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离心雾化器电机专用冷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2079发布日期:2018-09-18 22:54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高速离心雾化器是化工和环保等领域的重要设备之一,高速离心雾化器电机的冷却基本上是采用水箱供冷却水通过板式换热器和冷却塔的方式给高速电机带走热量进行冷却。但是水箱中的冷却水温度不稳定。水温过低的情况下,会造成电机高精度轴承快速磨损,长期低温运行,影响轴承寿命;水温过高的情况下,会造成电机定子、轴承散热不良,长期高温运行,会影响电机寿命。只靠这种方式为电机进行冷却无法保证冷却水温度的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离心雾化器电机专用冷水系统,更好的为高速离心雾化器电机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离心雾化器电机专用冷水系统,包括冷却塔、板式换热器、水箱,水箱通过主泵形成用于冷却电机的水冷却循环回路,板式换热器与冷却塔连接,冷水系统还设有制冷回路,水箱内还设有用于检测水温的水温传感器和用于加热水的电加热器。当水温传感器检测到水箱内的高于设定温度时,制冷回路工作将水箱内的水温降至设定温度,当水温传感器检测到水箱内的低于设定温度时,电加热器工作将水箱内的水温升高至设定温度。

优选地,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与水冷冷凝器连接,水冷冷凝器连接干燥过滤器和膨胀阀,膨胀阀连接置于水箱中的蒸发器,蒸发器连接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同时接在冷却塔与板式换热器之间。

优选地,所述水箱处设有备用的副泵,所述主泵两端设有第二手动阀和第三手动阀,所述副泵两端也设有第四手动阀和第五手动阀。

优选地,所述水冷却循环回路中还设有一个用于过滤冷却水的第二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水箱处还设有用于加水的加水口,用于排水的排水口以及防止水溢出的溢流口,所述加水口处还设有第六手动阀,排水口处设有第七手动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上述方案可知,由于增加了制冷回路以及电加热器、水温传感器等装置,可以使水箱中的水不受外界温度影响,保持稳定的温度。如果制冷回路发生故障,该系统依然可以通过冷却塔和板式换热器的方式进行冷却,提高了系统对电机冷却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水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冷却塔,2-板式换热器,3-水箱,4-主泵,5-电机,6-水温传感器,7-电加热器,8-压缩机,9-水冷冷凝器,10-干燥过滤器,11-膨胀阀,12-蒸发器,13-第一手动阀,14-第一过滤器,15-副泵,16-第二手动阀,17-第三手动阀,18-第四手动阀,19-第五手动阀,20-第二过滤器,21-加水口,22-排水口,23-溢流口,24-第六手动阀,25-第七手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离心雾化器电机专用冷水系统,包括冷却塔1、板式换热器2、水箱3,水箱3通过主泵4形成用于冷却电机5的水冷却循环回路,为水冷却循环回路降温冷却的板式换热器2与冷却塔1连接,冷水系统还设有制冷回路,水箱3内还设有用于检测水温的水温传感器6和用于加热水的电加热器7,当水温传感器6检测到水箱(3)内的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制冷回路工作将水箱3内的水温降至设定温度,当水温传感器6检测到水箱3内的低于设定温度时,电加热器7工作将水箱3内的水温升高到设定温度。

具体为: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8,所述压缩机8与水冷冷凝器9连接,压缩机8将冷媒压缩送往水冷冷凝器9换热,水冷冷凝器9连接干燥过滤器10和膨胀阀11,膨胀阀11连接置于水箱3中的蒸发器12,蒸发器12连接压缩机8,冷媒经过干燥过滤器10的干燥处理和膨胀阀11的节流处理被送往蒸发器12内,冷媒在蒸发器12内与水箱3内的水进行换热,带走水箱3内水的热量实现降温,水冷冷凝器9同时接在冷却塔1与板式换热器2之间,冷却塔1提供的冷却水同时在水冷冷凝器9处换热,由于整个系统由计算机控制,所以可以将水箱3内水的水温精确控制在设定温度±1℃之内。

所述冷却塔1与板式换热器2之间接有第一手动阀13和对冷却水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器14。

水箱3处设有备用的副泵15,所述主泵4两端设有第二手动阀16和第三手动阀17,所述副泵16两端设有第四手动阀18和第五手动阀19。在运行中的主泵4发生故障时,系统启动副泵15,检修人员可以关闭故障主泵4两端的第二手动阀16和第三手动阀17,进行拆卸、更换,维修的同时,不影响整个冷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水冷却循环回路中还设有一个用于过滤冷却水的第二过滤器20。

水箱3处还设有用于加水的加水口21,用于排水的排水口22以及防止水溢出的溢流口23,所述加水口21处还设有第六手动阀24,排水口22处设有第七手动阀25。

当然,上述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唯一限定,其他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