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无功补偿滤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161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配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无功补偿滤波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10KV自动将大容量的集中补偿细分为若干组小容量的自动补偿,根据负荷无功需求投入响应的补偿分组回路。

目前电力系统中常规的集中补偿装置容量大,断路器人工投入,对负荷冲击大,不利于频繁投切,不能有效的跟踪系统负荷变化情况做出响应调整,不利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无功补偿滤波装置,能够解决电力系统中常规的集中补偿装置中的断路器不适合频繁投切,不能有效的跟踪系统负荷变化情况作出响应调整,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压无功补偿滤波装置,包括三个相互独立的补偿柜,分别为补偿柜一、补偿柜二和补偿柜三,所述补偿柜一包括真空接触器,空心电抗器、喷逐式熔断器、避雷器、滤波电容器和放电线圈,所述空心电抗器连接于滤波电容器和高压真空接触器之间,所述空心电抗器和滤波电容器之间连接有避雷器和喷逐式熔断器,所述喷逐式熔断器和滤波电容器上并联放电线圈,所述补偿柜二、补偿柜三的结构组成与补偿柜一相同。

所述补偿柜一的真空接触器与补偿柜二的真空接触器之间设置有高压无功补偿控制器。

所述补偿柜一中的电容器的无功功率为600Kvar,所述补偿柜二和补偿柜三中的电容器的无功功率为1200Kvar。

所述高压无功补偿滤波装置还包括相互串联的带电显示器和电压传感器。

所述带电显示器和电压传感器设在补偿柜二和补偿柜三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补偿装置分为若干组补偿回路,每个回路单独成套,多个回路并联运行,由补偿控制器集中控制,每个回路里含有真空接触器投切(满足频繁投切要求),补偿用电容器,抗谐波用电抗器等元器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接触器适合频繁投切,能有效跟踪负荷变化自动调整补偿回路,补偿效果好,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无功补偿滤波装置,包括三个相互独立的补偿柜,分别为补偿柜一、补偿柜二和补偿柜三,所述补偿柜一包括真空接触器KM1,空心电抗器L1、喷逐式熔断器FU1、避雷器FV1、滤波电容器C1和放电线圈TV1,所述空心电抗器L1连接于滤波电容器C1和高压真空接触器KM1之间,所述空心电抗器L1和滤波电容器C1之间连接有避雷器FV1和喷逐式熔断器FU1,所述喷逐式熔断器FU1和滤波电容器C1上并联放电线圈TV1,所述补偿柜二、补偿柜三的结构组成与补偿柜一相同。

补偿柜二包括真空接触器KM2,空心电抗器L2、喷逐式熔断器FU2、避雷器FV2、滤波电容器C2和放电线圈TV2,所述空心电抗器L2连接于滤波电容器C2和高压真空接触器KM2之间,所述空心电抗器L2和滤波电容器C2之间连接有避雷器FV2和喷逐式熔断器FU2,所述喷逐式熔断器FU2和滤波电容器C2上并联放电线圈TV2。

补偿柜三包括真空接触器KM3,空心电抗器L3、喷逐式熔断器FU3、避雷器FV3、滤波电容器C3和放电线圈TV3,所述空心电抗器L3连接于滤波电容器C3和高压真空接触器KM3之间,所述空心电抗器L3和滤波电容器C3之间连接有避雷器FV3和喷逐式熔断器FU3,所述喷逐式熔断器FU3和滤波电容器C3上并联放电线圈TV3。

补偿柜一的真空接触器KM1与补偿柜二的真空接触器KM2之间设置有高压无功补偿控制器ZK。

所述补偿柜一中的电容器C1的无功功率为600Kvar,所述补偿柜二和补偿柜三中的电容器C2、C3的无功功率为1200Kvar。

所述高压无功补偿滤波装置还包括相互串联的带电显示器DXN和电压传感器CG。

所述带电显示器DXN和电压传感器CG设在补偿柜二和补偿柜三之间。

每台柜内由电容器C提供无功功率,喷逐式熔断器FU能有效保护电容器过电流,空心电抗器L起到一致谐波和抗涌流的作用,放电线圈TV给电容器及时放电,避雷器FV防止操作过电压,真空接触器KM接收控制器ZK指令做出投切动作,电压传感器CG和带电显示器DXN提供带电指示防止误操作。

常规3000KVAR电容器组由一台断路器柜人工完成投切,对负荷冲击很大,本实用新型将3000KVAR分成600+2*1200三套补偿柜,三台补偿柜相互独立,由控制器K统一自动控制,控制器ZK采样系统的电压电流计算无功需求,智能匹配组合三台补偿柜,从而完成最优补偿。投切精度由原来的3000KVAR提高到600KVAR,精度高,能有效跟踪负荷变化做出调整,切配置了电抗器,对系统冲击更小。适合频繁投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