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机座组件及食物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2073发布日期:2018-09-18 22:5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理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应用该电机的机座组件、及应用该机座组件的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物料理机,其电机普遍安装于机座组件的机座外壳内,由于机座外壳内的空间有限,电机运行所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聚集在机座外壳内,若不及时导出,会导致机座外壳内的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对其中的电性元器件造成不良影响。然而,现有电机上设置的风扇,在转动时会在风扇轴向上形成涡流,导致风扇的出风效率较低、散热效果不好、噪音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旨在提供电机的出风效率、散热效果,且降低电机的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机,应用于食物料理机,所述电机包括:

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伸出有转轴;和

风扇,所述风扇包括第一叶托、若干散热风叶及第二叶托,所述第一叶托面向所述电机主体的表面凸设有安装筒,若干散热风叶均连接于所述安装筒周向上的侧壁,且呈辐射状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叶托上并环绕所述安装筒设置,所述第二叶托盖设于若干散热风叶背向所述第一叶托的一侧;

两相邻散热风叶、所述第一叶托、及第二叶托配合围成有一风道,所述第二叶托开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进风口固定插设于所述安装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主体包括:

定子总成,所述定子总成包括定子铁芯;

支架总成,所述支架总成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定子铁芯两端的前支架总成和后支架总成;及

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穿设于所述定子铁芯内,所述转子总成包括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前支架总成,另一端贯穿所述后支架总成,所述风扇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伸出所述后支架总成的一端。

进一步地,每一散热风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弧形段及固定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安装筒侧壁连接,所述固定段背向所述第一叶托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叶托连接,所述弧形段、连接段及安装筒均与所述进风口对应。

进一步地,定义所述弧形段于所述安装筒的轴向上延伸的尺寸为所述弧形段的宽度,所述弧形段的宽度由与所述连接段连接的一端向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每一散热风叶沿转轴的轴向上的投影呈圆弧形;

或,每一散热风叶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面,且两个所述凸面于所述安装筒的周向相背离凸起。

进一步地,定义所述散热风叶的数量为N,8个≤N≤36个。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筒面向所述电机主体的端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一螺纹,所述转轴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螺纹,所述安装筒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啮合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筒面向所述电机主体的端面开设有扁位孔,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扁位孔相适配的扁位结构,所述扁位结构插设于所述扁位孔内,以使所述安装筒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机座组件,包括机座外壳、设于所述机座外壳内的导风罩、以及设于所述导风罩内的电机,所述电机为上述所述的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外壳、导风罩和电机配合围成与所述风道连通的散热通道,所述机座外壳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机座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座组件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机座组件为上述所述的机座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内具有搅拌刀,所述搅拌刀与所述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机上设置风扇,并且将风扇固定套设于转轴的一端,在电机运行过程中,风扇在转轴的带动下可倒吸电机主体附近的空气并迅速排走,以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带走,满足电机应用于例如料理机、豆浆机等产品时高速旋转中的散热需求;进一步地,风扇通过第二叶托盖设于若干散热风叶背向第一叶托的表面,且第二叶托开设有与安装筒对应的进风口,使得电机主体附近的空气经进风口后,沿两相邻散热风叶、第一叶托、及第二叶托配合围成的风道被排走,避免了在风扇的轴向上形成涡流,有效地提高了风扇的出风量、提升了电机的散热效果、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风扇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风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风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风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机100,应用于食物料理机。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机100包括电机主体和风扇70。其中,电机主体伸出有转轴51,风扇70包括第一叶托71、若干散热风叶75及第二叶托79,第一叶托71面向电机主体的表面凸设有安装筒73,若干散热风叶75均连接于安装筒73周向上的侧壁,且呈辐射状间隔分布于第一叶托71上并环绕安装筒73设置,第二叶托79盖设于若干散热风叶75背向第一叶托71的一侧。两相邻散热风叶75、第一叶托71、及第二叶托79配合围成有一风道77,第二叶托79开设有与风道77连通的进风口791,转轴51穿过进风口791固定插设于安装筒73内。

