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2312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沿水平方向振动的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震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电磁驱动装置位于振子中央的振动电机,由于具有驱动力强,振动性能好和厚度小等有益效果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传统的振动电机为了在跌落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通常会在弹性部件下方设置挡片,但采用这种结构振动电机由于厚度薄,且通常为四弹簧结构,因此无法在该位置设置挡片,这样,在跌落过程中就无法起到弹簧的保护作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振动电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振动电机,可以在保证驱动力和尺寸的前提下,起到跌落保护的作用,提供产品的可靠性。具体方案为:

一种振动电机,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电磁驱动装置、振子以及弹性支撑所述振子的弹性部件,所述振子包括垂直于振动方向的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振子上具有沿垂直于振动方向贯穿振子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中空部,所述中空部由沿振动方向的第一内壁和连接一对第一内壁的第二内壁围成,所述电磁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中空部内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电磁驱动装置在振动方向上与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振子的最大振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位于第二内壁与电磁驱动装置之间的挡片。

优选的,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包括铁芯及缠绕于所述铁芯上的线圈,所述振子包括围成所述中空部的配重块以及固定在第一内壁上的磁钢,所述磁钢与所述电磁驱动装置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振子上还设置有贴设在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上的磁碗,所述磁钢通过磁碗固定在第一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磁碗由两个对称的半环形结构组成的环状结构,所述磁钢设置在两个半环形结构的结合处。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固定电磁驱动装置和挡片的底板,所述磁碗靠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避让挡片的第一避让部。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靠近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挡片的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二避让部与所述第一避让部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铁芯包括缠绕着线圈的主体部和位于线圈两端的固定端,所述线圈抵接在所述固定端上,所述铁芯通过所述固定端固定在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挡片固定抵接在所述固定端上。

优选的,所述振子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弹性部件的固定台阶,所述弹性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台阶上,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振动电机在振子内设置中空部,电磁驱动装置设置在中空部内,并在电磁驱动装置与振子之间设置挡片,可以在保证驱动力和尺寸的前提下,起到跌落保护的作用,提供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电机的部分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电机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电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电机100,包括壳体1、收容在壳体1内的振子2、弹性支撑振子2的弹性部件3以及驱动振子2振动的电磁驱动装置4。

壳体1包括具有侧壁的上壳体11和作为壳体底壁的底板12,底板12盖接在上壳体11上并与上壳体11形成收容空间。电磁驱动装置4固定在底板12上,弹性部件3固定在上壳体11的侧壁上并支撑振子2在平行于底板12的方向上振动。

振子2包括配重块21和设置在配重块21上的磁钢22和磁碗23。配重块21包括垂直于振动方向的第一表面214及与第一表面214相对的第二表面(未图示),配重块21上具有沿垂直于振动方向贯穿振子第一表面214和第二表面的中空部210。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空部210包括一对第一内壁211和连接第一内壁211的一对第二内壁212,其中第一内壁2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振子2的振动方向,第二内壁2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振子2的振动方向。磁碗23由两个对称的半环形结构组成一个环状结构,并贴设在第一内壁211和第二内壁212上。磁钢22设置在两个半环形结构的结合处,即两个磁钢2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内壁211的中心位置。

电磁驱动装置4设置于所述中空部210内,并与第一内壁211和第二内壁212均间隔设置,并且电磁驱动装置4在振动方向上与第二内壁212之间的距离大于振子的最大振幅。由于电磁驱动装置4为固定于底板12上的定子,振子2在弹性部件3的支撑下振动,因此在振动电机工作时,电磁驱动装置4与第二内壁212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相对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驱动装置4由线圈42和缠绕线圈42的铁芯41组成。其中铁芯41的延伸方向为振子2的振动方向即平行于第一内壁211的方向。由于两磁钢22分别位于铁芯41的两侧,会在线圈42范围内产生均匀的磁场,线圈42通电后受力从而驱动振子2沿第一内壁211的方向振动。

铁芯41包括缠绕着线圈42的主体部411以及位于主体部411和线圈42两端的固定端412。铁芯41通过固定端412固定在壳体的底板12上。

底板12上设置有固定抵接在固定端412上的挡片5,该挡片5位于振子2与第二内壁212相对运动的路径上,可以限制振动电机的过幅振动或在跌落时起到对振子2的保护作用。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挡片5与电磁驱动装置4的固定端412相连。

进一步的,参照图3,磁碗23靠近底板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避让该挡片5的第一避让部231,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了振子2的可振动幅度,提高了振子2的振动性能。

配重块21上进一步设置有用于固定弹性部件3的固定台阶213,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3共有四个,均为C型弹簧结构,分别固定于振子2的四角处,对应的,固定台阶213也有四个,分别设置在连接第一表面214和第二表面的侧壁的四角处。弹性部件3一端固定在固定台阶213上,另一端与壳体1的侧壁相连。

进一步的,弹性部件上还设置有缓冲片31,缓冲件通常采用泡棉等软质材料,可以避免振动电机在跌落或过幅振动产生碰撞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大致相同,包括壳体1、收容在壳体1内的振子2、弹性支撑振子2的弹性部件3以及驱动振子2振动的电磁驱动装置4。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振子过幅振动的挡片5。磁碗23上设置有用于避让该挡片5的第一避让部231。

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块21上还设置有第二避让部215,其中第二避让部215与第一避让部231对应设置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较长距离的空间,可以为振子的振动提供进一步的可振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振子的振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振动电机,在振子内设置中空部,电磁驱动装置设置在中空部内,并在电磁驱动装置与振子之间设置挡片,可以在保证驱动力和尺寸的前提下,起到跌落保护的作用,提供产品的可靠性。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