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组件及其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4595发布日期:2018-07-07 10:4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组件及其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产品(如智能手表)在进行充电时,将其与充电座连接来实现。该充电座上采用设置Pogo pin顶针,而主机上则采用不锈钢柱,充电时,充电座靠磁力被吸到主机上,同时Pogo pin直接顶到不锈钢柱上而实现电连接。

但是,此种充电结构,由于Pogo pin顶针和主机上的不锈钢柱都是直接外露的,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产生脏污和腐蚀,影响充电时的导通而不能顺利实现充电,使用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充电组件及其电子产品,该充电组件能够自动保持导电接触处的洁净度,确保了充电导通的可靠性,使电子产品能够顺利充电,使用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充电组件,包括充电底座和设置在待充电电子产品主体上的充电头,所述充电底座包括座体和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导电弹片,所述充电头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电弹片接触电连接的导电块,所述导电块和所述导电弹片之间设置有用于清洁两者相接触部位的清洁结构。

可选地,所述座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导电弹片,所述充电头上对应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导电块,各相对应的所述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块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清洁结构。

优选地,各所述导电弹片和各所述导电块均并排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电块上抵接有两个所述导电弹片,各所述导电弹片相应分成两排、且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座体上。

可选地,所述清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电块上的清洁斜面和设置在所述导电弹片上用于与所述清洁斜面进行相互摩擦清洁的清洁头,所述清洁头抵顶在所述清洁斜面上。

优选地,所述清洁头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清洁斜面接触的球面。

可选地,所述导电弹片上设置有形变部。

可选地,所述座体包括安装块和嵌设在所述安装块内的电路板,各所述导电弹片一端电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导电块抵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充电头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充电位置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充电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充电组件及其电子产品,该充电组件通过采用在充电底座的座体上设置有导电弹片,在充电头上设置有导电块,并在导电块和导电弹片之间设置有清洁结构的设置方式,而该清洁结构具有能够清洁导电块与导电弹片两者间相接触部位的功能。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将充电头插入到充电底座内进行充电时,便能够在清洁结构的作用下,实现在逐渐插入的过程中能够同步对两者间接触的部位进行清洁,将两者表面污垢和腐蚀层摩擦清除,保证了接触电连接的可靠性,进而确保电子产品能够顺利实现充电,同时也延长了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处于刚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完成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中导电块与导电弹片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充电组件1,包括充电底座11和设置在待充电电子产品主体上的充电头12,而该充电底座11包括座体111和设置在座体111上的导电弹片13,充电头12上设置有用于与导电弹片13接触电连接的导电块121。在进行充电时,将充电头12与充电底座11配合连接,使导电块121与导电弹片13实现接触连接而能够通电,为待充电的电子产品提供电能而实现充电。

可选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导电弹片13和导电块121是经常外露的,因而存在表面容易被弄脏、沾染有污垢或存在有腐蚀层,从而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为了确保导电块121与导电弹片13之间始终保持良性接触,能够可靠实现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便采用在导电块121和导电弹片13之间设置有用于清洁两者相接触部位的清洁结构14。这样,通过设置有该清洁结构14,从而当将充电头12插入到充电底座11内进行充电时,导电块121和导电弹片13相互抵顶接触,便能够在清洁结构14的作用下,实现在逐渐插入连接的过程中能够同步对两者间接触的部位进行清洁,将两者表面污垢和腐蚀层摩擦清除,保证了接触电连接的可靠性,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充电结构所存在的因为有污垢或腐蚀层而导致充电接触不良的问题。该清洁结构14设置,在满足接触电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同步对相接触的位置进行摩擦清洁,设计巧妙,实用性好。

可选地,根据设计规则,满足充电的需求,在座体1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电弹片13,而充电头12上则对应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电块121,从而能够满足一一对应连接的使用需求。并且,在各相对应的导电弹片13和导电块121之间均设置有清洁结构14,通过该清洁结构14来进行自动清洁,确保电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优选地,为提高整体的美观性和制造的方便性,便采取将各导电弹片13并排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各导电块121也并排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设置方式。当然,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采取并不是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设置方式,同样能够满足连接充电的使用需求,在此并不做限制。