现有电机用于散热的风扇只设置一个叶托,电机运行驱动转轴转动,使电机附近的空气流被倒吸至风扇,散热风叶与一个叶托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在轴向上形成较大的涡流风,导致风扇的出风效率较低、出风量较小、影响了散热效果且噪音较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机100,通过在电机100上设置风扇70,并且将风扇70固定套设于转轴51的一端,在电机100运行过程中,风扇70在转轴51的带动下可倒吸电机主体附近的空气并迅速排走,以将电机1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带走,满足电机100应用于例如料理机、豆浆机等产品时高速旋转中的散热需求;进一步地,风扇70通过第二叶托79盖设于若干散热风叶75背向第一叶托71的表面,且第二叶托79开设有与安装筒73对应的进风口791,使得电机主体附近的空气经进风口791后,沿二相邻散热风叶75之间的间隙被排走,避免了在风扇70的轴向上形成涡流,有效地提高了风扇70的出风量、提升了电机100的散热效果、降低电机10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主体包括定子总成10、支架总成30、转子总成50、及碳刷总成35。其中,定子总成10包括定子铁芯11,支架总成30包括分别连接于定子铁芯11两端的前支架总成31和后支架总成33,转子总成50穿设于定子铁芯11内,转子总成50包括转轴51,转轴51的一端贯穿前支架总成31,另一端贯穿后支架总成33,风扇70固定连接于转轴51伸出后支架总成33的一端。

具体地,第一叶托71、安装筒73、若干散热风叶75及第二叶托79可设置为一体结构,其材质可以是塑料、或者金属,如铝合金。当然,第一叶托71、安装筒73、若干散热风叶75及第二叶托79之间还可通过粘接、螺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优选地,安装筒73与若干散热风叶75连接部分的外形为圆柱筒状结构,第一叶托71和第二叶托79为圆形板状结构,第一叶托71和第二叶托79所在的平面与安装筒73的轴向垂直设置,安装筒73安装于转轴51后,第一叶托71和第二叶托79所在的平面与转轴51的轴向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的,二相邻的散热风叶75与第一叶托71和第二叶托79共同形成有与进风口791连通的风道77。当电机100接电导通后驱动转轴51转动,由于风扇70固定套设在转轴51上,则风扇70跟随转轴51一起旋转,如此在电机100高速运转过程中,通过转轴51带动风扇70同步运转时,风扇70高速运转带动电机100周围的空气、或电机100内的空气流动(当电机100的壳体存在有连接缝隙时,空气可通过该连接缝隙进入电机100内,并通过另一连接缝隙排出于电机100外)。具体为,通过散热风叶75的离心作用,将电机100周围的空气、或电机100内的空气由第二叶托79的进风口791吸入风道77内,此时,风道77内的空气受到第一叶托71和第二叶托79的阻挡作用,顺着风道77排出风扇70。也即,电机100周围的空气、或电机100内的空气被倒吸而沿转轴51的轴向通过进风口791流入风扇70的风道77内,并通过风扇70的侧面出风而带走热量,实现对电机100的散热。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定子铁芯11可以为横截面呈圆形或者方形的筒状,当然定子铁芯11的形状也可以根据电机100实际应用环境进行设计。定子铁芯11可以由金属锌制成,且可以通过压模方式生产得到。由于锌为声学迟钝材料使得定子铁芯11可以有效的吸收电机100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子总成10还包括设于定子铁芯11内壁面的定子绕组13和与定子绕组13连接的接线端子15,接线端子15与碳刷总成35连接。可以理解的,定子绕组13固定连接于定子铁芯11的内壁面。转子总成50穿设于定子铁芯11内时,转子总成50与定子绕组13不直接接触或连接,转子总成50与定子铁芯11的内壁面具有间隙或气隙。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子总成50包括转轴51、套设于转轴51的转子铁芯53、转子绕组55、及换向器57,碳刷总成35与换向器57抵接。转子铁芯53和换向器57均固定套设于转轴51上,且沿转轴51的两端方向(沿转轴51的轴向延伸方向)排列,转子绕组55缠绕于该转子铁芯53。

