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8839阅读:20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无刷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基本采用电机作为原动力源,通过皮带传动等方式达到减速目的。目前市场上,在缝纫机行业里,主要有三种电机:一种是交流有刷电机,一种是直流有刷电机,另一种是直流无刷电机。前面两者均为有刷电机,存在以下缺陷:转速变化比较大,转速误差比较大;碳刷换向器摩擦,噪音大;不能完全消除换向火花;换向器和碳刷容易磨损、氧化,使用寿命短;制作工艺复杂,不易于自动化生产;其中交流有刷电机还有着体积大、重量重、安装困难的缺陷。目前直流无刷电机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但是直流无刷电机也存在以下缺陷:体积不够小,安装在家用缝纫机上不够方便;缺少散热装置或者散热装置安装不合理,长期使用难以散热或者散热不均匀,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该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结构合理,连接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专门适用于家庭缝纫机,安装方便,增加散热装置,电机散热效果好,更加均匀,电机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包括壳体,壳体处设有电机,壳体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内设有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转轴,电机转轴中部套设一导磁圈,导磁圈外侧设有一永磁体;定子组件位于永磁体外侧,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处设有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电机转轴一端穿出电机壳体用于动力输出;电机转轴另一端处设有一风轮,风轮位于电机壳体内部;风轮包括中空柱状的风叶座,风叶座一端部设有风叶;风叶座套设在电机转轴外侧,风叶座远离风叶的一端抵在导磁圈的端部,风叶座近风叶的一端设有套设在电机转轴处的卡簧,卡簧用于限定风叶座位置;电机壳体对应风叶处设有散热孔。

作为优选,电机壳体包括内部设有安装腔的壳体本体,安装腔一端开口且开口处设有电机端盖。

只需要通过设有安装腔的壳体本体和电机端盖组合,就能完成电机壳体的组装,安装方便,使用简单。

作为优选,壳体本体的底壁中部设有用于与电机转轴所述另一端配合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通过第一垫片设有第一轴承,电机转轴所述另一端设于第一轴承处。

第一安装孔与电机转轴相互配合,通过第一垫片和第一轴承,将电机转轴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电机转轴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

作为优选,电机端盖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电机转轴所述一端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通过第二垫片设有第二轴承,电机转轴所述一端设于第二轴承处。

第二安装孔与电机转轴相互配合,通过第二垫片和第二轴承,将电机转轴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电机转轴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该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壳体处设有电机,壳体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电机运行;电机壳体内设有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通过电机转轴、电机转轴中部套设的导磁圈,导磁圈外侧设有的永磁体相互配合,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位于永磁体外侧的定子组件产生磁场;电机转轴一端穿出电机壳体用于动力输出,能够与家用缝纫机组合连接,且结构合理,连接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电机转轴另一端处设有一风轮,风轮包括中空柱状的风叶座,风叶座一端部设有风叶;风叶座套设在电机转轴外侧,风叶座远离风叶的一端抵在导磁圈的端部,风叶座近风叶的一端设有套设在电机转轴处的卡簧,卡簧用于限定风叶座位置,风叶座通过导磁圈和卡簧的相互配合,限定了位置,不会出现在电机转轴上来回移动的情况;电机壳体对应风叶处设有散热孔,风轮与散热孔相互配合,达到均匀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部位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风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家用缝纫机直流无刷电机,包括壳体1,壳体1处设有电机,壳体1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16,控制电路板16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内设有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转轴3,电机转轴3中部套设一导磁圈 10,导磁圈10外侧设有一永磁体11;定子组件位于永磁体11外侧,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13,定子铁芯13处设有第一骨架12和第二骨架18;电机转轴3一端穿出电机壳体用于动力输出;电机转轴3另一端处设有一风轮19,风轮19位于电机壳体内部;风轮19包括中空柱状的风叶座9,风叶座9一端部设有风叶8;风叶座9套设在电机转轴3外侧,风叶座9远离风叶8的一端抵在导磁圈10的端部,风叶座9近风叶8的一端设有套设在电机转轴3处的卡簧7,卡簧7用于限定风叶座9位置;电机壳体对应风叶8处设有散热孔。转子组件通过电机转轴3、电机转轴3中部套设的导磁圈10和位于导磁圈10外侧的永磁体11相互配合,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而位于永磁体11外侧的定子组件产生磁场;电机转轴3一端穿出电机壳体用于动力输出,能够与家用缝纫机组合连接,且结构合理,连接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电机转轴3另一端处设有一风轮19,风轮19包括中空柱状的风叶座9,风叶座9一端部设有风叶8;风叶座9套设在电机转轴3外侧,风叶座9远离风叶8的一端抵在导磁圈10的端部,风叶座9近风叶8的一端设有套设在电机转轴3处的卡簧7,卡簧7用于限定风叶座9位置,风叶座9通过导磁圈10和卡簧7的相互配合,限定了位置,不会出现在电机转轴3上来回移动的情况;当电机转轴3旋转时,风轮19也随之转动;电机壳体对应风叶8处设有散热孔,风轮19与散热孔相互配合,达到均匀散热效果。

具体地,电机壳体包括内部设有安装腔的壳体本体2,安装腔一端开口且开口处设有电机端盖4。只需要通过设有安装腔的壳体本体2和电机端盖4组合,就能完成电机壳体的组装,安装方便,使用简单。

具体地,壳体本体2的底壁中部设有用于与电机转轴3所述另一端配合的第一安装孔15,第一安装孔15内通过第一垫片6设有第一轴承5,电机转轴3所述另一端设于第一轴承5处。第一安装孔15与电机转轴3相互配合,通过第一垫片6和第一轴承5,将电机转轴3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电机转轴3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

具体地,电机端盖4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电机转轴3所述一端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通过第二垫片14设有第二轴承17,电机转轴3所述一端设于第二轴承17处。第二安装孔与电机转轴3相互配合,通过第二垫片14和第二轴承17,将电机转轴3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电机转轴3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