优选地,为确保电连接的可靠性,可采用使每个导电块121上抵接有两个导电弹片13的设置方式,因而,各导电弹片13则相应均等分成两排,而且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座体111上。即在设置时,将各导电弹片13分成相对称的两排设置在座体111上,而且每排中的各导电弹片13间隔设置,从而使同一个导电块121相对的两侧上分别与导电弹片13抵顶接触,确保有效接触而实现稳定电连接。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清洁结构14包括设置在导电块121上的清洁斜面141和设置在导电弹片13上用于与清洁斜面141进行相互摩擦清洁的清洁头142,清洁头142抵顶在清洁斜面141上。这样,通过设置成斜面的形状,从而在两者刚接触连接时,使清洁头142能够沿着该清洁斜面141进行滑动摩擦,并逐步滑动到位,确保能够建立可靠电连接。而在滑动摩擦的过程中,清洁头142与清洁斜面141上所存在的灰尘或腐蚀层便会被摩擦掉,实现了清洁表面,保持可靠电连接的功能。同时,将导电块121设置有斜面,也能为两者间的接触连接提供导向的作用,确保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连接,不会出现错位、卡顿地问题。

可选地,由于每个导电块121抵顶接触有两个导电弹片13,因而,该导电块121的对称两侧上则均设置有清洁斜面141。该导电块121有导电性能好的铜质材料制成,并通过型材切割工艺而实现两个清洗斜面的加工,并通过套啤工艺使各导电块121固定在电子产品的壳体内,而且,各导电块121之间间隔由绝缘材料填充,从而能够起到固定导电块121的作用,确保各导电块121位置的稳定性而不会松动。

优选地,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导电块121与导电弹片13之间摩擦滑动的平稳性,可在清洁头142上设置有用于与清洁斜面141接触的球面15。这样,清洁头142上具有球面15,便起到了导向滑动的作用,设计巧妙。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确保导电弹片13能够具有弹性形变性能,与导电块121能够始终保持接触,便在导电弹片13上设置有形变部131。该形变部131通过弯折而形成,从而在与导电块121抵顶接触时,能够受力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性力,进而能够实现与导电块121始终保持接触,确保电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座体111包括安装块1111和嵌设在安装块1111内的电路板1112,各导电弹片13一端电连接在电路板1112上,另一端与导电块121抵接。这样,导电弹片13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完成,然后一端焊接在电路板1112上,另一端具有清洁头142则悬空设置,并不固定,从而在受压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

可选地,为了确保待充电的电子产品与充电底座11连接后的稳定性,可在充电底座11和充电头12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充电位置的定位结构(图中未示出)。该定位结构可以是磁吸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在充电底座11上设置有弹性锁舌,而电子产品的充电头12或壳体上则对应设置有锁孔。这样,当充电底座11和充电头12配合连接时,该锁舌能够自动卡入到锁孔内实现固定,而在需要分离时,在施力将电子产品从充电底座11上拔下时,该锁舌便能够从锁孔内自动退出而实现分离,操作方便。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体111上设置有供充电头12插入的配合结构(图中未标示)。该配合结构为开设在底座上的“V”形槽和对应将充电头12设置成“V”形状,从而在两者连接时,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而在制造时,可将各导电弹片13对称设在“V”形槽的两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充电组件1,通过在导电块121和导电弹片13之间设置有清洁结构14,该清洁结构14具有能够清洁导电块121与导电弹片13两者间相接触部位的功能。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将充电头12插入到充电底座11内进行充电时,导电块121与导电弹片13两者间发生滑动摩擦,实现了在逐渐插入的过程中能够同步对两者间接触的部位进行清洁,将两者表面污垢和腐蚀层摩擦清除,保证了接触电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充电组件1。由于上述充电结构具有自动清洁导电块121和导电弹片13上油污和腐蚀层的功能,进而能够顺利实现充电,提高了电子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同时也延长了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