安装电机100时,将转子总成50插入定子总成10的定子铁芯11内,并使缠绕有转子绕组55的转子铁芯53位于定子绕组13的内侧,此时,转轴51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定子铁芯11两端的开口,换向器57亦凸出于定子铁芯11端部的开口。进一步地,将前支架总成31盖合于定子铁芯11未设有换向器57的一端的开口处,且转轴51的一端贯穿该前支架总成31,将后支架总成33盖合于定子铁芯11设有换向器57的一端的开口处,且转轴51的另一端贯穿该后支架总成33并固定套设有风扇70。此时,后支架总成33朝向定子总成10凹设形成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侧壁安装碳刷总成35。换向器57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位于碳刷总成35的内侧,并与碳刷总成35抵接,定子总成10的接线端子15与碳刷总成35连接。可以理解的,前支架总成31、定子总成10的定子铁芯11、及后支架总成33可通过若干较长的螺栓37由后支架总成33上的连接孔(未图示)插入、贯穿后支架总成33和定子铁芯11后、螺纹连接于前支架总成31上的连接孔而实现锁合连接。

当电机100接电导通后,外部电流经由定子绕组13、接线端子15、碳刷总成35、换向器57,导通到转子绕组55,此时,转子总成50在磁场的作用下相对于定子总成10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转子总成50的转轴51旋转,由于风扇70固定套设于转轴51上,则风扇70跟随转轴51一起旋转,使电机100周围的空气开始快速流动。进一步地,当本实用新型的电机100安装于食物料理机的机座组件的机座外壳内时,可使得机座外壳内的气流流动加快,从而使得机座外壳内的热量可随气流流动快速地排出到机座外壳外,避免机座外壳内热量聚集、温度升高,即,可提高食物料理机机座组件的散热能力,进而防止过高温度对机座外壳内的电性元器件产生不良影响,提升机座组件、食物料理机的运行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一散热风叶75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751、弧形段752及固定段753,连接段751与安装筒73侧壁连接,固定段753背向第一叶托71的一侧与第二叶托79连接,弧形段752、连接段751及安装筒73均与进风口791对应。

具体地,第一叶托71和第二叶托79均为圆形板状结构,第二叶托79的中央开设有进风口791,进风口791为圆形通孔,弧形段752、连接段751及安装筒73均与进风口791对应,也即固定段753背向第一叶托71的一侧与第二叶托79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二叶托79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在风扇70的轴向上形成涡流,有效地提高风扇70的出风量、提升电机100的散热效果、降低电机10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弧形段752的设置,有利于将电机100附近的空气顺利引入风道77内。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义弧形段752于安装筒73的轴向上延伸的尺寸为弧形段752的宽度,弧形段752的宽度由与连接段751连接的一端向与固定段753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散热风叶75在安装筒73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宽度进行如上设计,通过该散热风叶75的弧形段752的宽度由与连接段751连接的一端向与固定段753连接的一端为渐变设置,如此在风扇70的高速运行过程中,不易在散热风叶75的连接段751产生涡流,如此可以提升风扇70对电机100的整体散热效果,并且降低其转动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散热风叶75沿转轴51的轴向上的投影呈圆弧形,如此,风扇70通过散热风叶75自身的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将空气扭转(约90°),形成离心风量,可有效地使电机100周围的空气发生快速流动,从而有效地散去电机100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聚集、温度升高。

可以理解的,利用散热风叶75的圆弧形结构产生的离心作用,还可有效提高散热风叶75输出风量的效率,从而将电机100周围带有热量的空气快速、有效地散去,提高电机100的散热能力,降低电机100温度,提高电机100可靠性。同时,由于第二叶托79配合散热风叶75的圆弧形结构,还可以减少散热风叶75旋转时产生的涡流风,提高出风效率,并降低噪音。此外,电机100散热能力的提高,还可间接减少电机100材料用量,降低电机100成本。

优选地,如图2至图7所示,散热风叶75呈辐射状分布并呈螺旋圆弧形,每二相邻的散热风叶75之间的间距均匀排布,如此设置,使得散热风叶75的导风更加地平缓均匀,减少涡流风的产生,提高输出风量,提升电机100的散热效果,并能降低噪音。可以理解的,散热风叶75的螺旋圆弧形排列方向与转轴51的旋转方向呈相反设置,可实现更好的出风效果和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每一散热风叶75还可设置为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面,且两个凸面于安装筒73的周向相背离凸起。如此设计,有利于风扇70适用于不同旋转方向的电机100适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义散热风叶75的数量为N,8个≤N≤36个。可以理解的,散热风叶75的数量多少可影响风扇70的出风效果和散热效果,散热风叶75的数量太少,不利于风扇70的出风,进而影响电机100的散热效果;散热风叶75的数量太多,也不利于风扇70的出风,进而影响电机100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装筒73面向电机主体的端面开设有安装孔731,也即安装筒73面向后支架总成33的端面开设有安装孔731。如图6所示,安装孔731的孔壁形成有第一螺纹735,转轴51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螺纹(未图示),安装筒73通过第一螺纹735与第二螺纹的啮合固定套设于转轴51。

