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7948阅读:6550来源:国知局
三角形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角形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三相单芯高压电缆广泛应用于电力输送过程中,在布线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固定夹具对电缆进行支撑和固定。

通常,三相单芯高压电缆被固定成三角形(也称品字形)结构或一字形结构,对应地,固定夹具也分为三角形结构和一字形结构。

由于将三相单芯高压电缆呈三角形固定(也即品字形固定),能够有效消除电缆的线路感抗,减少在空间上的电磁环流,所以目前多采用三角形结构的固定夹具对三相单芯高压电缆进行固定。

现有三角形结构的固定夹具由上夹体、中夹体和下夹体三部分组成,上夹体与中夹体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螺栓固定,中夹体与下夹体之间也通过至少两个螺栓固定,并在上夹体与中夹体之间、中夹体与下夹体之间形成容置三相单芯高压电缆的三个容纳空间,三个容纳空间、呈三角形排布,以使三相单芯高压电缆固定后呈三角形结构。

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固定夹具存在零部件多且安装繁琐的问题,降低了电缆布线的施工效率。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用于三相单芯高压电缆的固定夹具进行优化,以减少零部件并便于安装,有效提高电缆布线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角形支架,该支架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能够节省电缆布线的工时,提高电缆布线的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角形支架,包括上固定夹以及下固定夹,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固定夹中的一个沿宽度方向开设有卡槽,另一个沿宽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接头,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固定夹通过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卡槽配合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固定夹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固定夹形成有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能够在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固定夹连接时围成三角形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卡槽不贯穿所述上固定夹或所述下固定夹。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固定夹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固定夹中的一个上沿厚度方向开设有通孔,另一个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固定夹锁紧。

优选地,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接头的横截面为矩形、L形或T形。

优选地,所述卡接头以及所述卡槽中的至少一个的前端形成有导向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固定夹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容槽,另一个能够嵌入所述容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相互衔接的部位均圆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容纳腔的三个角部均呈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固定夹的一端通过连接球头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接头。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夹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卡接头,第二端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下固定夹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卡槽,第二端设置有所述卡接头,所述上固定夹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固定夹的第一端卡接配合,所述上固定夹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固定夹的第二端卡接配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角形支架,包括上固定夹以及下固定夹,上固定夹与下固定夹中的一个沿宽度方向开设有卡槽,另一个沿宽度方向开设有与卡槽适配的卡接头,上固定夹与下固定夹通过卡接头与卡槽配合可拆卸连接;上固定夹形成有第一凹槽,下固定夹形成有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能够在上固定夹与下固定夹连接时围成三角形容纳腔;

在应用时,将上固定夹与下固定夹错位置于电缆的两侧,然后沿宽度方向使两者靠拢,直到卡接头与卡槽配合,上固定夹与下固定夹连接夹持固定电缆,由此可见,上述的三角形支架仅由两部分构成,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时操作简单,便于安装,有助于提高电缆布线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形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上固定夹;101为第一凹槽;102为通孔;103为卡槽;104为容槽;2为下固定夹;201为第二凹槽;202为第二凹槽;203为卡接头;204为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形支架,该三角形支架的结构设计简单,且安装方便,能够节省电缆布线的工时,提高电缆布线的施工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形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角形支架,包括上固定夹1以及下固定夹2。

其中,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中的一个沿宽度方向开设有卡槽103,另一个沿宽度方向开设有与卡槽103适配的卡接头203,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通过卡接头203与卡槽103配合可拆卸连接;上固定夹1形成有第一凹槽101,下固定夹2形成有第二凹槽201以及第二凹槽202,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201与第二凹槽202能够在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连接时围成三角形容纳腔。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三角形只是说明容纳腔的大体形状,并不限定容纳腔为数学意义上的三角形。另外,本文所指三角形支架是指该固定夹具能够将三相单芯电缆固定呈三角形结构,并非限定固定夹具的整体必须呈三角形。

还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及的方位词“上”和“下”是以图1和图2中零部件的相对位置为基准定义的,只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此方位词的应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角形支架,在应用时,将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错位置于电缆的两侧,可以了解的是,此时,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201与第二凹槽202的开口均朝向中间的电缆,然后沿宽度方向使两者靠拢,直到卡接头203与卡槽103配合,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连接夹持固定电缆,由此可见,上述的三角形支架仅由两部分构成,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时操作简单,便于安装,有助于提高电缆布线施工效率。

