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管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2960发布日期:2019-06-19 00:1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管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安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缆管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铺设在电缆保护管中,电缆的线径要小于电缆保护管的口径。为便于铺设和日后的维护与检测,隔一段距离需要设置窨井,窨井中电缆保护管的端口敞开,环境中的潮湿液体、腐蚀物质或鼠蚁小动物等容易从保护管的端口进入而直接影响电缆和电缆保护管,降低甚至破坏电缆和电缆保护管的性能。为避免发生上述状况,人们发明了电缆管封堵装置,设置在窨井中电缆保护管的端口上,由上下卡合件夹持着内外环圈扣合的硅胶密封件,利用长螺栓拉紧上下卡合件后,硅胶密封件的内环圈向内变形而箍紧密合在电缆上,外环圈向外变形而胀紧密合在电缆保护管上,从而避免环境中的潮湿液体、腐蚀物质或鼠蚁小动物等进入保护管。现有技术中,电缆管封堵装置的上下卡合件结构设计欠佳,安装使用过程中卡合硅胶密封件时容易卡合错位、夹持错位,一来安装效率低,二来降低电缆管封堵装置的封堵效果;电缆管封堵装置的硅胶密封件由内外环圈扣合构成,内外环圈轴向开口两侧的密合面通常粘结在一起,这样的方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装配时内外环圈扣合错位,但会影响内外环圈的形变,进而降低电缆管封堵的效果;电缆管封堵装置中缺少通气导通阀,电缆管封堵装置将电缆保护管封堵后,电缆保护管呈密闭状态,随着热胀冷缩或其他因素的变化,容易造成电缆保护管内外气压不平衡,一旦压差过大将会降低电缆管封堵装置的封堵效果,甚至损毁电缆管封堵装置或电缆保护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缆管封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缆管封堵装置,包括上卡合件和下卡合件以及两者之间夹持的硅胶密封件,所述上卡合件由左上卡合件和右上卡合件连接构成,所述下卡合件由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连接构成,其中左上卡合件的顶面外延设有翼边,右上卡合件的顶面外延设有翼边,左上卡合件的主体两端设置为左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右上卡合件的主体两端设置为右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左下卡合件的两端设置为左下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右下卡合件的两端设置为右下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所述左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右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左下卡合件铰接端头、右下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上均设有螺栓孔,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上设有上叉口,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上设有下叉口,所述左上卡合件铰接端头搭接在右上卡合件铰接端头的上面,左下卡合件铰接端头搭接在右下卡合件铰接端头的下面,左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右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左下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右下卡合件铰接端头的螺栓孔内穿置同一根长螺栓,所述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搭接在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的下面,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搭接在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的上面,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的上叉口内、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的下叉口内、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和右下卡合件叉接端的螺栓孔内穿置同一根长螺栓,所述左上卡合件、右上卡合件、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的中部分别设有螺栓孔,其中左上卡合件和左下卡合件中部的螺栓孔内穿置同一根长螺栓,右上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中部的螺栓孔内穿置同一根长螺栓;所述硅胶密封件由内环圈和外环圈相互扣合构成,内环圈和外环圈均设有轴向的开口,内环圈的外侧中部设有第一环槽,外环圈的内侧中部设有第二环槽,内外环圈相互扣合时第一环槽正对第二环槽,内外环圈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为密合面,所述内环圈的密合面上设有若干内环圈半圆槽和定位凸柱,外环圈的密合面上设有若干外环圈半圆槽和定位凹槽,内外环圈相互扣合时内环圈半圆槽与外环圈半圆槽围拢成对应的螺栓孔,定位凸柱嵌置在对应的定位凹槽内使得内环圈和外环圈扣合成一体;所述左上卡合件或右上卡合件或两者的中部还设有导通阀孔,所述左下卡合件或右下卡合件或两者的中部也设有对应的导通阀孔,所述内环圈的密合面上还设有内环圈竖槽,外环圈的密合面上设有对应的外环圈竖槽,内外环圈相互扣合时内环圈竖槽与外环圈竖槽围拢成对应的导通阀孔,其中左上卡合件和左下卡合件中部的导通阀孔内穿置同一根导通阀,右上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中部的导通阀孔内穿置同一根导通阀,导通阀的大头端嵌置在左下卡合件或右下卡合件中部的导通阀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的顶面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的底面上设有对应的限位沉孔,所述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的底面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的顶面上设有对应的限位沉孔,卡合连接时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