可以理解的,风扇70可通过安装筒73实现与转轴51的紧固配合,在电机100运行过程中,风扇70与转轴51不会在转轴51的轴向或者径向上产生窜动,使风扇70的转动稳定性得以有效提高,从而提高风扇70的可靠性,保证风扇70、电机100的散热能力。同时,两螺纹啮合的结构设计,还可使得电机100的装配过程更加简便,从而有效提高电机100的生产、装配效率,降低电机100的加工成本。此外,安装731可设置为贯穿安装筒73的通孔、或者呈一端开口的盲孔,具体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优选地,第二螺纹的旋转方向与转轴51的旋转方向相同。如此,可进一步增强风扇70的转动稳定性,防止风扇70与转轴51配合太松出现滑动或者配合太紧出现爆裂等情况,进一步提高风扇70的可靠性,保证风扇70、电机100的散热能力,并提高电机100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安装筒73面向电机主体的端面开设有扁位孔733,也即安装筒73面向后支架总成33的端面开设有扁位孔733,转轴51的一端设有与扁位孔733相适配的扁位结构,扁位结构插设于扁位孔733内,以使安装筒73固定套设于转轴51。

具体地,扁位孔733呈方孔、条形孔、腰形孔等,扁位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与扁位孔的形状相同,如方形、条形、腰形等,并且,扁位结构的横截面大小与扁位孔的大小相当。如此,风扇70亦可通过安装筒73实现与转轴51的紧固配合,在电机100运行过程中,风扇70与转轴51不会在转轴51的轴向或者径向上产生窜动,使风扇70的转动稳定性得以有效提高,从而提高风扇70的可靠性,保证风扇70、电机100的散热能力。并且,扁位孔733与扁位结构相配合的结构设计,亦可使得电机100的装配过程更加简便,从而有效提高电机100的生产、装配效率,降低电机100的加工成本。此外,扁位孔733可设置为贯穿安装筒73的通孔、或者呈一端开口的盲孔,具体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两螺纹啮合的结构设计,还是扁位孔733与扁位结构相配合的结构设计,都具有较高的转动稳定性和可靠性,可有效减小风扇70的动不平衡量,减少散热风叶75的抖动和噪音,从而降低电机100的整体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机座组件,包括机座外壳、设于机座外壳内的导风罩、以及设于导风罩内的电机100,该电机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机座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机座组件可以是用于例如豆浆机、榨汁机、破壁机等需要进行高速搅拌的电动食品加工机,其中电机100可以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用于驱动电动食品加工机的搅拌刀的刀轴,另一方面其也集成有风扇70,用以驱动机座外壳中导风罩内的气流流出机座外壳。

具体地,机座外壳、导风罩和电机100配合围成与风道77连通的散热通道,机座外壳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散热通道的出风口,电机100设于导风罩内,电机100的转轴51的一端传动连接搅拌刀的刀轴,另一端固定套设有风扇70。通过将电机100容置在导风罩内,风扇70与转轴51同步转动,可对机座外壳内侧和导风罩外侧的空气产生抽吸效果,此时,空气通过第二叶托79的进风口791进入风道77,通过风道77和散热通道将抽吸至导风罩内侧的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出至机座外壳外,这样可以有效地将食物料理机内的电性元器件(电机100、控制电路板等)产生的热量排出至机座外壳外,确保食物料理机的持续有效运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机座组件以及安装于机座组件的搅拌杯总成,机座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食物料理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搅拌杯总成内具有搅拌刀,搅拌刀与电机100的转轴51传动连接。本申请的食物料理机可以是豆浆机、榨汁机、破壁机等电动食品加工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