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以及康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932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以及康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以及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康复系统一般通过产生一定强度的脉冲电流来刺激一组或多组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以达到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

现有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需要采用多组不同电压规格输出的电源,以输出不同大小的电压,然而多组电源体积较大,导致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较为庞大,限制了产品设计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以及康复系统,能够较大程度的缩小了电源电路的体积,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包括:输入模块、第一管理模块和第二管理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第二管理模块的输入端;

第一管理模块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驱动电机的供电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类系统负荷;

第二管理模块包括第二滤波电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和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神经肌肉电刺激单元的供电端VCC、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二类系统负荷,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类系统负荷;其中,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不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康复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源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输入的电源电压分别通过第一管理模块和第二管理模块进行处理;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驱动电机的供电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类系统负荷;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神经肌肉电刺激单元的供电端VCC、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二类系统负荷,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类系统负荷,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不同。通过该电源电路,基于设置两个管理模块以及各管理模块中各组成电路的配合关系,既能够提供不同的电压值给不同电器元件,还能避免不同电源管理模块之间的互相串扰,使不同电器元件都能使用到较高品质的电压;同时由于只需一个电源,因此能够较大程度的缩小了电源电路的体积,以及降低电源电路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输入模块及第二管理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输入模块及第二管理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第一管理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包括:输入模块、第一管理模块和第二管理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第二管理模块的输入端。

其中,第一管理模块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驱动电机的供电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类系统负荷。

其中,第二管理模块包括第二滤波电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和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神经肌肉电刺激单元的供电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二类系统负荷,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类系统负荷。其中,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不同。第一类系统负荷、第二类系统负荷、第三类系统负荷指的是康复系统中不同的电子器件,它们适应的电源电压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由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决定。

可选地,在康复系统中,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为DC12V-DC5V的转换电路,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为DC12V-DC5V的转换电路,所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为DC5V-DC2.5V的转换电路。对应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类系统负荷为DC5V的电器元件,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类系统负荷也为DC5V的电器元件,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三类系统负荷为DC2.5V的电器元件。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第三电压转换电路还可为根据实际场景选用其他转换电路,例如DC12V-DC7.5V的转换电路、DC7.5V-DC2.5V的转换电路等。

上述实施例的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通过设置上述两个管理模块以及管理模块中各组成电路的配合关系,既能够提供不同的电压值给不同电器元件,还能避免不同电源管理模块之间的互相串扰,使不同电器元件都能使用到较高品质的电压;同时由于只需一个电源,因此能够较大程度的缩小了电源电路的体积,以及降低电源电路的成本。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所述输入模块包括:接口P4,TVS管D2和压敏电阻R16;接口P4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P4的管脚2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TVS管D2一端和压敏电阻R16一端,接口P4的管脚1分别连接TVS管D2另一端和压敏电阻R16另一端以及电源地端;其中,接口P4的管脚1和管脚2导通。图中,假设输入模块输入的电压为12V,对应的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即12V端,电源地端即12G端。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参考图3中的(a)所示,所述输入模块还包括:接口P3、P5。接口P3的管脚1和管脚2导通,接口P4的管脚1和管脚2导通,接口P5的管脚1、管脚2、管脚3中两两均不导通。接口P3的管脚2分别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TVS管D2一端和压敏电阻R16一端;接口P4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P4的管脚2分别连接接口P3的管脚1、接口P5的管脚2,接口P4的管脚1分别连接接口P5的管脚1、接口P5的管脚3,接口P5的管脚1还分别连接TVS管D2另一端和压敏电阻R16另一端以及电源地端。其中,接口P3为供电电路的开关插座,接口P5为电源供电备用接口。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3中的(a)所示,所述输入模块还包括:电阻R17;接口P4的管脚1通过电阻R17连接TVS管D2另一端和压敏电阻R16另一端以及电源地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7,差模电感L5以及电容C20、C21。共模电感L7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和电源地端,共模电感L7的一输出端连接差模电感L5一端,差模电感L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0一端、电容C21一端以及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当输入电源为12V时,即图4中的M12V端);共模电感L7的另一输出端连接电容C20另一端、电容C21另一端以及模拟地端(即图中的MGND)。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压转换芯片U6,差模电感L6,电容C22、C23,电阻R19,发光二极管D5;电压转换芯片U6的地连接模拟地端,电压转换芯片U6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压转换芯片U6的输出端连接差模电感L6的一端,差模电感L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2一端、电容C23一端、电阻R19一端以及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阻R19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22另一端、电容C23另一端均连接模拟地端。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中的(a)所示,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3,差模电感L1以及电容C11、C12。共模电感L3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即图3中的12V端)和电源地端(即图2中的12G端),共模电感L3的一输出端连接差模电感L1一端,差模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一端、电容C12一端以及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即图3中的VCC端);共模电感L3的另一输出端连接电容C11另一端、电容C12另一端以及GND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中的(a)所示,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压转换芯片U4,差模电感L2,电容C12、C14,电阻R15,发光二极管D3。电压转换芯片U4的地连接GND端,电压转换芯片U4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压转换芯片U4的输出端连接差模电感L2的一端,差模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3一端、电容C14一端、电阻R15一端以及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阻R15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3另一端、电容C14另一端均连接GND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参考图3中的(b)所示,所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压转换芯片U5,差模电感L4,电容C15、C16,电阻R18,发光二极管D4.电压转换芯片U5的地连接GND端,电压转换芯片U5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压转换芯片U5的输出端连接差模电感L4的一端,差模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5一端、电容C16一端、电阻R18一端以及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阻R18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电容C15另一端、电容C16另一端均连接GND端。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中的(b)所示,所述的电源电路还包括:辅助接入模块,所述辅助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辅助电源,辅助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辅助接入模块包括:接口P6,电容C17、C18;接口P6的管脚2连接电容C17一端、C18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接口P6的管脚1连接电容C17另一端、C18另一端以及GND端,所述接口P6的输入端连接辅助电源,所述辅助电源的电压值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相等。即接口P6作为辅助供电接口,所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既可以对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电压转换,也可以对接口P6接入的辅助电源的电压进行电压转换。

