拓扑结构时,n也相应较小,反之,变换器模块个数较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是在现有牵引变电所的基础上,将牵引变压器输出的两个α(t1)、β(t2)单相电转成一个单相电的电力电子装置,无需改造牵引变电所,适用性、经济性高。

2、本发明的使用,可以实现同相供电并取消牵引网的电分相,能够解决负序和无功的动态补偿、治理单相负荷的谐波、实现能量回馈,从而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

3、每相的单相-单相变换器级联再串联或并联输出,提高了输出电压等级。

4、可以根据供电网络的电压信息调整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相位、频率和幅值,使之满足用户要求,提高电能质量,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斯科特变压器串联型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斯科特变压器并联型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vv接线变压器串联型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用于vv接线变压器并联型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串联型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并联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的是本发明与斯科特(scott)牵引变压器配合使用的输出串联、输出并联外部接线方式。图3、4表示的是本发明与vv接线变压器配合使用的情况。图5、图6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的输出并联、输出串联内部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两相-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牵引变压器、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和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适用于牵引变电所的两相-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在现有变电所的基础上,三相电网的每一相(a,b,c)经牵引变压器输出α(t1)、β(t2)两相,再级联n(n>1)个变换器模块(a1~an,b1~bn)接出,形成输入级联结构的变换装置。输出有串联和并联两种结构。其中:

a、当牵引变电所中采用的牵引变压器为斯科特(scott)变压器时,输出α、β相两个单相电,两相-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与斯科特(scott)变压器配合使用时,α相输出a1p’经过连接电抗la与两相-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中的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入端a1p相连,β相输出b1p’经过连接电抗lb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正输入端b1p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入端ann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负输入端bnn相连;当采用输出为并联结构时,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出端a1p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正输出端b1p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出端ann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负输出端bnn相连;当采用串联结构时,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出端a1p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负输出端bnn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出端ann与铁轨n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正输出端b1p经连接电抗l与接触网p相连;当牵引变电所中采用的是vv接线变压器时,两相-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与vv接线变压器配合使用,bnn与ann相连,t2相的输出b1p’通过电抗lb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中的正输入端b1p相连,t1相的输出a1p’通过电抗la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入端a1p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出端ann连接到铁轨n上,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正输出端b1p经电抗l与接触网p相连;当采用并联输出时,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正输出端a1p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正输出端b1p相连,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的负输出端ann与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负输出端bnn相连。

b、本发明的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和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的左端输入接线方式,其中的变换器模块1的正输入端a1p接出、负输入端a1n与变换器模块2中的正输入端a2p相连,依次类推,变换器模块n-1的负输入端a(n-1)n与变换器模块n的正输入端anp相连,负输入端ann接出;变换器模块1的正输出端a1p接出、负输出端a1n与变换器模块2中的正输出端a2n相接,同样依次类推,变换器模块n-1的负输出端a(n-1)n与变换器模块n的正输出端anp相连,负输出端ann接出。同理,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中n个变换器模块也采用相同的方式连接。具体变换器模块数根据具体采用的开关管耐压等级和拓扑结构而定。

本发明提出的与牵引变压器配套使用的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该两相-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中的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a和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b采用n个变换器模块级联,其变换器主要由整流电路、双向dc-dc变换电路和逆变电路组成。从调制电平角度,电路可以是两、三电平结构,也可以是多电平结构,从桥路结构角度,电路可以是全桥、半桥结构,另外双向dc-dc变换电路中还可以具有谐振网络或者无谐振网络。结构能够承受高压,输出有串联或并联两种方式,直接与单相牵引网相连,提高了输出电压等级。本发明在现有牵引变电所的基础上,无需改造牵引变电所就能取消了牵引网的过分相,实现了同相供电,可以动态补偿负序和无功、治理单相负荷的谐波、实现能量回馈,从而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并且可以根据供电网络的电压信息调整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相位、频率和幅值,使之满足用户要求,提高电能质量,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