顶面上的限位凸起嵌置在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底面上的限位沉孔内,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底面上的限位凸起嵌置在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顶面上的限位沉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左上卡合件和右上卡合件的底面外沿口上与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的顶面外沿口上设有若干定位凸棱,所述硅胶密封件中外环圈上下端面的外沿口上对应地设有若干定位缺口,卡合连接时左上卡合件和右上卡合件底面外沿口上的定位凸棱与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顶面外沿口上的定位凸棱嵌置在硅胶密封件中外环圈上下端面外沿口上对应的定位缺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上卡合件、下卡合件和硅胶密封件的表面上先喷涂由环氧树脂或聚四氟乙烯制作的耐酸碱改性剂层,再喷涂由2-异丙基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或α-氰基-3-苯氧基苄基-右旋顺式-2.2-二甲基-3-(2′.2′-二溴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或两者混合物制作的生物忌避剂层,其中所述耐酸碱改性剂层的厚度为0.2-1.0mm。

安装时,先打开上下卡合件和硅胶密封件,将上下卡合件和硅胶密封件抱拢电缆后再合起上下卡合件和硅胶密封件,塞入导通阀并将其嵌置固定在下卡合件上,然后将硅胶密封件连同下卡合件一起塞进电缆保护套管的端口内,上卡合件的翼边扣置在电缆保护套管的端口上,依次拧紧长螺栓,硅胶密封件的内环圈向内变形而箍紧密合在电缆上,外环圈向外变形而胀紧密合在电缆保护管上,从而避免环境中的潮湿液体、腐蚀物质或鼠蚁小动物等进入保护管。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电缆管封堵装置进行了改进,将上下卡合件设计成分体式结构,即上卡合件由左上卡合件和右上卡合件连接构成,下卡合件由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连接构成,并且卡合连接时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顶面上的限位凸起嵌置在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底面上的限位沉孔内,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底面上的限位凸起嵌置在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顶面上的限位沉孔内,左上卡合件和右上卡合件底面外沿口上的定位凸棱与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顶面外沿口上的定位凸棱嵌置在硅胶密封件中外环圈上下端面外沿口上对应的定位缺口内,安装使用过程中卡合硅胶密封件时不会卡合错位和夹持错位,可以提高安装效率,保证电缆管封堵装置的封堵效果;在内环圈和外环圈的密合面上设有若干定位凸柱和定位凹槽,内外环圈相互扣合时定位凸柱嵌置在定位凹槽内便于内环圈和外环圈扣合成一体,安装使用非常方便,不会影响内外环圈的形变,利于提高电缆管封堵的效果;在上下卡合件之间设有通气导通阀,一旦电缆保护管内外的气压压差过大,通气导通阀自动打开,迅速平衡电缆保护管内外的气压,利于电缆管封堵装置保持良好的封堵效果;再就是上卡合件、下卡合件和硅胶密封件表面上喷涂的生物忌避剂具有刺激性气味,使得鼠蚁等小动物远离电缆和保护套管,以及喷涂的耐酸碱改性剂都可以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管封堵装置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管封堵装置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卡合件的一种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卡合件的一种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硅胶密封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硅胶密封件外环圈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硅胶密封件内环圈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通气导通阀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卡合件,11-左上卡合件,12-右上卡合件,13-左上卡合件铰接端头,14-右上卡合件铰接端头,15-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16-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17-上叉口,18-翼边,2-下卡合件,21-左下卡合件,22-右下卡合件,23-左下卡合件铰接端头,24-右下卡合件铰接端头,25-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26-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27-下叉口,3-硅胶密封件,30-第一环槽,31-外环圈,32-内环圈,33-开口,34-密合面,35-定位凹槽,36-定位凸柱,37-外环圈半圆槽,38-内环圈半圆槽,39-第二环槽,4-长螺栓,5-螺栓孔,6-限位凸起,7-限位沉孔,8-定位凸棱,9-定位缺口,10-通气导通阀,101-导通阀孔,102-外环圈竖槽,103-内环圈竖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图8,一种电缆管封堵装置,包括上卡合件和下卡合件以及两者之间夹持的硅胶密封件,所述上卡合件由左上卡合件和右上卡合件连接构成,所述下卡合件由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连接构成,其中左上卡合件的顶面外延设有翼边,右上卡合件的顶面外延设有翼边,左上卡合件的主体两端设置为左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右上卡合件的主体两端设置为右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左下卡合件的两端设置为左下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右下卡合件的两端设置为右下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所述左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右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