卡槽103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与之相对应的,卡接头203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卡槽103或卡接头203可仅设置于上固定夹1或下固定夹2的一端,也可以在两端同时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固定夹1两端各设置一个卡槽103,对应地,下固定夹2两端均设置有卡接头203。

除此之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在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中的一个上设置一个卡槽103,另一个上沿厚度方向设置多个卡接头203,或者相反的,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中的一个上设置一个卡接头203,另一个上设置沿厚度方向设置多个卡槽103,再或者,可在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中的一个上设置若干沿厚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的卡槽103,另一个上对应地设置若干卡接头203,通过上述结构,可使上固定夹1及下固定夹2根据电缆的粗细调整配合位置,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上固定夹1设置卡槽103和卡接头203,而在下固定夹2上设置卡接头203和卡槽103,使上固定夹1上的卡槽103与下固定夹2上的卡接头203配合,同时使上固定夹1上的卡接头203与下固定夹2上的卡槽103配合。

或者,可在上固定夹1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接头203,第二端设置有卡槽103,下固定夹2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槽103,第二端设置有卡接头203,上固定夹1的第一端与下固定夹2的第一端卡接配合,上固定夹1的第二端与下固定夹2的第二端卡接配合。

卡槽103可以沿厚度方向贯穿上固定夹1或下固定夹2,但这种结构,不利于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的相互定位,容易使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结合不到位,使用时,还需要观察卡接头203与卡槽103是否完全配合,较为不便,为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槽103不贯穿上固定夹1或下固定夹2,这样,卡槽103底部可对卡接头203进行限位,使用时,当卡接头203受到阻碍时,卡接头203就与卡槽103完成配合,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槽103及卡接头203都是沿上固定夹1或下固定夹2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当电缆摆动或晃动时,仅通过上述结构配合的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容易相互错位,影响固定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中的一个上沿厚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02,另一个上开设有螺纹孔204,螺纹紧固件穿过通孔102与螺纹孔204配合将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锁紧。当然,也可以是螺纹紧固件直接与螺纹孔204螺接,当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配合时,将螺纹件固件沿螺纹孔204旋入使之插入通孔102中,对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从宽度上进行限位。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槽103与卡接头203的横截面为矩形,当然,世界并不局限于此,卡槽103与卡接头203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为L形、T形、Y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如曲线型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卡槽103在上固定夹1或下固定夹2宽度方向上的前后宽度可以保持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比如卡槽103可采用前窄后宽的结构,与之对应的,卡接头203也可以采用前薄后厚的结构。

为便于卡接头203与卡槽103的配合,可在卡接头203或卡槽103的前端设置导向结构,或者可在两者的前端均设置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可以为设置于其前端一侧或两侧的导向斜面。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容槽104,另一个能够嵌入容槽104中,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固定夹1上形成有容槽104,当下固定夹2与上固定架配合连接后,下固定夹2嵌入该容槽104中,如图1所示。

为使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配合后,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201以及第二凹槽202配合形成的三角形容纳腔能够紧密包裹电缆,避免出现凸起硌伤电缆,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201以及第二凹槽202相互衔接的部位均圆滑过渡。

进一步地,三角形容纳腔的三个角部均呈弧形结构,以适应电缆的外形,增加与电缆之间的接触面,更好地固定电缆。

如上所述,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采用分体式结构,仅在组装时配合连接,则在储存时,容易缺失,不便匹配,为避免上述情况,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的一端通过连接球头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卡槽103与卡接头203。在应用时,使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张开呈一定夹角,使其中一个的凹槽与电缆配合,然后转动另一个,使另一个上的凹槽与电缆处于粗配合状态,此时,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错位,然后再转动与电缆处于粗配合的固定夹,使卡槽103与卡接头203配合连接即可。

当然,上述结构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比如使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平时螺栓处于未拧紧状态,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之间可相对转动及在一定幅度内张合,使用时,当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另一端通过卡槽103与卡接头203完成配合后,再拧紧螺栓即可,通过螺栓,不仅可以在储存时,将上固定夹1与下固定夹2相互连接,避免丢失,还可以在使用时将两者锁紧,更好地固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