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3480阅读:1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床领域,尤其普通车床是有轴电机(空心轴)的输出盘,电机为有轴的电机,其内部空间占用大,轴内仅有较小的空心部分,但是无法设置零件装夹,无法解决零件或刀具装夹的悬臂问题,不利于现在高效快捷的要求,因其电机结构紧凑,所以不利于电机散热。

公开号为CN102055277A,名称为“无轴电机”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轴电机,包括转子、定子、永磁体、机壳,的转子内设安装空腔,外部依次设有转子辅铁、分布在转子辅铁外端的永磁块、定子以及机壳,机壳上两相对位置处分别设有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与吹风机连通,另一个通孔与吸风机连通。其虽然方便散热,但是其却存在无法设置零件装夹,无法解决零件或刀具装夹的悬臂的问题,以及使用中方便性能和可调节性能较差的问题。

公开号为CN103001344A,名称为“无轴电机”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轴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和壳体,该定子冲片设为圆环状,在该圆环的内周边上设有缠绕线组的齿槽,且在该圆环的平面上设有通孔;该转子冲片设为圆环状,在转子圆环的外周边上设缠绕线组的齿槽;该转子轴向两端伸出定子经轴承与壳体固定连接。本发明无轴电机将转子设为圆环状,直接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通电后经磁场作用发生旋转,将在转子中央形成输送流体的动力。其虽然节约材料,但是其却存在无法设置零件装夹,无法解决零件或刀具装夹的悬臂的问题,以及使用中方便性能、可调节性能和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设置零件装夹,无法解决零件或刀具装夹的悬臂的问题,以及使用中方便性能、可调节性能和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所述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空心轴,空心轴内设置有筒状空腔,空心轴上固定有转子绕组,机壳上固定有定子绕组,轴承的内圈过盈固定在机壳上,轴承的外圈过盈固定在空心轴上,机壳下部的纵向截面为“凸”字形,机壳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接线盒。

可选地,空心轴为圆柱形。

可选地,空心轴内的筒状空腔为圆筒形空腔。

可选地,机壳孔为圆形。

可选地,机壳的横截面为圆形。

可选地,机壳的横截面为矩形。

可选地,机壳的横截面为方形。

可选地,接线盒为矩形盒体。

可选地,接线盒为方形盒体。

可选地,接线盒安装在机壳上表面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设置零件装夹,无法解决零件或刀具装夹的悬臂的问题,以及使用中方便性能、可调节性能和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其能够使得工件自由伸缩,改善电机散热环境,利于实际生产中单边悬臂问题的解决,使得电机之间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组合,而无需中心架,其能够改善车床结构,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扩大机床适用范围,有利于扩大辅助轴的功能范围,能够广泛适用于机床,如主轴,辅助工作台等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空心轴,2为轴承,3为转子绕组,4为定子绕组,5为机壳,6为接线盒;7为支框,8为缓冲腔,9为连接柱,10为弹簧,11为支撑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参见图1,所述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包括机壳5,其特征在于,机壳5内设置有空心轴1,空心轴1内设置有筒状空腔,空心轴1上固定有转子绕组3,机壳5上固定有定子绕组4,轴承2的内圈过盈固定在机壳5上,轴承2的外圈过盈固定在空心轴1上,机壳5下部的纵向截面为“凸”字形,机壳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接线盒6。

可见,本实施例的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其无轴结构,能够根据需要增大空心轴1内筒状空腔的内孔,所述内孔的直径可以分设档位,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定制,以应用于不同场合,从而增强电机功能,扩大电机使用范围,其内孔的优选孔径为ф50mm~ф800mm。

实施例2

一种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空心轴1为圆柱形。

优选的,空心轴1内的筒状空腔为圆筒形空腔。

实施例3

一种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与实施例2相似,所不同的是,优选的,机壳孔为圆形。

优选的,机壳5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的,机壳5的横截面为矩形。

优选的,机壳5的横截面为方形。

实施例4

一种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与实施例3相似,所不同的是,优选的,接线盒6为矩形盒体。

优选的,接线盒6为方形盒体。

优选的,接线盒6安装在机壳5上表面的左侧。

实施例5

一种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参见图2,机壳5内的下部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矩形的支框7,支框7内分别设置有缓冲腔8,缓冲腔8内分别均匀分布有三个横向的连接柱9,最左侧的连接柱9的侧壁与缓冲腔8的左侧壁之间、最右侧的连接柱9的侧壁与缓冲腔8的右侧壁之间、及相邻的连接柱9的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横向的弹簧10,连接柱9的侧壁的上端与缓冲腔8的上侧壁之间、及连接柱9的侧壁的下端与缓冲腔8的下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支撑网11。这样,能够提高机壳5的缓冲和抗震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大孔径无输出轴电机,主要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其他未提及的功能、部件及结构,在需要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部件及结构进行实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