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立杆一体式绝缘遮蔽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4079发布日期:2018-07-07 10:31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带电检修现场的绝缘屏蔽罩,尤其涉及一种带电立杆一体式绝缘遮蔽罩。



背景技术:

配电架空线路带电作业不仅能避免用户停电,而且作业时间比较灵活,随着社会经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配电线路带电作业项目和范围逐年扩大。架空配电线路由于长时间运行,设备元件必将发生老化或线路路径需要更改等。在带电更换直线杆绝缘子、耐张绝缘子、带电立撤杆塔、带电直线杆改耐张杆等工作中,需要对作业范围内可能触及到的电杆杆身及横担进行绝缘遮蔽。

进行此操作时,方法一:使用电杆遮蔽罩、横担遮蔽罩、绝缘毯三者互相配合进行遮蔽。方法二:全部使用绝缘毯进行绝缘遮蔽。这两种方法都需用到绝缘毯对电杆杆身和横担连接处进行遮蔽,由于杆身和横担连接处形状不规则,导致绝缘毯遮蔽后存在耗用大量时间、遮蔽不牢固严密、作业人员体力消耗大等缺点。而且由于对地电位物体遮蔽不牢固严密,导致作业人员在移动带电体时,易发生对地放电危险,甚至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为改变类似情况发生,急需研制一种用于同时遮蔽水泥杆杆身与横担的绝缘遮蔽罩,以提高配电带电作业范围和效率,保证设备安装质量,确保带电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稳固,提高带电作业效率,确保带电作业安全性,有效提高绝缘遮蔽效率,减小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的带电立杆一体式绝缘遮蔽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立杆一体式绝缘遮蔽罩,包括第一遮蔽罩体和第二遮蔽罩体,分别包括横担遮蔽部分、瓷瓶遮蔽部分和杆身遮蔽部分,所述横担遮蔽部分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壳体,所述第一遮蔽罩体的所述杆身遮蔽部分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第二遮蔽罩体的所述杆身遮蔽部分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杆身遮蔽部分贯穿所述横担遮蔽部分的上下面,所述杆身遮蔽部分设置在所述横担遮蔽部分中部,所述杆身遮蔽部分的开口朝向所述横担遮蔽部分的开口,所述瓷瓶遮蔽部分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瓷瓶遮蔽部分贯穿所述横担遮蔽部分的上表面,所述瓷瓶遮蔽部分设置在所述杆身遮蔽部分的两侧,所述瓷瓶遮蔽部分的开口朝向所述横担遮蔽部分的开口,所述第二遮蔽罩体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遮蔽罩体以完成遮蔽罩体的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遮蔽罩体和第二遮蔽罩体分别在其相对的外侧面的中部设有防磨损条,其目的是为了不容易使吊装用钢丝绳或者钢丝安全绳对绝缘遮蔽罩产生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担遮蔽部分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U形瓷瓶遮蔽部分的两边相平行,所述第一遮蔽罩体和第二遮蔽罩体搭接完成后,第一遮蔽罩体和第二遮蔽罩体上的各条所述加强筋对应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遮蔽罩体和第二遮蔽罩体的下表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杆身遮蔽部分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担遮蔽部分、瓷瓶遮蔽部分和杆身遮蔽部分均由厚度为4mm的PVC绝缘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作业人员在距离带电体较远的位置即可将绝缘遮蔽罩安装到位,减少过多复杂的遮蔽措施。

2、设备性能可靠、技术成熟、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满足长时间带电稳定工作的要求。

3.安全系数高。能够有效提高绝缘遮蔽效率,减小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辅助提高带电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绝缘遮蔽,消除不规范遮蔽动作发生概率,从而避免人为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中:第一遮蔽罩体1、第二遮蔽罩体2、横担3、横担遮蔽部分4、瓷瓶5、瓷瓶遮蔽部分6、杆身7、杆身遮蔽部分8、把手9、防磨损条10、加强筋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带电立杆一体式绝缘遮蔽罩,包括第一遮蔽罩体1和第二遮蔽罩体2,分别包括用于遮蔽横担3的横担遮蔽部分4、用于遮蔽瓷瓶5的瓷瓶遮蔽部分6以及用于遮蔽电杆杆身7的杆身遮蔽部分8。横担遮蔽部分4、瓷瓶遮蔽部分6和杆身遮蔽部分8均由厚度为4mm的PVC绝缘板制成。

横担遮蔽部分4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壳体,第一遮蔽罩体1的杆身遮蔽部分8的横截面呈U形,第二遮蔽罩体2的杆身遮蔽部分8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杆身遮蔽部分8贯穿横担遮蔽部分4的上下面,杆身遮蔽部分8设置在横担遮蔽部分4中部,杆身遮蔽部分8的开口朝向横担遮蔽部分4的开口,瓷瓶遮蔽部分6的横截面呈U形,瓷瓶遮蔽部分6贯穿横担遮蔽部分4的上表面,瓷瓶遮蔽部分6设置在杆身遮蔽部分8的两侧,瓷瓶遮蔽部分6的开口朝向横担遮蔽部分4的开口,第二遮蔽罩体2能够插入第一遮蔽罩体1以完成遮蔽罩体的搭接。

在第一遮蔽罩体1和第二遮蔽罩体2的下表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把手9,把手9设置在杆身遮蔽部分8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遮蔽罩体1和第二遮蔽罩体2分别在其相对的外侧面的中部设有防磨损条10。

进一步地,横担遮蔽部分4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加强筋11,加强筋11与U形瓷瓶遮蔽部分6的两边相平行,第一遮蔽罩体1和第二遮蔽罩体2搭接完成后,第一遮蔽罩体1和第二遮蔽罩体2上的各条加强筋11对应相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