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0345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组件安装都要安装在支架上,一方面可以固定光伏组件,防止被损坏,另一方面是提供一个合适的阳光照射角度,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但是,现在的光伏支架都是直接安装在地面上,容易被地表面的飞沙走石损坏,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为克服上述的不足,将光伏支架安装在混凝土管桩之上,然后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支架上,远离地表面,防止地表面的飞沙走石损坏光伏组件,同时采用球头与球槽的结构,便于任意角度的调节阳光直射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包括管桩、座箍、螺栓;其中:座箍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管桩的顶部,支撑杆顶部安装有安装架,且支撑杆与安装架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上有多个孔结构。

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其中:支撑杆底部设有球头,座箍的上表面设有球槽,且球槽与球头配合连接。

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其中:座箍由2个结构相同的半箍体构成。

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其中:半箍体由外圈体与内圈体构成,且内圈体的内孔表面上设有防滑齿。

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其中:球槽在外圈体与内圈体上各有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光伏支架安装在混凝土管桩之上,然后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支架上,远离地表面,防止地表面的飞沙走石损坏光伏组件,同时采用球头与球槽的结构,便于任意角度的调节阳光直射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箍体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圈体、内圈体的位置关系简图。

附图标记:管桩1、座箍2、螺栓3、球槽4、球头5、支撑杆6、安装架7、固定杆8、防滑齿9、半箍体21、外圈体211、内圈体2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包括管桩1、座箍2、螺栓 3;其中:座箍2通过螺栓3固定安装在管桩1的顶部,支撑杆6顶部安装有安装架7,且支撑杆6与安装架7之间通过固定杆8固定连接,支撑杆6上有多个孔结构。

实施例2、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其中:支撑杆6底部设有球头5,座箍2的上表面设有球槽4,且球槽4与球头5配合连接,便于任意调节阳光直射角。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请参阅图2,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其中:座箍2由2个结构相同的半箍体21构成,便于安装在管桩之上。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4、请参阅图2与图3,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其中:半箍体21由外圈体211与内圈体212构成,且内圈体212的内孔表面上设有防滑齿9,防止座箍2松脱滑落,提高安装的稳固性。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5、请参阅图3,一种基于混凝土管桩的光伏支架,其中:球槽4在外圈体211 与内圈体212上各有一半,便于球槽4的加工与球头5的安装。其余同实施例4。

工作原理:

在安装时,首先将球头5安装于两半的球槽4内,再将外圈体211与内圈体212合为一个整体的半箍体21,进而使得球头5可以在球槽4自由活动却又不能松脱,最后将两个半箍体21通过螺栓3固定安装在管桩1的顶部,由于内圈体212的内孔表面上设有防滑齿9,因此可以防止座箍2在管桩1的顶部滑动或者松脱,座箍2安装完成后,可以转动支撑杆6,进而得到所需要的角度,然后将安装架7安装在支撑杆6顶端,最后在支撑杆6上挑选合适的孔结构,将固定杆8固定安装在支撑杆6与安装架7之间,形成三角形,进而使得结构具有稳定性,动作结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