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电机Z形水道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2125发布日期:2018-11-07 21:3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水冷电机Z形水道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机领域,是针对水冷电机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变频调速异步电机是采用变频装置供电,电机输入的电压、电流非正弦,其谐波分量对异步电机的运行性能会产生显著影响。导至电机额外发热,普遍温升较高,又由于由于其体积的缩小水冷电机的振动小、噪声小,散热效果佳,因此,水冷电机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特别是大功率、高转速、小体积的变频电机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换热水仓也相应缩小,大大降低了电机的换热效果,而现有水冷电机的换热方式普遍采用的是开放式水仓无流道限制设计或环形水道设计,无法满足大功率、高转速、小体积的变频电机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国产变频高速电机的发展。

现有电机水冷套普遍采用开放式水仓无流道限制设计,采用一块钢板将水仓径向隔断,并将进水口设计在电机的前端以及隔断板的左两边,出水口设计在电机的后端以及隔断板的右两边,整个水仓为开放式,冷却循环水未设计导流通道,水仓内死角的冷却水无法得到有效循环,形成局部“死水”,而“死水”的温度会随着电机的温升而升高,不能有效的对电机进行强制冷却,不但会降低电机运行效率,还会减少电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导致电机烧毁;环形水道设计是在水仓内径向开槽并形成螺旋状水道,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缺点是冷却水会将进水端的温度带到出水端,虽然进水端定子绕组和轴承温升低,但出水端定子绕组和轴承温升比进水端高15-20℃,出水端轴承容易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水道规范畅通、流量大、水流无死角、制作工艺简便、散热效率高的换热装置、电机定子绕组和轴承温度均匀,轴承故障减少30%以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前端板、围板、内圈、隔板、外圆弧板、后端板;电机水冷套的前端有一块前端板,后端有一块后端板,后端板上有一个进水孔和一个出水孔;内圈和10-30块外圆弧板之间径向均布10-30块水道隔板,水道隔板径向呈辐射状,其中:在正上方与出线口处有一块水道隔板以及两块外圆弧板长度尺寸略短,其余长度尺寸略长,在水冷套正下方处有一块水道隔板无通水孔,该块水道隔板将后端板上的进水孔与出水孔的水流有效隔断,其余水道隔板的一端均有1-6个通水孔,通水孔位置分布为:奇数水道隔板通水孔位于前端,偶数水道隔板的通水孔位于后端,使之规范形成Z,字型水流道在水冷套的顶端有引出线口,并采用三块围板与前端板形成口字形密封,将引出线口与水仓进行隔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强度高、水道规范畅通、流量大、水流无死角、制作工艺简便、散热效率高的换热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Z形水道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水孔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中:1-前端板 2-围板 3-内圈 4-水道隔板 5-外圆弧板 6-后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包括前端板1、围板2、内圈3、隔板4、外圆弧板5、后端板6;其装置的前端有一块前端板1,后端有一块后端板6,后端板6上有一个进水孔和一个出水孔;内圈3和10-30块外圆弧板5之间径向均布10-30块水道隔板4,水道隔板4径向呈辐射状,其中:在正上方与出线口处有一块水道隔板4以及两块外圆弧板5长度尺寸略短,其余长度尺寸略长,在水冷套正下方处有一块水道隔板4无通水孔,该块水道隔板4将后端板6上的进水孔与出水孔的水流有效隔断,其余水道隔板4的一端均有1-6个通水孔,通水孔位置分布为:奇数水道隔板4通水孔位于前端,偶数水道隔板4的通水孔位于后端,使之规范形成Z字型水流道,在水冷套的顶端有引出线口,并采用三块围板2与前端板1形成口字形密封,将引出线口与水仓进行隔离。

水冷电机Z形水道换热装置焊接:在内圈3的前端面焊接一块前端板1,内圈3的后端面焊接一块后端板6;在内圈3前端出线口焊接三块围板2,并与前端板1焊接形成口字形密封;在内圈3的外圆正上方出线口处径向中线处焊接一块尺寸略短的水道隔板4,并将1-6个通水孔焊接在后端;在内圈3的外圆正下方径向中线处焊接一块无通水孔的水道隔板4;再径向依次均布焊接剩余8-28块水道隔板4,焊接时水道隔板4的1-6个通水孔应按要求放置:奇数水道隔板4通水孔位于前端,偶数水道隔板4的通水孔位于后端;焊接正上方出线口处长度尺寸略短的两块外圆弧板5,再依次焊接剩余的8-28块外圆弧板5。使整个水套形成密封的Z字形水道,使冷却水从蓄水池由进水口通过Z字型水道,再由出水口循环到蓄水池,有效带走变频高速电机发热所产生的热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