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盘式直驱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0114发布日期:2019-04-20 02:32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盘式直驱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驱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盘式直驱电机。



背景技术:

直驱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驱动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航天、机器人、机械手等工业自动化的领域,在以上领域内,为了能够实现工作部位的精确进给和定位,要求驱动元件尺寸越小越好,以此来实现降低转动惯量的目的。而目前市场上的直驱电机无论是内转子型还是外转子型,其外径尺寸多在110mm以上,低于110mm的直驱电机尚处于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盘式直驱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区别于常规直驱电机中外转子结构和内转子结构,设计了一款定子和转子垂直分布的直驱电机,同时为了实现电机在有限角度内的精确运转,设计了光栅系统和激光限位系统,避免了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飞车现象。

一种小型盘式直驱电机,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电池底座、激光头底座、轴承座、压环安装面、出线孔和线圈底座,电池底座位于底座的一侧,内部安装电源芯片,电源芯片为激光头提供动力,激光头底座内部安装激光头,激光头上部有反射板,反射板为扇形圆板,圆板通过螺钉紧定在端盖主轴上,轴承座内部安装轴承,轴承通过第二压环,轴承为交叉滚子轴承,第二压环通过螺钉紧定在压环安装面上,出线孔位于底座的侧面,孔内穿出激光头的信号线,线圈底座位于底座的顶部有线圈底座,线圈底座为圆环型,底座底部有线圈卡槽,线圈卡槽内安装线圈,线圈有九组,每三组组成一个磁极,三个磁极组成U、V、W三相,U、V、W三相电源线连接到外部驱动器上。

驱动端盖截面为倒置的U型,U型底面上安装永磁体,驱动端盖的中间有端盖主轴,端盖主轴为空心圆轴,圆轴外径等于轴承的内径,圆轴的端面上还有螺纹孔,端盖主轴通过第一压环实现轴向定位。

驱动端盖的外圆周面上通过光栅铆钉安装光栅,光栅被折弯成弧形,底座上安装读头支架,读头支架上安装光栅读头,光栅读头为绝对型编码器,光栅读头的信号线连接到外部驱动器上。

底座安装立柱,立柱上安装读头盖板,立柱为螺柱结构。

底座上安装下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盘式直驱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相比于传统大尺寸的直驱电机而言,小型盘式直驱电机在提供规定输出扭力的前提下,其尺寸更小,适合安装在更加紧凑的空间内,同时,电机的旋转部分质量较小,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机的转动惯量,有助于提高电机的绝对精度和重复精度。

2)设计了光栅系统和激光限位系统,光栅系统能够保证电机精确地运行,激光限位系统则保证电机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不会产生飞车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三维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二三维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总装三维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二总装三维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底座第一三维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底座第二三维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驱动端盖,101、端盖主轴, 2、光栅, 3、读头盖板,4、光栅读头, 5、立柱,6、限位块,7、电源芯片, 8、下盖板,9、反射板,10、第一压环,11、底座,111、电池底座,112、激光头底座,113、轴承座,114、压环安装面,115、出线孔,116、线圈底座,117、线圈卡槽,12、线圈,13、永磁体,14、轴承,15、光栅铆钉,16、第二压环,17、激光头,18、读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小型盘式直驱电机,包括底座11,底座11包括电池底座111、激光头底座112、轴承座113、压环安装面114、出线孔115和线圈底座116,电池底座111位于底座11的一侧,内部安装电源芯片7,电源芯片7为激光头17提供动力,激光头底座112内部安装激光头17,激光头17上部有反射板9,反射板9为扇形圆板,圆板通过螺钉紧定在端盖主轴101上,轴承座113内部安装轴承14,轴承14通过第二压环16,轴承14为交叉滚子轴承,第二压环16通过螺钉紧定在压环安装面114上,出线孔115位于底座11的侧面,孔内穿出激光头17的信号线,线圈底座116位于底座11的顶部有线圈底座116,线圈底座116为圆环型,底座底部有线圈卡槽117,线圈卡槽117内安装线圈12,线圈12有九组,每三组组成一个磁极,三个磁极组成U、V、W三相,U、V、W三相电源线连接到外部驱动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轴承14采用高刚性的交叉滚子轴,并通过第二压环16实现轴向的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轴承14采用带有安装法兰的交叉滚子轴承,通过螺钉和法兰将轴承直接紧定在轴承座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反射板9的弧度等于光栅2弯曲后的弧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反射板9的弧度大于光栅2弯曲后的弧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线圈底座116与底座11为一体式结构,加工时,直接在底座11上加工出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线圈底座116与底座11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螺钉实现连接。

驱动端盖1截面为倒置的U型,U型底面上安装永磁体13,驱动端盖1的中间有端盖主轴101,端盖主轴101为空心圆轴,圆轴外径等于轴承14的内径,圆轴的端面上还有螺纹孔,端盖主轴101通过第一压环10实现轴向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端盖主轴101为空心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端盖主轴101为实心结构。

驱动端盖1的外圆周面上通过光栅铆钉15安装光栅2,光栅2被折弯成弧形,底座111上安装读头支架18,读头支架18上安装光栅读头4,光栅读头4为绝对型编码器,光栅读头4的信号线连接到外部驱动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采用绝对型编码器作为电机的位置检测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采用增量型编码器+霍尔元件作为电机的位置检测元件。

底座11安装立柱5,立柱5上安装读头盖板3,立柱5为螺柱结构。

底座11上安装下盖板8。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该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