假设康复系统的电源为DC12V电源,则通过上述图2、图3、图4所示的电源电路结构图,DC12V电源输入后分两路对输入的电源进行滤波处理,一路经电源滤波处理后分配给12V驱动电机,同时还被送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中将12V转换为5V(如果更换其他电器元件的话,电路板布线及相应的电压需求也会改变)以供需要5V电源的电器元件使用。另一路经滤波处理后供12V神经肌肉电刺激单元使用,同时还被送至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进行电压转换,其中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可将输入的12V电压转换为5V电压,供单片机等其他需要5V电源的电器元件使用,同时5V电压再经第三电压转换电路转换为2.5V电压,供运算放大电路及其他需要2.5V电源的电器元件使用。P6为DC5V辅助供电接口,P7、P8为DC2.5V的辅助供电接口。

其中,电源经输入接口P4接入,经过并联在电源电路中的电器元件TVS管D2和压敏电阻R16进行防浪涌及防雷防静电处理,然后分别输入到共模电感L3和L7中进行共模电流滤波处理,其中共模电感L3处理完毕后输送给电路后部的差模电感L1、滤波电容C11和C12进行滤波,供DC12V电器元件使用,同时还将滤波后的电源输送到电压转换芯片U4中将电源电压转换为DC5V电压,供DC5V电器元件使用;进一步地,还将DC5V电源输送至电压转换芯片U5中将DC5V转为DC2.5V,以供2.5V电压的电器元件使用。共模电感L7滤波处理完毕后送至后部的差模电感L5、滤波电容C20和C21进行滤波处理,以供电机驱动电压输出,同时还将电源输入到电压转换芯片U6中将电源电压转为DC5V,以为DC5V的电器元件使用。将输入的电源分别经过两个共模电感进行滤波处理再输出给各自后部电路使用,可避免不同电路之间通过电源电路互相串扰,使各路元器件都能使用到较高品质的电源,同时也保证各个电路功能模块都能发挥最大效能。

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多级直流电压转换芯片,由一路电源输入分为多路电压输出,供各个不用电压需求的电器元件,单一电源输入,品质稳定,选型简单。

采用ESD管和压敏电阻对静电、浪涌、雷电进行防护,保护内部电路使其不易受到损坏。

以及,采用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进行电源噪音处理,避免内部电路功能模块通过电源线路相互影响,使各个功能电路都能用到高品质的电源供电,达到最大使用效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康复系统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康复系统中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中示出的康复系统的电源电路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器件,或者组合某些器件,或者有不同的器件位置布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