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034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调节机构结构简单,只能调节太阳能光伏板的倾斜角度,无法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调节太阳光伏板的位置;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调节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氧化锈蚀,调节困难,且在调节过程中,使用人员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调节角度的测量,操作麻烦,所以需要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以及调节,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包括万向轮、底板、转动组件、右支柱、太阳能光伏板、角度调节辅助组件以及左支柱,所述底板下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且底板上端面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右支柱固定在转动组件上端面右部棱线处,且右支柱上端通过调节杆与太阳能光伏板下端面相连接,所述左支柱固定在转动组件上端面左部棱线处,且左支柱上端通过圆轴与太阳能光伏板相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辅助组件安装在右支柱以及左支柱上,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旋转柱、齿轮一、齿轮二、转轴、弧形支撑体、环形槽以及载板,所述旋转柱装配在底板上端面中间位置,且旋转柱上端固定在载板下端面,所述齿轮一装配在旋转柱环形侧面,所述齿轮二设置在齿轮一环形侧面右端,且齿轮一通过轮齿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转轴安装在旋转柱右侧底板上端面,且转轴环形侧面装配有齿轮二,所述底板上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有弧形支撑体,且弧形支撑体上端装配在环形槽内部,所述环形槽开设在载板下端面,所述角度调节辅助组件包括连接杆、指示杆、量角尺以及方形筒,所述连接杆固定在太阳能光伏板下端面左部位置,且连接杆与太阳能光伏板呈90°夹角布置,所述指示杆连接在连接杆右端面,且指示杆与连接杆呈90°夹角布置,所述量角尺固定在左支柱右端面,且量角尺前端面与指示杆后端面相贴合,所述方形筒连接在右支柱上端,且方形筒设置在调节杆环形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下端面左部棱线处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通过圆轴与左支柱相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下端面右部棱线处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与调节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下端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筒内部上端固定有凸台,且方形筒通过凸台与连接柱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筒内部下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旋转柱、齿轮一、齿轮二、转轴、弧形支撑体、环形槽以及载板,该设计便于太阳能光伏板采光位置的调节,提高了太阳能光伏板的采光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后朝向固定,不能随着阳光直射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连接杆、指示杆、量角尺以及方形筒,该设计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太阳能光伏板的调节角度,且延长了调节杆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工具测量太阳能光伏板的倾斜角度,且调节装置容易氧化腐蚀的问题。

因添加了连接柱,该设计便于太阳能光伏板与左支柱以及右支柱的连接,因添加了电机,该设计便于转轴的转动,因添加了凸台,该设计便于方形筒的固定,因添加了凹槽以及密封圈,该设计提高了方形筒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以及调节,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中角度调节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万向轮、2-底板、3-转动组件、4-右支柱、5-太阳能光伏板、6-角度调节辅助组件、7-左支柱、31-旋转柱、32-齿轮一、33-齿轮二、34-转轴、35-弧形支撑体、36-环形槽、37-载板、61-连接杆、62-指示杆、63-量角尺、64-方形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包括万向轮1、底板2、转动组件3、右支柱4、太阳能光伏板5、角度调节辅助组件6以及左支柱7,底板2下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且底板2上端面安装有转动组件3,右支柱4固定在转动组件3上端面右部棱线处,且右支柱4上端通过调节杆与太阳能光伏板5下端面相连接,左支柱7固定在转动组件3上端面左部棱线处,且左支柱7上端通过圆轴与太阳能光伏板5相连接,角度调节辅助组件6安装在右支柱4以及左支柱7上。

转动组件3包括旋转柱31、齿轮一32、齿轮二33、转轴34、弧形支撑体35、环形槽36以及载板37,旋转柱31装配在底板2上端面中间位置,且旋转柱31上端固定在载板37下端面,齿轮一32装配在旋转柱31环形侧面,齿轮二33设置在齿轮一32环形侧面右端,且齿轮一32通过轮齿与齿轮二33相啮合,转轴34安装在旋转柱31右侧底板2上端面,且转轴34环形侧面装配有齿轮二33,底板2上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有弧形支撑体35,且弧形支撑体35上端装配在环形槽36内部,环形槽36开设在载板37下端面,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后朝向固定,不能随着阳光直射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

角度调节辅助组件6包括连接杆61、指示杆62、量角尺63以及方形筒64,连接杆61固定在太阳能光伏板5下端面左部位置,且连接杆61与太阳能光伏板5呈90°夹角布置,指示杆62连接在连接杆61右端面,且指示杆62与连接杆61呈90°夹角布置,量角尺63固定在左支柱7右端面,且量角尺63前端面与指示杆62后端面相贴合,方形筒64连接在右支柱4上端,且方形筒64设置在调节杆环形侧面,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工具测量太阳能光伏板的倾斜角度,且调节装置容易氧化腐蚀的问题。

太阳能光伏板5下端面左部棱线处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通过圆轴与左支柱7相连接,太阳能光伏板5下端面右部棱线处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与调节杆相连接,转轴34下端连接有电机,方形筒64内部上端固定有凸台,且方形筒64通过凸台与连接柱相连接,方形筒64内部下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工作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推动本实用新型,使万向轮1转动,从而将本实用新型移动至合适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当阳光直射位置移动时,工作人员使电机运行,电机工作带动转轴34转动,转轴34转动带动齿轮二33转动,齿轮二33转动带动齿轮一32转动,齿轮一32转动带动旋转柱31转动,旋转柱31转动带动载板37转动,从而带动太阳能光伏板5转动,同时使弧形支撑体35在环形槽36内部移动,该设计便于太阳能光伏板5的转动,且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好。

工作人员调节太阳能光伏板5的倾斜角度时,工作人员使调节杆伸缩,从而带动太阳能光伏板5沿着圆轴转动,太阳能光伏板5转动带动连接杆61移动,连接杆61移动带动指示杆62在量角尺63上移动,工作人员通过查看指示杆62在量角尺63上的位置确定太阳能光伏板5的倾斜角度,工作人员将适量的润滑油注入方形筒64内部,对调节杆进行润滑,方形筒64的存在使调节杆与外界隔离,使调节杆不易氧化腐蚀,该设计便于太阳能光伏板5倾斜角度的辅助调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