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微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6511发布日期:2018-11-02 21:5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微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更合理、使用更方便的改进型微型电机。



背景技术:

微型电机在很多产品中都有用到,其主要部件包括铁芯、主轴等,外部设有圆柱形外壳,就现有的铁芯来说,在铁芯外直接缠绕铜线圈,通过改变铜线圈圈数改变输出转速,直接缠绕式铜线圈结构铁芯、圆柱形外壳可以满足一定的使用需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直接缠绕式的铜线圈缠绕困难,容易缠绕打结交叉在一起,有效利用率低,高速转动过程中易断,需要改变铜线圈时操作不便,另外圆柱形外壳会加大整体尺寸,安装放置空间需求大,增加了产品成本及整体体积,给使用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线圈缠绕方便不易打结交叉、有效利用率高、转动过程中不易断使用周期长、改变铜线圈数量时方便简单、外壳尺寸小、安装放置空间需求小、产品成本及体积小使用方便的改进型微型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整体重量大、功率损耗大、使用噪音小、使用效果不理想、用户体验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微型电机,包括外壳、磁瓦、卡簧、输出主轴、铁芯、换向器、环素子、碳架和后盖,所述磁瓦固设在外壳内侧底部,所述外壳通过卡簧卡设锁紧在后盖上且两侧端面呈长方形状,所述铁芯包括三个均布的铁芯片且铁芯片上开有若干个凹槽,所述铁芯片的凹槽上缠绕有铜线圈,所述铁芯内置于外壳,所述输出主轴穿过铁芯且顶部延伸至外壳外部且待驱动件连接,所述碳架设置在后盖上且内部填有碳晶,所述环素子、换向器依次套设在输出主轴下端,所述换向器与碳晶接触相连,所述环素子卡设在后盖的轴承上,所述后盖底部设有引线端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引线端子为外插式。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线端子为内插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铁芯片开设凹槽铜线圈缠绕更方便简单,有效利用率高,高速运转也不易断使用周期长,改变铜线圈数量更加便捷,外壳尺寸小安装放置空间需求小,产品成本低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改进型微型电机,包括外壳1、磁瓦2、卡簧3、输出主轴4、铁芯5、换向器6、环素子7、碳架8和后盖9,所述磁瓦2固设在外壳1内侧底部,所述外壳1通过卡簧3卡设锁紧在后盖9上且两侧端面呈长方形状,外壳尺寸更小可有效减小整体体积,安装放置空间需求小,所述铁芯5包括三个均布的铁芯片15且铁芯片上开有若干个凹槽52,所述铁芯片51的凹槽52上缠绕有铜线圈,这样铜线圈缠绕更方便,所述铁芯5内置于外壳1,所述输出主轴4穿过铁芯5且顶部延伸至外壳1外部且待驱动件连接,所述碳架8设置在后盖9上且内部填有碳晶,所述环素子7、换向器6依次套设在输出主轴4下端,所述换向器6与碳晶接触相连,所述环素子7卡设在后盖的轴承上,所述后盖9底部设有引线端子,所述引线端子既可以为外插式也可为内插式,这样可满足不同场合使用需求,使用更方便灵活,使用时,把引线端子插入插座或于接入电线连接把市电引入,市电通过碳晶、换向器、磁瓦、铜线圈等引入并产生磁场使输出主轴转动,输出主轴转动即可带动外部使用产品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铁芯片开设凹槽铜线圈缠绕更方便简单,有效利用率高,高速运转也不易断使用周期长,改变铜线圈数量更加便捷,外壳尺寸小安装放置空间需求小,产品成本低使用更方便。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