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及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4240发布日期:2019-03-02 01:1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及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配置于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隔壁的电动机。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该电动机的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具备配置叶轮及转子的泵室和配置于泵室的外侧的定子及电路基板的泵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在定子及电路基板和泵室之间配置有防止流体流入定子及电路基板的配置部位的隔壁。转子具备驱动用磁铁。定子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具备驱动用线圈和隔着绝缘性部件卷绕驱动用线圈的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备圆环状的圆环部和从圆环部向转子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极部。绝缘性部件由配置于转子的径向上的内侧的内侧绝缘部、配置于径向的外侧的外侧绝缘部以及将内侧绝缘部与外侧绝缘部相连的连结绝缘部构成。隔壁形成为有底圆筒状。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电路基板形成为平板状,且固定于隔壁的底部,使得定子的轴向和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一致。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具有隔着隔壁与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对置配置的感磁部的磁传感器。具体而言,将磁传感器的端子安装于电路基板上,使得感磁部从电路基板突出,感磁部配置于在转子的周向上相邻的内侧绝缘部的端面之间。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由转子和定子构成三相无刷电动机。另外,磁传感器实现通过探测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的磁极而探测转子的旋转位置的功能,基于磁传感器的探测结果来控制向驱动用线圈供给的电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27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探测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的磁极的磁传感器的感磁部隔着隔壁与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对置,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和感磁部的距离变远,增加了隔壁的厚度量。因此,在该泵装置中,当感磁部的配置位置向转子的径向的外侧错位,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和感磁部的距离进一步变远时,有可能无法通过磁传感器适当地探测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的磁极。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在具有配置于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隔壁的电动机中,可以提高隔着隔壁与转子的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对置配置的磁传感器的感磁部和驱动用磁铁的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精度。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该电动机的泵装置。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所述转子具有驱动用磁铁;定子,所述定子具有驱动用线圈,配置于转子的外周侧;隔壁部件,所述隔壁部件具有配置于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大致有底圆筒状的隔壁;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在转子的轴向上的隔壁的外侧固定于隔壁上;磁传感器,所述磁传感器具有隔着隔壁与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对置配置的感磁部,当将轴向中的相对于隔壁配置电路基板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定子具备绝缘部件和具有隔着绝缘部件卷绕驱动用线圈的多个突极部的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备以环状形成的外周环部和从外周环部朝向转子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极部,绝缘部件具备构成径向上的绝缘部件的内侧部分的内侧凸缘部,隔壁具备配置于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圆筒状的圆筒部和封闭圆筒部的第一方向端并且固定电路基板的圆板状的底部,在隔壁的外周面的第一方向端形成越是朝向第一方向侧外径越减小的倾斜面,内侧凸缘部具备限制径向上的感磁部的位置的定位部,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所述磁传感器的端子,使得感磁部从电路基板向第二方向侧突出,感磁部在径向上配置于圆筒部和定位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电动机中,隔壁具备配置于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圆筒状的圆筒部和封闭圆筒部的第一方向端并且固定电路基板的圆板状的底部,磁传感器的端子安装在电路基板上,使得隔着隔壁与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对置配置的磁传感器的感磁部向第二方向侧突出。另外,在本发明中,在隔壁的外周面的第一方向端形成有越是朝向第一方向侧外径越减小的倾斜面。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将安装有磁传感器的电路基板从第一方向侧固定于隔壁的底部时,能够利用隔壁的倾斜面防止磁传感器的端子的过量的弯曲,同时将感磁部向圆筒部的外周侧顺畅地引导。

另外,在本发明中,构成径向上的绝缘部件的内侧部分的内侧凸缘部具备限制径向上的感磁部的位置的定位部,感磁部在径向上配置于圆筒部和定位部之间。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圆筒部的外周面和定位部将利用隔壁的倾斜面引导到圆筒部的外周侧的感磁部在径向上高精度地定位。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提高隔着隔壁与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对置配置的磁传感器的感磁部和驱动用磁铁的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精度。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径向上的定位部的内侧面的、转子的周向的宽度比周向上的感磁部的宽度宽。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根据电动机的特性等使感磁部相对于定子的周向的相对位置错开。因此,能够使用特性等不同的电动机共用的绝缘部件,从而能够提高绝缘部件的通用性。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径向上的定位部的内侧面形成为从轴向观察时的形状呈以转子的旋转中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状。通过这样构成,即使能够根据电动机的特性等使感磁部相对于定子的周向的相对位置错开,也能够抑制感磁部和驱动用磁铁的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的错位,从而能够提高感磁部和驱动用磁铁的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精度。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定位部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形成有倒角部。另外,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径向上的定位部的内侧面形成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以越是朝向第二方向侧则越朝向径向内侧的方式倾斜。通过这样构成,在将安装有磁传感器的电路基板从第一方向侧固定于隔壁的底部时,感磁部容易进入径向上的圆筒部和定位部之间。

