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伺服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9170发布日期:2019-01-02 23:5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流伺服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流伺服电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交流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主要可分为两部分,即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其中定子的结构与旋转变压器的定子基本相同,在定子铁心中也安放着空间互成90度电角度的两相绕组。其中一组为激磁绕组,另一组为控制绕组,交流伺服电动机是一种两相的交流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机在长时间转动时转轴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时间较长造成交流伺服电机本体发热,现有的散热都是通过一个风扇进行对交流伺服电机的内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降低了交流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流伺服电机,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本体的内侧面相对开设有与油板对应的冷却口,且呈喇叭形结构的冷却口与第二扇叶对应开设,伺服电机本体在转动时产生大量的热,位于油板的内部机油将伺服电机壳体表面热量吸走,第二风扇将风从冷却口吹到伺服电机本体外部为油板散热,一方面起到了散热,另一方面增加了整体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在不使用伺服电机时,滑动挡灰板于滑槽内部将冷却口密封,避免灰尘进入伺服电机本体的内部。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本体背离第二扇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中空圆环形结构的固定圈,固定圈的内侧壁等距固定连接呈中空扇形结构的油壶,油壶与固定圈的内部装有机油,在转轴转动时油壶内部机油为转轴散热,在转轴转动的同时,第一扇叶转动为油壶的进行散热,进一步的实现固定圈将伺服电机本体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本体的内侧面相对开设有与油板对应的冷却口,且呈喇叭形结构的冷却口与第二扇叶对应开设,伺服电机本体在转动时产生大量的热,位于油板的内部机油将伺服电机壳体表面热量吸走,第二风扇将风从冷却口吹到伺服电机本体外部为油板散热,一方面起到了散热,另一方面增加了整体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在不使用伺服电机时,滑动挡灰板于滑槽内部将冷却口密封,避免灰尘进入伺服电机本体的内部,伺服电机本体背离第二扇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中空圆环形结构的固定圈,固定圈的内侧壁等距固定连接呈中空扇形结构的油壶,油壶与固定圈的内部装有机油,在转轴转动时油壶内部机油为转轴散热,在转轴转动的同时,第一扇叶转动为油壶的进行散热,进一步的实现固定圈将伺服电机本体进行散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流伺服电机,包括伺服电机本体、第一散热机构、转动机构及第二散热机构;用于与需要驱动的机械设备固定连接的所述伺服电机本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实现驱动的所述所述转动机构,所述伺服电机本体的侧壁安装有与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的用于将整体结构散热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所述伺服电机本体的侧壁安装有将整体结构散热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

具体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定子、转子、固定板、第二扇叶、冷却口及滤板,所述伺服电机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呈圆柱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板,所述转轴贯穿所述伺服电机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位于伺服电机本体内部的所述转轴的表面安装有所述转子,所述伺服电机本体的内侧壁设有与位于所述转轴表面的所述转子对应的所述定子,所述转轴背离所述转子的一端安装有为所述伺服电机本体的内部电器元件散热的所述第二扇叶,所述伺服电机本体的侧壁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扇叶相对的用于出风、隔离灰尘的所述滤板,所述伺服电机本体的两个面相对开设截面呈喇叭口状的所述冷却口。

具体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第二进油管、油板、挡灰板、滑槽及连接管,所述伺服电机本体的连个侧壁相对等距安装有呈中空长方体结构的用于装纳机油的所述油板,若干所述油板的其中一个侧壁与所述冷却口相对设置,所述伺服电机本体两个侧面顶部的所述油板均连通有用于进出油的所述第二进油管,位于所述第二进油管底部的所述油板的表面均开设所述滑槽,用于密封所述冷却口的所述挡灰板滑动于所述滑槽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挡灰板呈长方形结构,且所述冷却口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挡灰板的直径,所述挡灰板的高度等于大个所述油板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进油管、油壶、固定圈、第一扇叶、密封板、出风口、连接环及固定环,所述伺服电机本体背离所述滤板的侧壁固定连接呈中空圆圆环形结构的所述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侧壁等距连通有呈扇形结构的所述油壶,若干所述油壶背离所述固定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圆环状的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油壶之间形成用于通风的所述出风口,所述固定圈的厚度大于所述油壶的厚度,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转动连接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连接环,所述油壶与所述伺服电机本体之间的所述转轴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呈扇形结构的所述第一扇叶,所述固定圈的厚度大于所述油壶到所述第一扇叶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环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呈扇形结构的所述密封板。

