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934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为2016年05月20日提出的专利申请号为“201610341761.2”、名称为“一种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申请之中。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它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行业的运行。电力设备柜内的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发,会导致电力柜内部的设备产生严重的影响,当热量不能及时流通出去,重则会导致火灾,此外现有的电力设备柜的底座都是固定不动的,当需要根据来调节整个电力设备柜的安装高度时则无法实现。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所述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定位装置之间的提升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顶靠装置、位于所述提升装置上方的电力柜及位于所述电力柜左侧的吹气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第二支撑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横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孔、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三支撑杆,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上方的推动块及位于所述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第一竖板及第二横杆,所述顶靠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撑杆、收容于所述第四支撑杆内的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上的第三弹簧及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顶靠块,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板、位于所述提升板上方的第二弯曲杆、位于所述提升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的第三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杆上的第二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杆上的第四横杆及设置于所述第四横杆上的固定块,所述电力柜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吹气装置包括第五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左侧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上方的风机、位于所述第二斜杆上方的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过滤网、位于所述过滤网右侧的管道、连接杆、位于所述管道右侧的吹气斗及位于所述管道下方的固定架。

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气缸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推动块穿过所述方孔,所述推动块的左右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气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竖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板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支撑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靠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推动块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靠块的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所述顶靠块的左右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顶靠块顶靠在所述推动块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提升板呈长方体,所述提升板水平放置,所述提升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竖板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提升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电力柜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竖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提升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提升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下表面呈倾斜状且顶靠在所述顶靠块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横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的上表面与所述提升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水平放置,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提升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顶靠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电力柜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电力柜竖直放置,所述电力柜放置在提升板上。

所述第五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提升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提升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呈长方体,所述横板水平放置,所述横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五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管道的左表面与所述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右表面与所述吹气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吹气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吹气斗的右表面与所述电力柜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吹气斗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左侧,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电力柜内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减少对电力柜内设备造成损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电力柜的高度,提高其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撑板2、气缸装置3、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装置4、位于所述定位装置4之间的提升装置5、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的顶靠装置6、位于所述提升装置5上方的电力柜7及位于所述电力柜7左侧的吹气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之间的第二支撑杆1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上的第一横杆13。所述第一支撑杆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1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2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杆1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13呈长方体且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2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2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孔21、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架2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2上的第三支撑杆23。所述方孔21呈长方体状,所述方孔21贯穿所述支撑板2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支架2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22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22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的下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13与所述第一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23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23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23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2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23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气缸装置3包括气缸31、位于所述气缸31上方的推动杆32、位于所述推动杆32上方的推动块34及位于所述推动杆32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33。所述气缸3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的下端与所述气缸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32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32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32的下端与所述气缸31连接,使得所述气缸31带动所述推动杆32上下移动,所述推动杆32的上端与所述推动块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34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推动块34穿过所述方孔21,所述推动块34的左右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弹簧3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3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上端与所述推动块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下端与所述气缸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弯曲杆41、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41上的第一竖板43及第二横杆42。所述第一弯曲杆41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41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4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竖板4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4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板43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横杆42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4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顶靠装置6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撑杆61、收容于所述第四支撑杆61内的第二弹簧62、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撑杆62上的第三弹簧63及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的顶靠块64。所述第四支撑杆6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支撑杆61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支撑杆61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6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61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611,所述第一凹槽6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弹簧62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6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611内,所述第二弹簧62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6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凹槽6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61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簧63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63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6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3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靠块6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6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推动块34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靠块64的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所述顶靠块64的左右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顶靠块64顶靠在所述推动块34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提升装置5包括提升板51、位于所述提升板51上方的第二弯曲杆52、位于所述提升板51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竖杆53、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53上的第三横杆54、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杆54上的第二竖杆55、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杆55上的第四横杆56及设置于所述第四横杆56上的固定块57。所述提升板51呈长方体,所述提升板51水平放置,所述提升板5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竖板43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5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5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弯曲杆52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52的下端与所述提升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52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电力柜7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弯曲杆5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竖杆5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5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竖杆5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53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53的上端与所述提升板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53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611内且与所述第四支撑杆61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竖杆53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6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竖杆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5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5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横杆54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54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5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5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5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5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5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竖杆55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竖杆55的上端与所述提升板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55的下表面呈倾斜状且顶靠在所述顶靠块64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顶靠块64左右移动时,可以带动所述第二竖杆55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提升板51上下移动。所述第四横杆5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5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横杆56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56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56的上表面与所述提升板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5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5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56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5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7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57水平放置,所述固定块57的上表面与所述提升板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7的下表面与所述顶靠块6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电力柜7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电力柜7竖直放置,所述电力柜7放置在提升板51上,所述第二弯曲杆52可以对所述电力柜7进行相对固定。所述电力柜7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一通孔71及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二通孔72,所述第一通孔71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通孔71呈圆形且与所述电力柜7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7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72呈圆形且与所述电力柜7的内部相通。

如图1所示,所述吹气装置8包括第五支撑杆81、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81右侧的第一斜杆82、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81左侧的第二斜杆83、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81上方的风机84、位于所述第二斜杆83上方的横板89、位于所述横板89上方的过滤网88、位于所述过滤网88右侧的管道85、连接杆80、位于所述管道85右侧的吹气斗86及位于所述管道85下方的固定架87。所述第五支撑杆81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支撑杆81竖直放置,所述第五支撑杆81的下端与所述提升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81的上端与所述风机8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8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82的下端与所述提升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82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8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83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83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8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83的上端与所述横板8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89呈长方体,所述横板89水平放置,所述横板89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五支撑杆8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88呈长方体,所述过滤网88竖直放置,所述过滤网88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板8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0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80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杆80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8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0的左端与所述过滤网88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85呈水平状,所述管道85的左表面与所述过滤网88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85的右表面与所述吹气斗86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管道85的内部与所述吹气斗86的内部相通。所述吹气斗86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吹气斗86的右表面与所述电力柜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吹气斗86位于所述第一通孔71的左侧。所述固定架87呈l型,所述固定架87的一端与所述管道8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8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8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使用时,首先当电力设备柜内温度较高时启动风机84,使得外界的空气经过过滤网88的过滤后进入到管道85内,然后经过吹气斗86及第一通孔71进入到电力设备柜7内,然后从第二通孔72排出,从而可以将电力设备柜7内的热量带走,降低电力设备柜内的温度,由于第二通孔72设有若干个,从而排出效率较高,降温效果显著。当需要调节电力设备柜的高度时,启动气缸31,使得推动杆32向上推动推动块34,使得顶靠块64向两侧移动,进而使得第二竖杆55向上移动,然后所述提升板51向上移动,然后电力设备柜7向上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弹簧62对所述第一竖杆5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三弹簧63对所述顶靠块64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推动块34向下移动时,所述顶靠块64在所述第三弹簧63及第二竖杆55的作用下向中间移动,所述第一竖板43使得所述提升板51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至此,本发明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