在本发明中,例如,内侧凸缘部形成为与径向正交的平板状,定位部具备从径向上的内侧凸缘部的内侧面突出的突出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与内侧凸缘部形成为曲板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内侧凸缘部。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内侧凸缘部形成为平板状,也能够利用突出部限制径向上的感磁部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例如,突出部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配置在与内侧凸缘部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相同的平面上。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感磁部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形成有倒角部。当这样构成时,在将安装有磁传感器的电路基板从第一方向侧固定于隔壁的底部时,感磁部容易进入径向上的圆筒部和定位部之间。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端子将感磁部向径向的内侧施力,感磁部与圆筒部的外周面接触。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定位部形成有从径向上的内侧凸缘部的内侧面凹下的凹下部。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底部的第一方向侧的面上,以向第一方向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将固定于隔壁部件上的电路基板定位的定位用突起。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隔壁部件具备配置于隔壁的外周侧的筒状的外筒部和将圆筒部的下端和外筒部的下端相连的底面部,在底面部形成有朝向上侧立起的圆柱状的突起,在突起的前端部侧,形成有与定位用突起一起将电路基板定位的电路基板定位部。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定子铁芯具备三个突极部,三个突极部以等角度节距形成,在周向上以恒定的间隔配置,定子具备安装于三个突极部各自上的三个绝缘部件,且具有隔着三个绝缘部件分别卷绕于三个突极部的三个驱动用线圈,在三个绝缘部件上,具备在各绝缘部件上各形成有一个的三个内侧凸缘部,在三个内侧凸缘部,具备在各内侧凸缘部各形成有一个的三个定位部,在三个定位部,具备在各定位部各配置有一个的三个磁传感器。

本发明的电动机能够用于泵装置,所述泵装置具备安装于转子的叶轮,由隔壁部件划分出配置叶轮并且供流体通过的泵室的一部分。在该泵装置中,能够提高隔着隔壁与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对置配置的磁传感器的感磁部和驱动用磁铁的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精度。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能够提高隔着隔壁与转子的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对置配置的磁传感器的感磁部和驱动用磁铁的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隔壁部件及磁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磁传感器及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向图1所示的隔壁固定电路基板的方法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定位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定位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泵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5、隔壁部件11及磁传感器7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磁传感器7及绝缘体25的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的上侧(z1方向侧)设为“上”侧,将图1的下侧(z2方向侧)设为“下”侧。

本方式的泵装置1是被称为防水型泵(屏蔽电动泵)的类型的泵,具备叶轮2和使叶轮2旋转的电动机3。电动机3是三相的dc无刷电动机。该电动机3具备转子4、定子5、控制电动机3的电路基板6、用于探测转子4的旋转位置的磁传感器7。叶轮2、转子4、定子5、电路基板6及磁传感器7配置于由构成电动机3的一部分的外壳8和覆盖外壳8的下部的壳体9构成的壳体的内部。外壳8和壳体9通过省略图示的螺丝相互固定。

在壳体9上形成有流体的吸入部9a和流体的排出部9b。在壳体9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部9a吸入的流体朝向排出部9b通过的泵室10。外壳8具备隔壁部件11和罩12,隔壁部件11具有以隔开转子4和定子5的方式配置于转子4和定子5之间的隔壁11a,罩12固定于隔壁部件11的上端侧。

