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伏反射板的光伏组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1757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具有光伏反射板的光伏组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光伏反射板的光伏组件系统,适用于所有和地平面有角度的地面光伏系统、所有和屋面有角度的混凝土屋面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现阶段面临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很难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光伏反射板的光伏组件体系,可有效的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太阳能辐射量,使光伏组件发电量得到明显提高。在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很难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本系统采用逆向思维,把太阳光反射到组件表面上。在不增加原有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仅增加微小的投资成本,获得了更高的发电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具有光伏反射板的光伏组件体系,包括至少两个光伏组件系统,光伏组件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支架以及安装在该光伏组件支架斜梁上的光伏组件,其中一个光伏组件系统上安装光伏反射板,且光伏反射板将光反射至另一个光伏组件系统中光伏组件的光伏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两个光伏组件系统呈线性排列且两个光伏组件系统的光伏面朝向相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光伏反射板安装在光伏反射板支架上,光伏反射板支架安装在光伏组件系统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两个光伏组件系统具体包括第一光伏组件系统、第二光伏组件系统,第二光伏组件系统的光伏面朝向第一光伏组件系统,第一光伏组件系统靠近第二光伏组件系统的一侧安装光伏反射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光伏反射板支架和光伏组件之间的角度可调。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光伏反射板支架一端与第一光伏组件系统的光伏组件支架铰接或通过弹性件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具有腰形孔的固定板与光伏组件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体系,可有效的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太阳能辐射量,使光伏组件发电量得到明显提高。在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很难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本系统采用逆向思维,把太阳光反射到组件表面上。在不增加原有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仅增加微小的投资成本,获得了更高的发电量。

与光伏组件系统之间的角度的可调节型光伏反射板支架设计,大大的增加了本系统的适用型和通用型,无论何种光伏系统,只要和原有基础面成一定角度,本系统都能使用。根据不同的太阳光角度变化,还可以通过我们的可调节型的系统,找到最好的反射角度。

弧形反射板,更好的将太阳光反射到光伏组件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具有光伏反射板的光伏组件体系,包括至少两个光伏组件系统,光伏组件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支架以及安装在该光伏组件支架斜梁上的光伏组件,其中一个光伏组件系统上安装光伏反射板4,且光伏反射板将光反射至另一个光伏组件系统中光伏组件的光伏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系统的数量为两个,具体为第一光伏组件系统1、第二光伏组件系统2,两个光伏组件系统呈线性排列且两个光伏组件系统的光伏面11朝向相同,光伏反射板安装在光伏反射板支架3上,第二光伏组件系统的光伏面朝向第一光伏组件系统,第一光伏组件系统靠近第二光伏组件系统的一侧安装光伏反射板。光伏反射板支架安装在光伏组件系统上。

光伏反射板支架和光伏组件之间的角度可调。

具体可调通过以下设置:光伏反射板支架一端与第一光伏组件系统的光伏组件支架铰接或通过弹性件6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具有腰形孔的固定板5与光伏组件支架固定连接。螺栓穿过腰形孔将固定板与光伏组件支架固定连接,通过调整螺栓在腰形孔7内的位置来调节光伏反射板支架和光伏组件之间的角度。

其中,弹性件优选采用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弹性件。

在上述的方案中,光伏反射板优选采用弧形板。从而提高反射效果。

本产品在使用时可将照射至光伏反射板上的光反射至后排光伏组件系统的光伏面上,从而提高了发电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