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光伏市电互补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9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自适应光伏市电互补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蓄电池两端的第一分压支路和第二分压支路,第一分压支路的采样点连接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基准电压,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一反馈电阻R2,设定第一分压支路的采样比以及R1和R2的比值,使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的上门限电压对应于蓄电池的过充关断电压,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的下门限电压对应于蓄电池的充电关断恢复电压;

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继电器连接电源输出端,且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在电源输出端对蓄电池的充电回路上,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由逻辑控制电路控制切入与否的光伏电源、市电电源;

当蓄电池端电压上升至过充关断电压时,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发生翻转输出低电平,其通过第一继电器断开电源输出端对蓄电池的充电,此过充关断状态一直维持到蓄电池端电压降低至充电关断恢复电压,达到充电关断恢复电压则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翻转为高电平,接通电源输出端对蓄电池的充电;

所述第二分压支路的采样点连接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3连接基准电压,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二反馈电阻R4,设定R3和R4的比值以及第二分压支路的采样比,使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下门限电压对应于蓄电池的过放关断电压,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上门限电压对应于蓄电池的放电关断恢复电压;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继电器连接蓄电池对负载的放电回路;

当蓄电池端电压下降至过放关断电压时,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发生翻转输出高电平,其通过第二继电器断开蓄电池对负载的放电,此过放关断状态一直维持到蓄电池端电压上升至放电关断恢复电压,达到放电关断恢复电压则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翻转为低电平,接通蓄电池对负载的放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市电互补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包括为NPN型的第三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光敏电阻,其集电极通过电阻连接VCC,其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共同连接与门,与门的输出端通过第四三极管连接第三继电器,当与门输出为高电平时,第三继电器的触点接通光伏电源对蓄电池的充电;

所述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五三极管连接第四继电器,当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为高电平时,第四继电器的触点接通市电电源对蓄电池的充电;

于是,当晚上过充时,以及晚上不过充也不过放时,光敏元件使光伏电源、市电电源均不导入充电,当晚上过放时,光敏元件使市电电源导入充电,当白天过充时,光敏元件使光伏电源、市电电源均不导入充电,当白天不过充也不过放时,光敏元件使光伏电源导入充电,当白天过放时,光敏元件使光伏电源、市电电源均导入充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光伏市电互补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NPN型的第一三极管连接第一继电器,充电指示灯并联在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两端,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过充关断指示灯后连接电源输出端,其常开触点连接在电源输出端对蓄电池的充电回路上;

所述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NPN型的第二三极管连接第二继电器,过放关断指示灯并联在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两端,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在蓄电池对负载的放电回路上,放电指示灯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后并联在蓄电池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市电互补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的基准电压和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的基准电压为同一基准电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市电互补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迟滞比较器和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电源由三端可调稳压器LM317供电,LM317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可实现在输入电压变化的情况下稳压输出,LM317的输出端VCC1连接第一、第二电压迟滞比较器的正电源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光伏市电互补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V时,所述同一基准电压由稳压值为5.1V的稳压二极管提供。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