转子4具备旋转轴14和驱动用磁铁15。旋转轴14配置成旋转轴14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即,上下方向是转子4的轴向。驱动用磁铁15形成为圆筒状。该驱动用磁铁15经由磁铁保持部件16固定于旋转轴14的外周面上。在驱动用磁铁15的外周面,在驱动用磁铁15的圆周方向上交替磁化出n极和s极。在本方式中,在驱动用磁铁15的外周面被磁化出一个n极和一个s极这两个磁极。

在旋转轴14的下端部固定有叶轮2。即,叶轮2安装在转子4上。叶轮2配置于泵室10的内部。旋转轴14的上端侧被轴承17可旋转地保持。轴承17固定于隔壁11a的上端侧。旋转轴14的下端侧被轴承18可旋转地保持。轴承18保持在固定于隔壁11a的下端侧的轴承保持部件19上。在轴承18和轴承保持部件19之间配置有阻止流体向驱动用磁铁15的配置部位的流入的橡胶制的密封部件20。

定子5具备驱动用线圈23、定子铁芯24、作为绝缘部件的绝缘体25,作为整体形成为筒状。该定子5隔着隔壁11a配置于转子4的外周侧。另外,定子5配置成形成为筒状的定子5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关于定子5的具体的结构,稍后将描述。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转子4及定子5的径向设为“径向”,将转子4及定子5的周向(圆周方向)设为“周向”。

如上所述,隔壁部件11具备隔壁11a。隔壁11a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具备圆筒部11b和底部11c。圆筒部11b形成为圆筒状。该圆筒部11b配置成将驱动用磁铁15的外周面覆盖,被配置于径向上的转子4和定子5之间。底部11c形成为封闭圆筒部11b的上端的圆板状。轴承17固定于底部11c的下表面,轴承保持部件19固定于圆筒部11b的内周面的下端侧。

在底部11c的上表面,以向上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将固定于隔壁部件11上的电路基板6定位的定位用突起11d。在本方式中,在底部11c的上表面形成有两个定位用突起11d。在隔壁11a的外周面的上端形成有倾斜面11e,倾斜面11e越是朝向上侧外径越减小。即,在隔壁11a的外周面的上端形成有锥状的倾斜面11e,隔壁11a的上端侧部分形成圆锥台状。

另外,隔壁部件11具备配置于隔壁11a的外周侧的筒状的外筒部11f和将圆筒部11b的下端和外筒部11f的下端相连的底面部11g。外筒部11f例如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外筒部11f的高度(上下方向的高度)比隔壁11a的高度高。定子5在径向上配置于圆筒部11b和外筒部11f之间。

底面部11g形成为圆环状。底面部11g的下侧成为泵室10,通过底面部11g划分出泵室10的一部分。即,通过隔壁部件11划分出泵室10的一部分。底面部11g实现防止泵室10内的流体向定子5及电路基板6的配置部位的流入的功能。在底面部11g形成有朝向上侧立起的圆柱状的突起11h(参照图2),在突起11h的前端部侧(上端部)形成有与定位用突起11d一起将电路基板6定位的定位部。即,突起11h的前端成为电路基板定位部。此外,图1中省略突起11h的图示。

电路基板6是玻璃环氧基板等刚性基板,形成为平板状。该电路基板6配置于比驱动用线圈23、定子铁芯24及绝缘体25靠上侧的位置,并使电路基板6的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另外,电路基板6配置于比外筒部11f的上端靠下侧的位置。另外,电路基板6以被定位用突起11d等定位的状态固定于底部11c。即,电路基板6在比底部11c靠上侧的位置(即,上下方向上的隔壁11a的外侧)固定于隔壁11a上。本方式的上方向(z1方向)为转子4的轴向中的相对于隔壁11a配置电路基板6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下方向(z2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二方向。

磁传感器7为霍尔元件。该磁传感器7实现通过探测驱动用磁铁15的外周面的磁极而探测转子4的旋转位置的功能。如上所述,电动机3是三相的dc无刷电动机,电动机3具备三个磁传感器7。磁传感器7具备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的感磁部7a和从感磁部7a伸出的多个端子(引线)7b。该磁传感器7安装于电路基板6上。具体而言,端子7b安装在电路基板6上,并使感磁部7a从电路基板6向下侧突出。另外,三个磁传感器7安装于电路基板6上,且使得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三个磁传感器7相对于转子4的旋转中心以120°节距配置。此外,磁传感器7也可以是霍尔元件以外的元件。

