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式电机端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7648发布日期:2018-09-01 00:0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端罩,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立式电机端罩。



背景技术:

箱式传统立式电机的端罩,由于是立式安装,在电机的端罩进风口处,都设置有防护顶罩,进风口朝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满足户外防水的效果,会造成电机内部进水、进灰且噪声大的缺点,且顶罩对冷却器进风也有一定影响。新设计的电机冷却器端罩机构,取消电机防护顶罩,将电机端罩朝上的进风口改为朝向电机内侧,解决了电机的密封性能,同时由于进风口朝向电机机座一侧,降低对外噪声,取消了顶罩,降低了立式电机的重心高度,对电机振动也有一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立式电机端罩。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立式电机端罩,包括端罩本体,端罩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可拆卸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用以在端罩本体的内部形成一容纳电机风扇的空腔,空腔内铺设有消音棉,空腔内的下盖板上设有吸风嘴,下盖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直径小于吸风嘴的直径,圆孔上设有网窗,网窗的中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直径大于电机轴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嘴呈下宽上窄的喇叭状。

进一步地,所述端罩本体上端面的四周设有若干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通过沉头螺钉安装在端罩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常规立式电机进风结构复杂,在端罩外侧(朝上)设置进风口,在进风口处增加顶罩起到防护作用,新设计的端罩,取消传统的顶罩设计,将进风口更改为端罩的下部,电机从机座与端罩之间进风,对端罩的外形以及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增大端罩的进风面积,保证进风效果,内部贴有消音棉,起到消音的作用,同时将端罩朝上一侧的盖板的安装孔设置为沉孔,保证端罩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进风口朝下(机座一侧),保证电机密封效果;

2)结构简单,取消顶罩的设计,节约成本,便于安装;

3)进风口朝机座,对电机非轴伸端轴承也起到一定冷却作用;

4)进风口朝内侧,增加消音棉,起降噪作用;

5)降低立式电机重心,降低电机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网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端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新型立式电机端罩,包括端罩本体1,端罩本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可拆卸的上盖板3和下盖板8用以在端罩本体1的内部形成一容纳电机风扇的空腔2,空腔2内铺设有消音棉9,空腔2内的下盖板8上设有吸风嘴5,下盖板8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直径小于吸风嘴5底部的直径,圆孔上设有网窗7,网窗7的中部设有进风口6,所述进风口6的直径大于电机轴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嘴5呈下宽上窄的喇叭状。

进一步地,所述端罩本体1上端面的四周设有若干吊耳4。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3和下盖板8的外圆周都均布有若干沉孔31,上盖板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端罩本体1的上端面上,上盖板3和下盖板8分别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端罩本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使用时,如图6所示,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机座上,电机轴的上端穿过进风口6进入空腔2内,打开上盖板3,将电机风扇固定在电机轴的顶部,拧紧螺钉,将上盖板3固定在端罩本体1上,电机轴和网窗7之间的空隙及网窗7进入的风在吸风嘴5内汇合后进入空腔2内可以保证充足的风的进入,增大了端罩的进风面积,保证进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