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力线缆除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2485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力线缆除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力线缆除冰装置。



背景技术:

寒潮引发的冻雨天气会造成电线上积满雨凇,雨凇最大的危害是使供电线路中断,电线上出现雨凇时,电线结冰遇冷收缩,加上风吹引起的震荡,能使电线和电话线不胜重荷而被压断,几公里以致几十公里的电线杆成排倾倒,造成输电和通讯中断,严重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历史上许多城市出现过高压线路因雨凇而成排倒塌的情况,南方的气温相对北方要高,下雪的时候,经常会伴随雨水,这就导致雪迅速融化,增加了电线的粘附性,这样,水与雪的混合物在零度以下很快凝结成冰,另外,南方的气候较潮湿,本来比较松散的雪花也会凝结,导致电线上的结冰。

传统的除冰方式多为人工敲打电缆线,震动电缆线去除结冰,采用这种方法非常危险,同时除冰效率不高,但现有的机器除冰设备结构复杂不方便使用,导致除冰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力线缆除冰装置,解决了线缆除冰装置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力线缆除冰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有左夹块和右夹块,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底板,所述左夹块和右夹块相别的侧面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顶板,两个连接顶板的下表面与连接底板的上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套筒和下套筒,所述上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顶板的下表面,所述下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连接底板的上表面,所述上套筒的内腔设有上活动块,所述下套筒的内腔设有下活动块所述上活动块的下表面和下活动块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上活动块的上表面和上套筒的内腔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所述下活动块的下表面和下套筒的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所述两个连接顶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气管固定连接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筒的下表面出风口出固定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喷气头,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右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箱体的表面粘接有保温层,所述左夹块和右夹块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在左夹块和右夹块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加热丝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加热丝均匀分布在加热筒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装置关于箱体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喷气头位于左夹块和右夹块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十度。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有风机、加热丝和振动电机。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力线缆除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振动电机、左夹块、右夹块、连接顶板、连接底板和支撑装置相互配合,振动电机启动,振动电机的振动力经过连接顶板传递,将振动力传递给左夹块和右夹块,支撑装置的设置左夹块和右夹块的起到支撑和辅助振动的效果,有效的将左夹块和右夹块振动,从而实现对电力线缆达到振动除冰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电力线缆除冰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机、加热筒、加热丝、导风管和喷气头相互配合,在设备对电力线缆进行除冰时,风机启动,加热丝对加热筒进行加热,风机的气流经过加热筒的加热,然后通过导风管的传导,最后通过喷气头喷出,有效的增加箱体内的热气流的流动速度,加速电力线缆表面的冰雪融化,融化的冰雪水最后通过出水口排出,有效提高除冰效率,解决了现有电力线缆除冰设备除冰速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左夹块、3右夹块、4连接底板、5连接顶板、6支撑装置、61上套筒、62下套筒、63上活动块、64下活动块、65连接杆、66振动弹簧、7振动电机、8风机、9加热筒、10加热丝、11导风管、12喷气头、13出水口、14保温层、15通气孔、1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力线缆除冰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腔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十度,箱体1的内腔底部设置倾斜角度便于冰雪水从出水口13的排出,箱体1的内腔设有左夹块2和右夹块3,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底板4,左夹块2和右夹块3相别的侧面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顶板5,两个连接顶板5的下表面与连接底板4的上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6,支撑装置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装置6关于箱体1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支撑装置6对称设置保障左夹块2和右夹块3的对线缆的夹持力度平衡,且对线缆进行有效的振动除冰,支撑装置6包括上套筒61和下套筒62,上套筒6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顶板5的下表面,下套筒6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连接底板4的上表面,上套筒61的内腔设有上活动块63,下套筒62的内腔设有下活动块64上活动块63的下表面和下活动块64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5,连接杆65与上套筒61的底部和下套筒62的顶部均为活动连接,上活动块63的上表面和上套筒61的内腔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66,下活动块64的下表面和下套筒62的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66,两个连接顶板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7,箱体1的内腔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8,风机8的出气管固定连接有加热筒9,加热筒9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热丝10,加热丝10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加热丝10均匀分布在加热筒9的内腔,加热丝10的设置对加热筒9进行加热,加速风机8传递气流的加热速度,加热筒9的下表面出风口出固定连接有导风管11,导风管1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喷气头12,喷气头12位于左夹块2和右夹块3的正上方,喷气头12喷出的热气流对左夹块2和右夹块3之间所夹持的线缆进行加速融化,箱体1的内腔底部右侧开设有出水口13,箱体1的表面粘接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的设置防止箱体1内部的热量扩散,有效的节约热能,左夹块2和右夹块3表面开设有通气孔15,通气孔15均匀分布在左夹块2和右夹块3的表面,通气孔15的设置增大喷气头12喷出气流与电力线缆的接触面积,提高热气流的利用率,加速对电力线缆上冰雪的融化,箱体1的内腔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6,蓄电池16电连接有风机8、加热丝10和振动电机7,蓄电池16为设备的除冰操作提供动力。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振动电机7、左夹块2、右夹块3、连接顶板5、连接底板4和支撑装置6相互配合,振动电机7启动,振动电机7的振动力经过连接顶板5传递,将振动力传递给左夹块2和右夹块3,支撑装置6的设置左夹块2和右夹块3的起到支撑和辅助振动的效果,有效的将左夹块2和右夹块3振动,从而实现对电力线缆达到振动除冰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电力线缆除冰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使用的问题,通过设置风机8、加热筒9、加热丝10、导风管11和喷气头12相互配合,在设备对电力线缆进行除冰时,风机8启动,加热丝10对加热筒9进行加热,风机8的气流经过加热筒9的加热,然后通过导风管11的传导,最后通过喷气头12喷出,有效的增加箱体1内的热气流的流动速度,加速电力线缆表面的冰雪融化,融化的冰雪水最后通过出水口13排出,有效提高除冰效率,解决了现有电力线缆除冰设备除冰速度慢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