感磁部7a隔着隔壁11a与驱动用磁铁15的外周面对置配置。具体而言,感磁部7a的感磁面隔着圆筒部11b与驱动用磁铁15的外周面对置配置。另外,感磁部7a配置于圆筒部11b的上端侧部分、且比倾斜面11e靠下侧的部分的外周侧。在感磁部7a的下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形成有倒角部7c(参照图4)。即,感磁部7a的下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成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以越是朝向径向的内侧则越朝向上侧的方式倾斜。

罩12形成为扁平的大致有底圆筒状。该罩12固定于外筒部11f的内周面的上端侧,封闭罩12的上端的开口。即,罩12从上侧覆盖定子5及电路基板6,定子5及电路基板6被配置于由圆筒部11b、外筒部11f、底面部11g及罩12划分出的空间中。此外,也可以在由圆筒部11b、外筒部11f、底面部11g及罩12划分出的空间的内部填充树脂密封部件。

(定子的结构)

如上所述,定子5具备驱动用线圈23、定子铁芯24以及绝缘体25。另外,定子5具备电连接驱动用线圈23的端部的端子引脚(图示省略)。该端子引脚的下端侧例如固定于绝缘体25上,端子引脚的上端侧软钎焊固定于电路基板6上。

定子铁芯24是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薄磁性板层叠形成的层叠铁芯。该定子铁芯24具备形成为环状的外周环部24a和从外周环部24a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多个突极部24b。本方式的定子铁芯24具备三个突极部24b。三个突极部24b以等角度节距形成,在周向上以恒定的间隔配置。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以转子4的旋转中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状。

绝缘体25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该绝缘体25安装在每个突极部24b,定子5具备三个绝缘体25。另外,绝缘体25形成为两端具有凸缘部的带凸缘的筒状,安装于突极部24b上,使得形成为筒状的绝缘体25的轴向和定子5的径向一致。即,绝缘体25由构成径向上的绝缘体25的内侧部分的内侧凸缘部25a、构成径向上的绝缘体25的外侧部分的外侧凸缘部25b、将内侧凸缘部25a和外侧凸缘部25b相连的筒部25c(参照图3)构成。

筒部25c形成为方筒状。在筒部25c卷绕有驱动用线圈23。即,驱动用线圈23隔着绝缘体25卷绕于突极部24b。基于磁传感器7的探测结果进行卷绕在三个突极部24b的驱动用线圈23的通电的切换。内侧凸缘部25a及外侧凸缘部25b形成为与径向正交的平板状,并且形成为方环状。内侧凸缘部25a从径向的外侧覆盖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圆弧状的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外侧凸缘部25b从径向的内侧覆盖外周环部24a的一部分。内侧凸缘部25a及外侧凸缘部25b实现防止卷绕于筒部25c的驱动用线圈23散乱的功能。

内侧凸缘部25a具备限制径向上的感磁部7a的位置的定位部25d。如图3所示,定位部25d配置于内侧凸缘部25a的上端侧。另外,定位部25d配置于周向上的内侧凸缘部25a的一端侧。即,内侧凸缘部25a的、上端侧且周向上的一端侧的角部成为定位部25d。定位部25d具备从径向上的内侧凸缘部25a的内侧面突出的突出部25e。另外,在定位部25d形成有从径向上的内侧凸缘部25a的内侧面凹下的凹下部25f。此外,通过形成凹下部25f,能够加宽限制感磁部7a的位置的定位部25d的周向上的部分。

突出部25e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梯形形状。周向上的突出部25e的一端面配置于与周向上的内侧凸缘部25a的一端面相同的平面上。突出部25e的上端面配置于比内侧凸缘部25a的上端面靠下侧的位置。突出部25e的下端面配置于与筒部25c的内周面的上表面相同的平面上。凹下部25f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三角形状。该凹下部25f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内侧凸缘部25a的上端面和突出部25e的下端面之间。

径向上的定位部25d的内侧面25g由径向上的突出部25e的内侧面和径向上的凹下部25f的内侧面构成。该内侧面25g形成为曲面状。具体而言,内侧面25g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以转子4的旋转中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状。另外,内侧面25g为相对于上下方向没有倾斜的垂直面。

