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制动器的伺服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5815发布日期:2018-08-21 18:1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伺服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制动器的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制动器的伺服电机,制动器一般设置在电机后端盖后侧,电机的编码器设置在制动器后侧,制动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粉尘会会沿着刹车罩和转轴的连接处进入编码器安装腔体内,粉尘附着在编码器上,编码器属于精密元器件,会因为粉尘的原因导致编码器测量不准确,继而导致伺服电机故障,影响电机的使用,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带制动器的伺服电机,能够保证伺服电机编码器的正常工作,避免伺服电机故障、编码器测量不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带制动器的伺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本体后端的编码器组件、制动器,电机本体包括机壳、机壳内的定转子组件、转轴,所述的制动器设置在机壳内后部,制动器套设在转轴上,机壳后端设有将编码器组件罩设在内的码盘罩,转轴后端穿过机壳后端延伸至码盘罩内与编码器组件连接,转轴轴身与机壳后端配合处套设有密封防护的密封件,密封件与转轴轴身可转动配合,码盘罩与机壳后端相接面设有密封垫,将制动器安装在电机主腔体内,转轴与机壳后端配合处设置密封件密封,制动器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无法进入到编码器腔体,保证了编码器的正常工作,有效避免电机出故障。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壳后端设有封闭机壳后部的后端盖,转轴穿过后端盖延伸至码盘罩内,所述的密封件嵌设在后端盖内,码盘罩可拆卸的固定在后端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件为轴承,轴承内圈套设在转轴上。

进一步的,转轴轴身与密封件配合处设有环状的凹槽,靠近转轴前侧的凹槽侧壁面与转轴轴身处形成密封的台阶面,台阶面密封结构,有效避免粉尘侵入码盘罩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编码器组件包括脉冲圆板、编码器主体,脉冲圆板固定转轴后端,脉冲圆板与转轴同轴心,编码器主体罩设在脉冲圆板后外侧,机壳后端设有定位编码器主体的定位板,编码器主体可拆卸的固定在定位板上,编码器主体与转轴同轴心,便于装配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制动器(刹车)安装在电机机壳内位于后端盖的前侧处,后端盖和转轴间通过轴承密封,制动器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无法进入到编码器腔体,保证了编码器的正常工作,当制动器工作时,产生的粉尘量小,不会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和散热。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轴、轴承、后端盖配合处的拆分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编码器组件配合处的拆分截面示意图。

其中:1为机壳,2为定转子组件,3为转轴,31为凹槽,4为后端盖,41为定位板,5为制动器,6为码盘罩,7为轴承,8为编码器主体,81为脉冲圆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图3,带制动器的伺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本体后端的编码器组件、制动器5,电机本体包括机壳1、机壳1内的定转子组件2、转轴3,机壳1后端设有封闭机壳后部的后端盖4,制动器5设置在机壳1内后侧,制动器5套设在转轴3上,机壳1后端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码盘罩6,编码器组件设置在码盘罩6内,转轴3的后端穿过后端盖4延伸至码盘罩6内,转轴3后端与编码器组件连接,后端盖4轴心处嵌设有起密封作用的轴承7,轴承7内圈套设在转轴3轴身上,转轴3轴身对应轴承7处设有凹槽31,凹槽31向后延伸至转轴3末端,凹槽3便于装配轴承7,凹槽31靠近转轴前端的侧壁面与转轴周面处形成具有密封作用的台阶面结构,轴承7采用封闭式轴承,轴承7两端封闭,轴承7的设置将转轴3与后端盖4处形成了密封,阻止制动器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向码盘罩6的传播,粉尘进入不了码盘罩6内,有效保证了编码器的正常工作,避免伺服电机处故障,编码器组件包括脉冲圆板81、编码器主体8,脉冲圆板81通过设置在转轴3祸端的端部螺钉固定转轴3后端,脉冲圆板81与转轴3同轴心,编码器主体8罩设在脉冲圆板81后外侧,后端盖4后端设有定位板41,编码器主体8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固定在定位板41上,使编码器主体8与转轴3同轴心,便于本伺服电机的装配,装配精度高,码盘罩6与后端盖4的相接面、后端盖4与机壳1的相接面均设有密封的密封垫,避免外部粉尘进入,提高伺服电机的自身密封性、安全性,使电机有效运转。

实施例2:参照图1-图3,带制动器的伺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本体后端的编码器组件、制动器5,电机本体包括机壳1、机壳1内的定转子组件2、转轴3,机壳1后端设有封闭机壳后部的后端盖4,制动器5设置在机壳1内后侧,制动器5套设在转轴3上,机壳1后端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码盘罩6,编码器组件设置在码盘罩6内,转轴3的后端穿过后端盖4延伸至码盘罩6内,转轴3后端与编码器组件连接,后端盖4轴心处嵌设有起密封作用的封闭式轴承7,轴承7内圈套设在转轴3轴身上,转轴3轴身对应轴承7处设有凹槽31,凹槽31向后延伸至转轴3末端,凹槽3便于装配轴承7,凹槽31靠近转轴前端的侧壁面与转轴周面处形成具有密封作用的台阶面结构,轴承7靠近后端盖一侧设有转轴密封圈,转轴密封圈套设在转轴上,后端盖对应处设有容置轴承的轴承腔,转轴密封圈设置在轴承腔内,轴承7、转轴密封圈的在后端盖4处形成了密封,阻止制动器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向码盘罩6的传播,粉尘进入不了码盘罩6内,有效保证了编码器的正常工作,避免伺服电机处故障,编码器组件包括脉冲圆板81、编码器主体8,脉冲圆板81通过设置在转轴3祸端的端部螺钉固定转轴3后端,脉冲圆板81与转轴3同轴心,编码器主体8罩设在脉冲圆板81后外侧,后端盖4后端设有定位板41,编码器主体8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固定在定位板41上,使编码器主体8与转轴3同轴心,便于本伺服电机的装配,装配精度高,码盘罩6与后端盖4的相接面、后端盖4与机壳1的相接面均设有密封的密封垫,避免外部粉尘进入,提高伺服电机的自身密封性、安全性,使电机有效运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