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剥皮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7284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剥皮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同时剥去多根线缆上的绝缘外皮的电线剥皮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线对接过程中,需要将电线的连接端进行扒皮,以便后续的导电;为了将电线端部的外皮顺利剥下,最传统方法是用火烧电线端部的外皮,使得外皮软化,在其未冷却时迅速用手或其它工具将其扯断,但是该剥除的外皮易粘连到在手上或工具上,且由于火烧温度难于控制,也易存在导电芯被氧化的可能性。另外,还有利用剥线钳进行剥线的方式,但当电缆直径较小时,使用剥线钳剥皮时容易导致整个电缆剥断,当电缆直径较大时,剥皮难度较高,费力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剥皮治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剥皮治具,其包括:

上刀模部分,所述上刀模部分包括上刀模板,由所述上刀模板的底端部从下至上向内凹进从而形成导向槽和上刀口,所述上刀口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上方,且两者相互连通,所述上刀口至少包括连续设置的圆弧型的第一上刀口和第二上刀口;

下刀模部分,所述下刀模部分包括下刀模板,所述下刀模板包括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上方的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设置有圆弧型的下刀口,所述下刀口与所述上刀口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导向槽的纵截面为八字型,所述导向柱的纵截面也为八字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上刀模板包括连接部和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下方的工作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手柄连接的条形孔,所述工作部上开设有所述导向槽和上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下刀模板的基体通过其上设置的至少一个条形孔与底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导向槽和导向柱的配合,使得上刀模板对准下到模板,而后,上刀口与下刀口配合将至少两根线缆上的绝缘外皮切断,从绝缘外皮中抽出电线芯,绝缘外层留在上刀口和下刀口之间,最后将上刀模板从下刀模板上向上拔出,绝缘外皮随之掉落。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人工剥皮的麻烦,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保证了剥皮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线剥皮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刀模部分、11-上刀模板、111-连接部、112-工作部、a-条形孔、b-导向槽、c-上刀口、2-下刀模部分、21-下刀模板、211-基体、212-导向柱、e-下刀口、d-条形孔、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剥皮治具,其包括:

上刀模部分,所述上刀模部分包括上刀模板,由所述上刀模板的底端部从下至上向内凹进从而形成导向槽和上刀口,所述上刀口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上方,且两者相互连通,所述上刀口至少包括连续设置的圆弧型的第一上刀口和第二上刀口;

下刀模部分,所述下刀模部分包括下刀模板,所述下刀模板包括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上方的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设置有圆弧型的下刀口,所述下刀口与所述上刀口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导向槽的纵截面为八字型,所述导向柱的纵截面也为八字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上刀模板包括连接部和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下方的工作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手柄连接的条形孔,所述工作部上开设有所述导向槽和上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下刀模板的基体通过其上设置的至少一个条形孔与底座固定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导向槽和导向柱的配合,使得上刀模板对准下到模板,而后,上刀口与下刀口配合将至少两根线缆上的绝缘外皮切断,从绝缘外皮中抽出电线芯,绝缘外层留在上刀口和下刀口之间,最后将上刀模板从下刀模板上向上拔出,绝缘外皮随之掉落。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人工剥皮的麻烦,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保证了剥皮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剥皮治具,其包括上刀模部分1和下刀模部分2,其中,上刀模部分1包括上刀模板11,上刀模板11包括连接部111和固设于连接部111下方的工作部112,连接部111上开设有与手柄连接的条形孔a,通过连接部111上设置的条形孔a可以与手柄(图中未示出)连接,并且可以适当调整上刀模板11与手柄的相对位置,工作部112上开设有导向槽b和上刀口c,具体的,由工作部112的底端从下至上向内凹进从而形成导向槽b和上刀口c,上刀口c位于导向槽b的上方,且导向槽b和上刀口c相互连通,其中,上刀口c包括连续设置的圆弧型的第一上刀口和第二上刀口,第一上刀口和第二上刀口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一般为相同,分别与电线的尺寸相匹配;

下刀模部分2包括下刀模板21,下刀模板21包括基体211以及设置于基体211上方的与导向槽b相匹配的导向柱212,基体211通过其上设置的至少一个条形孔d与底座3固定连接,底座3用于对下刀模板21起到固定的作用,导向柱212的顶端面设置有圆弧型的下刀口e,下刀口e与上刀口c相匹配,下刀口e与两根电线的尺寸相匹配,起到支撑和切断电线的作用。

优选的,导向槽b的纵截面为八字型,导向柱212的纵截面也为八字型。导向槽b的纵截面为八字型,也就是说,导向槽b的两侧的槽壁相对设置形成八字型结构,还可以说,导向槽b的槽壁为圆弧型。导向柱212的纵截面也为八字型,也就是说,导向柱212的两外侧壁相对设置呈八字型结构,还可以说,导向柱212的外侧壁为圆弧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线剥皮治具在使用时,将两个电线放置在下刀口e上,提起手柄,通过导向槽b和导向柱212的配合,使得上刀模板11对准下刀模板21并向下按去,电线的绝缘外皮在上刀口c和下刀口e的作用下被切断,随后从绝缘外皮中抽出电线芯,绝缘外层留在上刀口c和下刀口e之间,最后将上刀模板11从下刀模板21上向上拔出,绝缘外皮随之掉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线剥皮治具实现了半自动剥皮的目的,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廉;避免了人工剥皮的麻烦,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剥皮的效果,且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