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0160发布日期:2018-06-01 21:4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配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组成,按其输出类型可分为交流输出型和直流输出型;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用于笔记本电脑或大屏显示器用于变压的电源适配器,其表面多为光滑面结构,没有布线结构,电源适配器与显示器电性连接后,往往在显示器后侧留有大量杂乱线束,形成蛛网分布,影响桌面美观,且现有适配器结构简单,其主体部分的底面直接与桌面接触会产生较大热量,结构性有待提高。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布线结构且安装有缓冲支撑环的电源适配器,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用于笔记本电脑或大屏显示器用于变压的电源适配器,其表面多为光滑面结构,没有布线结构,电源适配器与显示器电性连接后,往往在显示器后侧留有大量杂乱线束,形成蛛网分布,影响桌面美观,且现有适配器结构简单,其主体部分的底面直接与桌面接触会产生较大热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电源适配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电源适配器,其中,该电源适配器包括有:

适配器主体、转套、第一插槽、第二插槽、支撑环、左连接线、右连接线和旋转轴;

所述适配器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连接线和右连接线,且适配器主体的左右两侧的外壁上还分别设有两处第一插槽和两处第二插槽,其中两处第一插槽为上下对称,其中两处第二插槽为前后对称;所述适配器主体中间的外壁上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有两处支撑环;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槽腔中按左右方向均熔合安装有一处旋转轴,在旋转轴的轴壁上均还套装有一处圆管结构的转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为多段式开槽的缓冲结构,且其整体实际为一个橡胶圆形环。

进一步的,所述转套与旋转轴为松散的间隙配合,即转套可以在旋转轴上进行自由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槽底前后棱边上均开设有一排波浪形结构的穿线导向开口。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将适配器主体的左面两端上分别安装有一圈插槽,且插槽内利用旋转轴安装有管状转套,使左右两侧多余的连接线能够穿插在这些插槽内实现布线收整,并利用管状转套对穿插过程中的连接线进行滑动疏导,使布线收整过程加便捷,从而减少布线过程中产生的蛛网式杂乱性。

2.还在适配器主体上按对称的方式安装了两处环形结构的橡胶支撑环,利用此支撑环可以将整个适配器主体支撑拖起,减小其应用过程中底面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加快空气流通,从而减少其底面与桌面接触时产生的热量堆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配器主体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适配器主体,2、转套,3、第一插槽,4、第二插槽,5、支撑环,6、左连接线,7、右连接线,8、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2,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有:

适配器主体1、转套2、第一插槽3、第二插槽4、支撑环5、左连接线6、右连接线7和旋转轴8;

适配器主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连接线6和右连接线7,且适配器主体1的左右两侧的外壁上还分别设有两处第一插槽3和两处第二插槽4,其中两处第一插槽3为上下对称,其中两处第二插槽4为前后对称;适配器主体1中间的外壁上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有两处支撑环5;第一插槽3和第二插槽4的槽腔中按左右方向均熔合安装有一处旋转轴8,在旋转轴8的轴壁上均还套装有一处圆管结构的转套2。

如上述所述的电源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支撑环5为多段开槽的缓冲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且其整体实际为一个橡胶圆形环利用其可将整个甜酸器底面与桌面产生距离,减小底面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加快空气流通,从而减少其底面与桌面接触时产生的热量堆积。

如上述所述的电源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转套2与旋转轴8为松散的间隙配合,即转套2可以在旋转轴8上进行自由旋转运动,使适配器左右两端的线束穿入插槽内时,转套2可以进行滑动疏导,结构更加合理;

如上述所述的电源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第一插槽3和第二插槽4的槽底前后棱边上均开设有一排波浪形结构的穿线导向开口,便于左连接线6或右连接线7向各个插槽内穿线时,利用波浪形结进行左右分段,使布线更美观,圆弧形结构防止线束穿插过程中线束外皮磨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