周向上的内侧面25g的宽度比周向上的感磁部7a的宽度宽。具体而言,将定位部25d的、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突出部25e的范围设为下端侧定位部25h,将径向上的下端侧定位部25h的内侧面(即,径向上的突出部25e的内侧面、及径向上的凹下部25f的内侧面的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突出部25e的范围)设为下端侧内侧面25j时,周向上的下端侧内侧面25j的宽度比周向上的感磁部7a的宽度宽。

在定位部25d的上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形成有倒角部25k。即,在突出部25e的上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和定位部25d的形成有凹下部25f的部分的上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形成有倒角部25k,定位部25d的上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成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以越是朝向上侧则越朝向径向的外侧的方式倾斜。此外,在本方式中,在定位部25d的上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以外的部分,也形成有倒角部。

如上所述,感磁部7a隔着隔壁11a与驱动用磁铁15的外周面对置配置。具体而言,感磁部7a在径向上配置于圆筒部11b和定位部25d之间。更具体而言,感磁部7a在径向上配置于圆筒部11b的上端侧且比倾斜面11e靠下侧的部分的外周面和下端侧内侧面25j之间。另外,感磁部7a载置于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的上表面。

(电路基板的固定方法)

图4是用于说明向图1所示的隔壁11a固定电路基板6的固定方法的图。

安装有磁传感器7的状态的电路基板6被固定于安装有定子5的状态的隔壁部件11的隔壁11a上。在将电路基板6固定到隔壁11a上之前,如图4(a)所示,将端子7b向径向的内侧稍微弯曲,以便将磁传感器7的下端侧(感磁部7a侧)配置于比磁传感器7的上端侧(安装于电路基板6的端子7b的上端侧)靠径向的内侧的位置。

然后,使电路基板6从安装有定子5的状态的隔壁部件11的上方下降,直到被定位用突起11d及突起11h定位为止。当使电路基板6下降时,如图4(b)的实线所示,感磁部7a的下端面的径向的内侧部分与隔壁11a的倾斜面11e接触,从而端子7b弹性变形,以使感磁部7a向径向的外侧移动。端子7b向径向的外侧弹性变形,直到感磁部7a的下端到达圆筒部11b的外周侧的、倾斜面11e的下侧部分为止(参照图4(b)的双点划线)。感磁部7a由弹性变形的端子7b向径向的内侧施力,与圆筒部11b的外周面接触。即,感磁部7a配置成相对于圆筒部11b的外周面没有间隙的状态。即,端子7b将感磁部7a向径向的内侧施力,感磁部7a与圆筒部11b的外周面接触。此外,通过磁传感器7的感磁部7a与圆筒部11b的外周面接触,能够缩短与驱动用磁铁的距离,从而能够适当地探测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的磁极。

当电路基板6下降到被定位用突起11d及突起11h定位时,如图4(b)的虚线所示,感磁部7a在径向上配置于圆筒部11b和下端侧内周面25j之间。在这种状态下,对定位用突起11d及突起11h的前端部进行加热使其破碎,将电路基板6焊接固定在隔壁11a上。或者,通过省略图示的螺丝等将电路基板6固定在隔壁11a上。

(本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说明,在本方式中,在隔壁11a的外周面的上端形成有锥状的倾斜面11e,在将安装有磁传感器7的状态的电路基板6从上侧固定于隔壁11a上时,磁传感器7的感磁部7a与倾斜面11e接触,沿着倾斜面11e被引导到圆筒部11b的外周侧的、倾斜面11e的下侧部分。因此,在本方式中,在从上侧将安装有磁传感器7的电路基板6固定于隔壁11a时,虽然从上侧无法看到磁传感器7,但可以利用倾斜面11e防止磁传感器7的端子7b的过量的弯曲,同时将感磁部7a顺畅地引导到圆筒部11b的外周侧。

另外,在本方式中,在绝缘体25的内侧凸缘部25a形成有限制径向上的感磁部7a的位置的定位部25d,感磁部7a在径向上配置于圆筒部11b和定位部25d之间。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通过圆筒部11b和定位部25d将沿着倾斜面11e被引导到圆筒部11b的外周侧的感磁部7a在径向上高精度地定位。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提高与驱动用磁铁15的外周面隔着隔壁11a对置配置的感磁部7a和驱动用磁铁15的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精度。

