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6843发布日期:2018-06-20 00:2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充电及数据传输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电力行业为例,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及人身安全,很多设备需要进行锁控管制,通常需要用到智能钥匙对相关锁具进行解闭锁操作,智能钥匙在解闭锁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作业流程数据的下载、显示,锁具状态的读取、上传,操作日志等的保存等操作。因此,要求智能钥匙除了具备解闭锁功能外,还需具备电信号收发、数据处理等功能。现有的智能钥匙包括壳体、解锁机构、显示屏、按键部件及内置电路等。

智能钥匙作为一种便携智能终端,需要定时进行充电及数据上传下载操作。中国公告号为CN20247489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充电传输装置,能将不同类型手持设备(即智能终端)统一置放在同一装置上,便于操作人员对不同类型手持设备进行集中充电、集中数据传输管理。该组合式充电传输装置包括有一个主控座和一个以上子机座;主控座,用于提供数据中转和管理并控制子机座的运行,包括有一个以上的数据传输接口;子机座,用于与手持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为手持设备进行充电,包括有充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子机座包括底座和与手持设备相适配的卡座,所述卡座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和卡座连接形成手持设备的安装区域;主控座与子机座、子机座与子机座之间通过连接器装置实现电源连接和数据传输,采用机械紧固件将主控座与子机座、子机座与子机座之间加以紧固连接。

然而,上述专利技术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主控座仅仅用于集中控制,其上没有提供与手持设备相适配的卡座,不能单独使用;子机座与手持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为有线的数据传输接口,限制了手持设备与子机座的数据传输方式及可选路径,且手持设备的安装区域底部同时设置充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不便于手持设备的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以主、副适配器的框架构建整个装置,使得主适配器也可以单独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旨在优化各适配器数据传输通道及智能设备装配区域底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包括一个主适配器和至少一个副适配器,主适配器与副适配器、副适配器与副适配器之间机械连接,并通过级联电路进行电源连接和数据传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适配器和副适配器均包括底座、卡座及电路组件,所述卡座上形成有与智能终端相适配的终端放置槽;所述主适配器卡座的终端放置槽上设置有与所述智能终端匹配的充电接口。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接口为卡座终端放置槽底部设置的充电端子及磁吸机构。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接口的充电端子为可上下活动的弹性端子,所述磁吸机构为弹性端子周边设置的若干块磁铁。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主适配器电路组件均包括电源管理电路、主控电路、上位机通讯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智能终端通讯电路及充电电路,上位机通讯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智能终端通讯电路、充电电路分别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电源管理电路为所述电路组件提供工作电源。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副适配器的电路组件包括电源管理电路、主控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智能终端通讯电路及充电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智能终端通讯电路、充电电路分别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电源管理电路为所述电路组件提供工作电源。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控电路包括CPU及与CPU电连接的存储器、看门狗电路及JTAG模块。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电源指示灯电路、状态指示灯电路、充电指示灯电路、通讯指示灯电路、调试串口电路。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终端通讯电路为蓝牙通讯模块。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位机通讯电路包括串口电路、USB接口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无线通讯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组件还包括智能终端在位检测电路,该在位检测电路为RFID读码电路或NFC读码电路,RFID读码电路或NFC读码电路的感侧端设置于所述卡座内,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以主、副适配器的框架构建整个装置,在主适配器上提供卡座及设置与智能终端相适配的终端放置槽,使得主适配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副适配器共同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将与智能终端数据传输的有线通道由蓝牙通讯模块替代,使得智能终端与适配器之间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同时使得智能设备装配区域底部可以专用于充电接口的设置,本实用新型充电接口通过设置磁吸机构,从而保证与智能终端的充电连接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中主适配器与副适配器之间机械连接、电源连接和数据传输连接部分的细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中主适配器与副适配器之间机械连接、电源连接和数据传输连接部分的细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中主适配器的电路构成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中副适配器的电路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适配器装置,包括一个主适配器10 和至少一个副适配器20。主适配器10包括底座11、卡座12及电路组件(该电路组件设置于底座11及卡座12内部,具体电路构造参见图4),副适配器20同样包括底座21、卡座22及电路组件(该电路组件设置于底座21及卡座22内部,具体电路构造参见图5)。主适配器10的底座11上方前端设置卡座12,卡座12 上形成有与智能终端200相适配的终端放置槽121。副适配器20的底座21上方前端设置卡座22,卡座22上形成有与另一智能终端相适配的终端放置槽221。

结合图2、图4及图5所示,主适配器10与副适配器20之间、副适配器彼此之间通过级联电路连接,级联电路包括485总线级联电路和电源级联电路。主适配器10与副适配器20底部分别设置有级联电路的连线接口17,通过排线实现主适配器10与副适配器20之间的电源连接和数据传输连接。此外,主适配器10与副适配器20底部和侧部还通过连接片18实现彼此间的机械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有多个副适配器需要级联时,副适配器与副适配器之间也可以采用上述相同的机械连接、电源连接和数据传输连接的方式。

如图3所示,主适配器10卡座12的终端放置槽121上设置有与所述智能终端200匹配的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为卡座终端放置槽121底部设置的充电端子及磁吸机构。充电端子为可上下活动的弹性端子123,磁吸机构为弹性端子周边设置的四块磁铁124。副适配器20上可以设置类似的充电接口,或者不设置,不设置的情形下,副适配器20的终端放置槽221仅用于与之匹配的智能终端在该出进行数据传输,而通过另外的方式进行充电,例如主适配器10或副适配器20提供的的USB接口电路(下文详述)。

如图4所示,主适配器10的电路组件包括:电源管理电路、主控电路、上位机通讯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智能终端通讯电路、智能终端在位检测电路及充电电路,上位机通讯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智能终端通讯电路、充电电路及智能终端在位检测电路分别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电源管理电路为整个电路组件提供工作电源。具体地,主控电路包括CPU及与CPU电连接的存储器、看门狗电路及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工作组)模块。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电源指示灯电路、状态指示灯电路、充电指示灯电路、通讯指示灯电路、调试串口电路,相关的指示灯设置于底座11或卡座12的壳体上。上位机通讯电路用于主适配器和上位机之间的通讯,包括串口电路、USB接口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无线通讯电路中的至少一种,这些通讯电路的接口设置于主适配器的后端。智能终端通讯电路用于主适配器与智能终端之间的通讯,本实施例中采用蓝牙通讯模块。智能终端在位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相应的智能终端是否正确地位于卡座12的终端放置槽121内,具体为RFID读码电路或NFC读码电路, RFID读码电路或NFC读码电路的感侧端设置于所述卡座内,输出端连接主控电路。

如图5所示,副适配器20的电路组件包括:电源管理电路、主控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智能终端通讯电路及智能终端在位检测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智能终端通讯电路及智能终端在位检测电路分别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电源管理电路为整个电路组件提供工作电源。具体地,主控电路包括CPU及与CPU电连接的存储器、看门狗电路及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工作组) 模块。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电源指示灯电路、状态指示灯电路、通讯指示灯电路、调试串口电路,相关的指示灯设置于底座21或卡座22的壳体上。智能终端通讯电路用于副适配器与智能终端之间的通讯,本实施例中采用蓝牙通讯模块。智能终端在位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相应的智能终端是否正确地位于卡座22的终端放置槽221内,具体为RFID读码电路或NFC读码电路,RFID读码电路或NFC读码电路的感侧端设置于所述卡座内,输出端连接主控电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有相关需求的情况下,副适配器20也可以设置与主适配器类似的充电电路及上位机通讯电路。

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主旨、未经创造性劳动的等效技术特征的替换,应当视为本申请揭露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