具体的,所述密封板的面积等于所述油壶的面积,所述油壶相对的所述密封板的侧面与所述固定圈的侧壁位于同一侧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本体的内侧面相对开设有与油板对应的冷却口,且呈喇叭形结构的冷却口与第二扇叶对应开设,伺服电机本体在转动时产生大量的热,位于油板的内部机油将伺服电机壳体表面热量吸走,第二风扇将风从冷却口吹到伺服电机本体外部为油板散热,一方面起到了散热,另一方面增加了整体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在不使用伺服电机时,滑动挡灰板于滑槽内部将冷却口密封,避免灰尘进入伺服电机本体的内部。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本体背离第二扇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中空圆环形结构的固定圈,固定圈的内侧壁等距固定连接呈中空扇形结构的油壶,油壶与固定圈的内部装有机油,在转轴转动时油壶内部机油为转轴散热,在转轴转动的同时,第一扇叶转动为油壶的进行散热,进一步的实现固定圈将伺服电机本体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种具有散热功能的交流伺服电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伺服电机本体与转动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转轴与第一进油管连接连接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本体,2、第一散热机构,21、第一进油管,22、油壶,23、固定圈,24、第一扇叶,25、密封板,26、出风口,27、连接环,28、固定环,3、转动机构,31、转轴,32、定子,33、转子,34、固定板,35、第二扇叶,36、冷却口,37、滤板,4、第二散热机构,41、第二进油管,42、油板,43、挡灰板,44、滑槽,46、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电机,包括伺服电机本体1、第一散热机构2、转动机构3及第二散热机构4;用于与需要驱动的机械设备固定连接的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内部设有用于实现驱动的所述所述转动机构3,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侧壁安装有与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的用于将整体结构散热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2,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侧壁安装有将整体结构散热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4。

具体的,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转轴31、定子32、转子33、固定板34、第二扇叶35、冷却口36及滤板37,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呈圆柱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板34,所述转轴31贯穿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34转动连接,位于伺服电机本体1内部的所述转轴31的表面安装有所述转子33,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内侧壁设有与位于所述转轴31表面的所述转子33对应的所述定子32,所述转轴31背离所述转子33的一端安装有为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内部电器元件散热的所述第二扇叶35,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侧壁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扇叶35相对的用于出风、隔离灰尘的所述滤板37,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两个面相对开设截面呈喇叭口状的所述冷却口36,当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接通电源后实现所述转子33在所述定子32的内部转动,进一步的实现所述转轴31在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内部转动,此时所述第二扇叶35转动为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内部零部件散热,将所述转轴31的背离所述第二扇叶35的一端连接被驱动机械,实现对被驱动物体的驱动。

具体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4包括第二进油管41、油板42、挡灰板43、滑槽43及连接管44,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的连个侧壁相对等距安装有呈中空长方体结构的用于装纳机油的所述油板42,若干所述油板42的其中一个侧壁与所述冷却口36相对设置,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两个侧面顶部的所述油板42均连通有用于进出油的所述第二进油管41,位于所述第二进油管41底部的所述油板42的表面均开设所述滑槽43,用于密封所述冷却口36的所述挡灰板43滑动于所述滑槽43的内部,向所述第二进油管41的内部注入机油实现所述挡灰板43的内部均通过所述连接管44流入机油,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发热时所述油板42的内部,所述油板42的内部机油为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进行散热所述第二扇叶35产生的风从所述冷却口36吹到所述油板42的表面为机油散热。

具体的,所述挡灰板43呈长方形结构,且所述冷却口36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挡灰板43的直径,所述挡灰板43的高度等于大个所述油板43之间的距离,在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不工作时将所述挡灰板43滑到所述滑槽43的内部将所述冷却口36进行密封避免灰尘进入。

具体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2包括第一进油管21、油壶22、固定圈23、第一扇叶24、密封板25、出风口26、连接环27及固定环28,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背离所述滤板37的侧壁固定连接呈中空圆圆环形结构的所述固定圈23,所述固定圈23的内侧壁等距连通有呈扇形结构的所述油壶22,若干所述油壶22背离所述固定圈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圆环状的所述固定环28,所述固定环28与所述转轴31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油壶22之间形成用于通风的所述出风口26,所述固定圈23的厚度大于所述油壶22的厚度,所述固定环28的内部转动连接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连接环27,所述油壶22与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之间的所述转轴31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呈扇形结构的所述第一扇叶24,所述固定圈23的厚度大于所述油壶22到所述第一扇叶24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环27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呈扇形结构的所述密封板25,在所述转轴31转动时所述油壶22内部机油为所述转轴31散热,在所述转轴31转动的同时,所述第一扇叶24转动为油壶22的进行散热,进一步的实现固定圈将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所述转轴31进行散热。

具体的,所述密封板25的面积等于所述油壶22的面积,所述油壶22相对的所述密封板25的侧面与所述固定圈23的侧壁位于同一侧面,增加了对所述出风口26的密封性,避免灰尘进入所述固定圈23的内部。

在使用时,将伺服电机本体1接通电源后实现转子33在定子32的内部转动,进一步的实现转轴31在伺服电机本体1内部转动,此时第二扇叶35转动为伺服电机本体1的内部零部件散热,将转轴31的背离第二扇叶35的一端连接被驱动机械,实现对被驱动物体的驱动,在转轴31转动时油壶22内部机油为转轴31散热,在转轴31转动的同时,第一扇叶24转动为油壶22的进行散热,进一步的实现固定圈将伺服电机本体1、转轴31进行散热,述密封板25的面积等于油壶22的面积,油壶22相对的密封板25的侧面与固定圈23的侧壁位于同一侧面,再不用该装置时转动密封板25,避免灰尘进入,增加了对出风口26的密封性,避免灰尘进入固定圈23的内部,向第二进油管41的内部注入机油实现挡灰板43的内部均通过连接管44流入机油,伺服电机本体1发热时油板42的内部,油板42的内部机油为伺服电机本体1进行散热第二扇叶35产生的风从冷却口36吹到油板42的表面为机油散热,在伺服电机本体1不工作时将挡灰板43滑到滑槽43的内部将冷却口36进行密封避免灰尘进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