另外,在本方式中,因为感磁部7a在径向上配置在圆筒部11b和定位部25d之间,所以在由圆筒部11b、外筒部11f、底面部11g及罩12划分出的空间的内部填充树脂密封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填充树脂密封部件时的感磁部7a的位置偏离。

在本方式中,在定位部25d的上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形成有倒角部25k。另外,在本方式中,在感磁部7a的下端面的、径向的内侧端形成有倒角部7c。因此,在本方式中,在将安装有磁传感器7的电路基板6从上侧固定于隔壁11a上时,感磁部7a容易进入径向上的圆筒部11b和定位部25d之间。

在本方式中,定位部25d的内侧面25g的周向的宽度比周向上的感磁部7a的宽度宽。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根据电动机3的特性等使感磁部7a相对于定子5的周向上的相对位置错开。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使用特性等不同的电动机3共用的绝缘体25,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绝缘体25的通用性。另外,在本方式中,内侧面25g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以转子4的旋转中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状,因此,即使使感磁部7a相对于定子5的周向的相对位置错开,也能够抑制感磁部7a和驱动用磁铁15的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的错位,从而提高感磁部7a和驱动用磁铁15的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精度。

在本方式中,内侧凸缘部25a形成为与径向正交的平板状。因此,在本方式中,与将内侧凸缘部25a形成为曲板状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形成内侧凸缘部25a。另外,在本方式中,定位部25d具备从径向上的内侧凸缘部25a的内侧面突出的突出部25e,因此,即使内侧凸缘部25a形成为平板状,也能够利用突出部25e限制径向上的感磁部7a的位置。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的方式是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之一例,但不限于此,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在上述的方式中,突出部25e的上端面配置于比内侧凸缘部25a的上端面靠下侧的位置,但如图5所示,突出部25e的上端面也可以配置于与内侧凸缘部25a的上端面相同的平面上。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定位部25d的内侧面25g形成相对于上下方向没有倾斜的垂直面,但如图6所示,内侧面25g也可以是以越是朝向下侧则越朝向径向的内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安装有磁传感器7的电路基板6从上侧固定于隔壁11a时,感磁部7a容易进入径向上的圆筒部11b和定位部25d之间。此外,图5、图6中,对于与上述的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

在上述的方式中,内侧凸缘部25a形成为与径向正交的平板状,径向上的内侧凸缘部25a的外侧面形成为与径向正交的平面状,但径向上的内侧凸缘部25a的外侧面也可以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以转子4的旋转中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状。在这种情况下,定位部25d也可以不具备突出部25e。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不在定位部25d形成凹下部25f。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定位部25d的内侧面25g的周向的宽度比周向上的感磁部7a的宽度宽,但内侧面25g的周向的宽度也可以与周向上的感磁部7a的宽度相等。

在上述的方式中,定子铁芯24具备三个突极部24b,但定子铁芯24具有的突极部24b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以上。此外,当定子铁芯24具有的突极部24b的数量增多时,周向上的突极部24b间的间隔变窄,因此,周向及径向上的感磁部7a的位置容易自动定位。与此相对,像上述的方式那样,当突极部24b的数量为三个时,周向上的突极部24b间的间隔变宽,因此,周向及径向上的感磁部7a不易自动地定位。因此,突极部24b的数量少时,定位部25d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上述的方式中,感磁部7a载置于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的上表面,但也可以在径向上的内侧凸缘部25a的内侧面形成载置感磁部7a的凸部。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在定位部25d的内侧面25g形成限制周向上的感磁部7a的位置的凸部。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电动机3被用于泵装置1,但电动机3也可以用于泵装置1以外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泵装置

2叶轮

3电动机

4转子

5定子

6电路基板

7磁传感器

7a感磁部

7b端子

7c倒角部

10泵室

11隔壁部件

11a隔壁

11b圆筒部

11c底部

11e倾斜面

15驱动用磁铁

23驱动用线圈

24定子铁芯

24a外周环部

24b突极部

25绝缘体(绝缘部件)

25a内侧凸缘部

25d定位部

25e突出部

25g内侧面

25k倒角部

z1第一方向

z2第二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