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梯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51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电梯供电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梯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中电动机处于制动状态时,要发出电能,现在一般是通过添加制动电阻,把电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设计能量回馈及停电应急装置就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变频器散热效果也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散热效果较佳的多功能电梯供电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电梯供电系统,包括驱动电梯轿厢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接于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侧分别设置左散热孔和右散热孔,所述变频器包括整流模块与逆变模块,所述整流模块与逆变模块通过接线连接,且所述整流模块与逆变模块间的接线上设置能量回馈及停电应急装置,所述变频器的整流模块接于市电,所述能量回馈及停电应急装置接于市电,所述左散热孔与右散热孔间设置用于供给洁净空气以对变频器内部进行散热并将散热后的空气排出的除尘散热机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供电系统通过添加能量回馈及停电应急装置,电梯在制动状态时发的电能一部分给电池充电,一部分回馈给电网,可以大大减小电梯的能耗;在市电停电时,电池放电,本装置工作,运行电梯至平层位置开门放出乘客。除尘散热机构能对变频器进行较好的散热,延长变频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电梯供电系统结构图。

图2为除尘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变频器,101整流模块,102逆变模块,103能量回馈及停电应急装置,2电动机,301第一腔室进气口,302第一挡板,303除尘滤网,304第一风机,305第一腔室出气口,306第二腔室进气口,307第一腔室出气口,308第二风机,309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多功能电梯供电系统,包括驱动电梯轿厢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接于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侧分别设置左散热孔和右散热孔,所述变频器包括整流模块与逆变模块,所述整流模块与逆变模块通过接线连接,且所述整流模块与逆变模块间的接线上设置能量回馈及停电应急装置,所述变频器的整流模块接于市电,所述能量回馈及停电应急装置接于市电,所述左散热孔与右散热孔间设置用于供给洁净空气以对变频器内部进行散热并将散热后的空气排出的除尘散热机构。

本供电系统通过添加能量回馈及停电应急装置,电梯在制动状态时发的电能一部分给电池充电,一部分回馈给电网,可以大大减小电梯的能耗;在市电停电时,电池放电,本装置工作,运行电梯至平层位置开门放出乘客。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

所述除尘散热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隔板,以将外壳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一侧底部设置第一腔室进气口,所述第一腔室进气口的出口处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端与第一腔室进气口出口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腔室下部设置若干除尘滤网,上部设置第一风机,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设置第一腔室出气口;所述第二腔室的顶部设置第二腔室进气口,所述第二腔室一侧的下部设置第二腔室出气口,所述第二腔室出气口的出口处设置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与第二腔室出气口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腔室出气口内设置第二风机;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出气口接于左散热孔,所述第二腔室进气口接于右散热孔。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呈收口锥状。第一挡板底部设置第一配重块,第一配重块与第一挡板可拆卸连接,第二挡板底部设置第二配重块,第二配重块与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配重块不宜过重,影响挡板的正常开闭。设置配重块利于挡板的闭合,尤其针对长时间使用后挡板不能较好闭合的情况。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工作后,空气从第一腔室进气口流入,此时第一挡板打开,然后通过除尘滤网过滤,从第一腔室出气口及左散热孔流入变频器,冷却内部元器件后,散热空气从右散热孔及第二腔室进气口流出,并从第二腔室出气口处流出,此时第二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整个设备停机状态,第一挡板闭合第一腔室进气口,第二挡板闭合第二腔室出气口,可防止粉尘及异物进入。特别的,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可与设置在外壳处的单片机连接,单片机接于设置在变频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大于预设值(例如50摄氏度),单片机控制风机工作进行散热,节能安全,智能化程度较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