左下卡合件铰接端头、右下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上均设有螺栓孔,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上设有上叉口,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上设有下叉口,所述左上卡合件铰接端头搭接在右上卡合件铰接端头的上面,左下卡合件铰接端头搭接在右下卡合件铰接端头的下面,左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右上卡合件铰接端头、左下卡合件铰接端头和右下卡合件铰接端头的螺栓孔内穿置同一根长螺栓,所述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搭接在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的下面,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搭接在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的上面,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的上叉口内、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的下叉口内、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和右下卡合件叉接端的螺栓孔内穿置同一根长螺栓,所述左上卡合件、右上卡合件、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的中部分别设有螺栓孔,其中左上卡合件和左下卡合件中部的螺栓孔内穿置同一根长螺栓,右上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中部的螺栓孔内穿置同一根长螺栓;所述硅胶密封件由内环圈和外环圈相互扣合构成,内环圈和外环圈均设有轴向的开口,内环圈的外侧中部设有第一环槽,外环圈的内侧中部设有第二环槽,内外环圈相互扣合时第一环槽正对第二环槽,内外环圈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为密合面,所述内环圈的密合面上设有若干内环圈半圆槽和定位凸柱,外环圈的密合面上设有若干外环圈半圆槽和定位凹槽,内外环圈相互扣合时内环圈半圆槽与外环圈半圆槽围拢成对应的螺栓孔,定位凸柱嵌置在对应的定位凹槽内使得内环圈和外环圈扣合成一体;所述左上卡合件或右上卡合件或两者的中部还设有导通阀孔,所述左下卡合件或右下卡合件或两者的中部也设有对应的导通阀孔,所述内环圈的密合面上还设有内环圈竖槽,外环圈的密合面上设有对应的外环圈竖槽,内外环圈相互扣合时内环圈竖槽与外环圈竖槽围拢成对应的导通阀孔,其中左上卡合件和左下卡合件中部的导通阀孔内穿置同一根导通阀,右上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中部的导通阀孔内穿置同一根导通阀,导通阀的大头端嵌置在左下卡合件或右下卡合件中部的导通阀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的顶面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的底面上设有对应的限位沉孔,所述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的底面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的顶面上设有对应的限位沉孔,卡合连接时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顶面上的限位凸起嵌置在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底面上的限位沉孔内,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底面上的限位凸起嵌置在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顶面上的限位沉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左上卡合件和右上卡合件的底面外沿口上与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的顶面外沿口上设有若干定位凸棱,所述硅胶密封件中外环圈上下端面的外沿口上对应地设有若干定位缺口,卡合连接时左上卡合件和右上卡合件底面外沿口上的定位凸棱与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顶面外沿口上的定位凸棱嵌置在硅胶密封件中外环圈上下端面外沿口上对应的定位缺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上卡合件、下卡合件和硅胶密封件的表面上先喷涂由环氧树脂或聚四氟乙烯制作的耐酸碱改性剂层,再喷涂由2-异丙基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或α-氰基-3-苯氧基苄基-右旋顺式-2.2-二甲基-3-(2′.2′-二溴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或两者混合物制作的生物忌避剂层,其中所述耐酸碱改性剂层的厚度为0.2-1.0mm。

安装时,先打开上下卡合件和硅胶密封件,将上下卡合件和硅胶密封件抱拢电缆后再合起上下卡合件和硅胶密封件,塞入导通阀并将其嵌置固定在下卡合件上,然后将硅胶密封件连同下卡合件一起塞进电缆保护套管内,上卡合件的翼边扣置在电缆保护套管的端口上,依次拧紧长螺栓,硅胶密封件的内环圈向内变形而箍紧密合在电缆上,外环圈向外变形而胀紧密合在电缆保护管上,从而避免环境中的潮湿液体、腐蚀物质或鼠蚁小动物等进入保护管。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电缆管封堵装置进行了改进,将上下卡合件设计成分体式结构,即上卡合件由左上卡合件和右上卡合件连接构成,下卡合件由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连接构成,并且卡合连接时左上卡合件叉接端头顶面上的限位凸起嵌置在右上卡合件叉接端头底面上的限位沉孔内,左下卡合件叉接端头底面上的限位凸起嵌置在右下卡合件叉接端头顶面上的限位沉孔内,左上卡合件和右上卡合件底面外沿口上的定位凸棱与左下卡合件和右下卡合件顶面外沿口上的定位凸棱嵌置在硅胶密封件中外环圈上下端面外沿口上对应的定位缺口内,安装使用过程中卡合硅胶密封件时不会卡合错位和夹持错位,可以提高安装效率,保证电缆管封堵装置的封堵效果;在内环圈和外环圈的密合面上设有若干定位凸柱和定位凹槽,内外环圈相互扣合时定位凸柱嵌置在定位凹槽内便于内环圈和外环圈扣合成一体,安装使用非常方便,不会影响内外环圈的形变,利于提高电缆管封堵的效果;在上下卡合件之间设有通气导通阀,一旦电缆保护管内外的气压压差过大,通气导通阀自动打开,迅速平衡电缆保护管内外的气压,利于电缆管封堵装置保持良好的封堵效果;再就是上卡合件、下卡合件和硅胶密封件表面上喷涂的生物忌避剂具有刺激性气味,使得鼠蚁等小动物远离电缆和保护套管,以及喷涂的耐酸碱改性剂都可以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